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0822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通过三年的学习、科研工作,应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化工程、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可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等单位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
二、学习年限及要求
学制为2.5~3年,其中课程学习为1.5年,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时间1.5年以上。
答辩前,学生课程学习至少修满32个学分(学位课21分以上),公开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包括各级学术会议录用的论文)。
三、研究方向
本学科设置下列研究方向:
1、发酵代谢调控
2、环境生物技术
3、发酵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
四、课程设置和必修环节
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学位论文
硕士生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第11~20周制订论文工作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答辩前10天完成学位论文预答辩和论文撰写工作。其它规定按四川理工学院有关文件执行。
学位论文严格按规范撰写,要求主题明确,章节有序,层次分明,格式、图表规范,语言准确、简洁、清晰、平实。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六、培养方式
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理论学习与开展专题科学研究相结合,指导教师具体负责,教研室协助培养的模式进行。注重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敢于奉献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运用外文能力、获取信息和独立完成科学研究的能力。
研究生入学后,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的制定按四川理工学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表:
《发酵工程》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表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
学 位 课 | 公 共 基础课 | 自然辨证法概论 | 36 | 2 | 1 | 考试 | 必选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18 | 1 | 2 | 考试 | |||
英语 | 180 | 5 | 1、2 | 考试 | |||
数值分析(含变分) | 54 | 3 | 1 | 考试 | 任选一 | ||
数理统计 | 54 | 3 | 1 | 考试 | |||
专 业 学位课 | 专业英语 | 18 | 1 | 3 | 考试 | 必选 | |
现代生化技术 | 36 | 2 | 2 | 考试 | |||
微生物生理与遗传学 | 36 | 2 | 1 | 考试 | |||
微生物酶学 | 36 | 2 | 2 | 考试 | |||
专业研究方向学位课 | 现代工业发酵调控学 | 36 | 2 | 2 | 考查 | 选修4-6 | |
环境生物工程 | 36 | 2 | 2 | 考查 | |||
发酵动力学及生物反应器 | 36 | 2 | 1 | 考查 | |||
非学位课 | 选修课 |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36 | 2 | 3 | 考查 | 选修 |
近代分析测试技术 | 45 | 3 | 2 | 考查 | |||
基因工程原理及制药 | 30 | 2 | 1 | 考查 | |||
生化分离工程(含实验) | 30 | 2 | 2 | 考查 | |||
工业过程控制工程 | 30 | 2 | 3 | 考查 | |||
计算机应用 | 36 | 2 | 2 | 考查 | |||
第二外语(俄语或日语) | 36 | 2 | 3 | 考查 | |||
必修环节 | 教学实践 | 60 | 2 | 考查 | 必修 | ||
科学研讨会 | 6次 | 1 | |||||
论文开题报告及文献阅读综述 | 不计学分 |
说明:根据导师研究方向和要求,非学位选修课程可跨专业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