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晓玫
和讯银行消息 1月17日,由微金融50人论坛主办的“2015-2016年度微金融50人论坛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开启未来的梦想——微金融与共享经济”。和讯网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对论坛进行全程图文报道。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晓玫在论坛中表示,未来,征信、大数据、云计算、支付计算已经完全发达过后,信息不断对称。未来的互联网驱使下,传统银行是绝大的优势,那么我们说未来征信足够发达,没有信息不对称,互联网的企业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因为体量小,过于创新和法律上面目前的滞后,哪些信息可以搜集,哪些信息不能搜集,法律仍然是不清楚的,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仍然有弱势。
以下为嘉宾发言全文:
张晓玫:各位尊敬的领导、尊敬的嘉宾:
非常高兴今天上午能在这里给大家进行一年的研究成果的展示或分享。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我这本书的封面。我们可以看到项目的启动在今年3月份50人论坛的委员会在他们的提一下我做了这项工作。启动之后,由我们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一块打造了这本书。这本书的初稿过来之后,得到了上面的专家,特别是中国的小额信贷之父杜晓山老先生的指导,以及欧阳日辉老师、汤珂老师的一些关心指导,一些细节上面指出来的一些问题。所以整个耗时大概是半年左右,最终的成稿是11月份,我们交到出版社是2015年的12月,大家知道出版是三个月,我说2016年1月17日一定要出来,他们说不可能,我说一定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今天早上在寒冷的北京的冬天,把这本书送到北京的会场,我们很感动,他们送来的不仅是书,而是温暖。所以也谢谢中国金融出版社。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是书的简介。我们为什么做微金融要跟互联网金融嵌到一块儿,很多人我说单位的名字怎么长?实际上是有渊源的,这本书里面就告诉了大家,微金融为什么要跟互联网金融联到一块儿。
这个概念一开始的时候在中国叫微型金融概念,世界银行有一个小组提出什么叫微型金融呢?就是为全世界低收入服务的提供服务的。其实小微金融认为是小微企业融资难,其实有一点点不同的概念。其实微金融和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和小微金融是有不同的。普惠是希望把全体服务下沉,这种情况下能不能实现商业可持续性。我们都知道微金融和商业可持续性,很多人认为是矛盾的概念,不可能,成本上做不到,真的是这样吗?确实我们看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上发生了一个实践“脱没”,今天中国正在“脱媒”,可是没有完成。今天政府已经把银行推向了市场,比如说最显眼的就是《保险制度》的推出。国家已经有了大企业的“脱媒”,银行不得不转向小微企业,今天中国大家不得不在意到小微企业,可消费者的思考,商业还是不可持续吗?在成本不可解决的情况下,我们发现互联网金融可以解决这一切。
因此,我们的微金融的概念,首先我们不是金额大小,而是说定位的人群一定是微的人群,小微企业,普通个人和广大门户的痛点,一定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习总书记也提出来说2020年让农村也用上互联网,所以我们今天不断降低交易成本,这才是深入微的理论基础。
接下来我们看,很多人说微金融来自于互联网金融吗?不是。我们这本书里面提出来,微金融的概念一直都有,原来叫微型金融,它一直来自于传统金融。为什么传统金融大家一直说难,而解决不了,因为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下,大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是一个情怀,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宣传广告。今天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引进,我们发现它已经变成了接地气了,可以真正触达到老百姓的手上了,就像实在的每天的鸡蛋,你每天理财,这会触达到普遍老百姓的身上。他们中间的交集部分,一定是那一部分能用互联网金融手段来解决的。还有一大部分大家可以看出来,根本没有被交集,这一部分也是传统金融至今无法解决的,还有一部分是普遍农户甚至没有接触过互联网,村里连电都没有通的,这一部分人群在我书里的概念中必须要提出来,因为这一部分没有被触达到,而且是存在的。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分层,刚才我们说小微企业,那么微金融的主体我们进行三个分层。我们用了帕累托提出来的“二八定律”,分成上微和中小微,我们继续分层,这种情况下三者的比例是上微20%,中微16%,下微是34%的。少数人口的事故可以阻止很多重要的事件。银行很多时候自己都知道,80%的资源是用于服务20%的高的人群。我们的微金融到目前为止,传统金融可以覆盖到我们的中微,但是仍然覆盖不了下微,而互联网金融可以继续下沉,但是也不可能全部触达,仍然有一部分没有被互联网金融完全覆盖到。这是我们对这一个问题的描述。
我们之前也讲到了宏观经济的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开始的金融脱媒,以及中国今天正在进行的脱媒的情况,以及最终的互联网技术会不会把人群继续下沉?
接下来看一个全书的框架。分为理论框架,在书里我们不得不提出互联网基础设施,没有基础设施传统的微金融仍然是只能到上微、中微,互联网金融是我的金融,因此能不断触达到人群。我们再来讲典型形态,通过微金融的微理财进行一个发展趋势的预测。
我们来看理论框架。刚才我们讲了这么多的联系。通过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化,我们发现越来越微,构成了今天的微金融的定义。今天真正的微金融不断继续下沉,有一天它真正能实现最后的普惠。但是这一天在介绍的趋势中也会提到这个问题。
接下来看业态。首先我们看最重要的微融资的业态。这是怎么样的?我们说来源于传统金融,意味着传统商业银行有没有做?不是不作为,一直在作为。大型商业银行,信贷工厂的技术一直努力下沉小微企业,虽然仍然是500万或者是100万—500万,今天有一个阿里小贷下沉到5000块,为什么?我们都知道大型银行做的小微企业贷款是用的是信贷工厂模式,用的是批发贷款,目的是把成本降低,但是没有互联网技术支撑,触达的人群仍然是上微或者是中微。这种情况下,信贷工厂技术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不同的地区,信贷工厂模型一旦确立,不好更改。而大家知道地区差异是极大的,行业差异是极大的,而且信贷工厂是硬信息还是软信息。硬就是定量信息,软就是定性信息。我们都知道,信贷工厂获取的是定性信息,而对小微企业定量信息是没有办法捕捉到的。我们说中小银行是做的很好的,我们刚才看到齐商银行做了种种努力,中小银行在学术界贷款技术是关系型贷款技术,是基于对客户的认识形成的贷款。这种情况下,德国开发出一种IP模式,这个非常好,注重的是人海战术,成本非常高。而且关键是成本可能因上升导致银行对企业进行绑架、垄断,收取不合理的信息租金。这种情况下,两种模式显然有租金。
我们到小贷公司看一下,首先自有资金放贷,这是很大的局限。接下来我们看担保公司,在中国我不是很赞成,因为担保公司的盈利模式在全世界认为是不可行的,亏损是大概率事件。那是不是互联网金融就很好呢?有好的,但是也有缺点。先说好的,有了征信的完善,人民银行的征信数据今后不再静态,能实时跟踪,再加上民间的数据能链化,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会精准定价,实现了融资形式的创新和突破。我们看来都各有好处,只要是做信息中介的,但是我们发现P2P的模式最终只能做信息中介,那么融资形式上还是做了一定的突破。有这种像阿里小贷。那么成本和效率,小微企业的贷款风险贷款过高,还是中小银行的关系型贷款,这种成本都居高不下,而互联网可以降低。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互联网最用于微金融的一个服务。农村要通电,上网之后,我们说农村金融最大的用互联网+的好处,通过技术、数据建立全新的物理的设备网,互联网或者说立体的服务网,用农户的数据精准进行农户的定价,我认为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微理财。这跟微融资一样,主要突出一点,为什么过去你我这样的人门槛是5万。通过互联网金融能进行微理财,就要通过互联网技术。
这是一个理财产品,大家都知道,过去的统一定价,今天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精准的进行定价。
我们来看一下发展趋势。这是非常未来了,未来可以设想一下,征信、大数据、云计算、支付计算已经完全发达过后,信息不断对称。有什么好处?因为我们都可以看到征信数据了,仍然提出一个最大的趋势,未来的互联网驱使下,传统银行是绝大的优势,那么我们说未来征信足够发达,没有信息不对称,互联网的企业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因为体量小,过于创新和法律上面目前的滞后,哪些信息可以搜集,哪些信息不能搜集,法律仍然是不清楚的,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仍然有弱势。这是第一。
那么未来,两者要合作学习,互联网金融应该跟传统金融合二为一,进行合作供应,双方对软硬信息同时搜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同时搜集。
第二,互联网金融概念终究会消失,因为所有的金融都必须要有互联网,当互联网融入到金融血液的时候,大金融最先对称,微金融最后对称,因此微金融最后消失,而互联网融入到互联网的血液当中,一旦融入,不分你我。互联网是成就微金融,微金融的手段用互联网来实现。如果微金融离开互联网发展,我个人觉得比较危险。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说微金融也就是互联网金融主要的服务对象和优势,而互联网金融的价值取向也在微金融和普惠金融,只有互联网金融融入到微金融血液中,最终我们微金融成为了普惠金融。
接下来我们来看,最终我们认为银行和互联网企业是合作供应,而且会能消除地域歧视和金融排斥。大家知道传统金融有歧视,比如说我就是不给你这个省份的放贷款,互联网金融会让这种消除。互联网金融在真正底层架构上面去中心,去中介。
新闻链接:http://zhongchou.hexun.com/2016-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