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青海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9-21



学科教学·英语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科教学·英语方向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对英语教育事业具有献身精神,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较为全面的学术素养以及较强的研究能力的中学英语骨干教师或科研人员。学科教学·英语方向研究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宽厚的文化基础与英语专业基础,能通过阅读专业文献了解国内外英语学科教学理论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在英语教学方面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骨干的工作,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作为应用型专业学位,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教学实践能力,有较长时间的中学英语教学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专业主要课程有英语教学论、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研究方法、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英语学科教学发展前沿专题等。

 

 

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音乐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于2012年首次招生,是青海师范大学较为年轻的教育硕士专业,本专业以培养面向大学、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及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着重探索音乐课程发展史、音乐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音乐课程与教学实践以及本学科未来的发展,以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中外音乐发展史、音乐基础理论、声乐演唱教学法、器乐演奏教学法等等为专业知识为背景,进行适用于大学、中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法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的实施与过程,地方音乐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方法与评价。本专业主讲教师多人,教学经验丰富,并拥有多名校外授课专家。主讲教师近年承担国家级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五项,教学研究课题两项,精品课程建设两项,论文二十余篇。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简介

赵宗福  教授

赵宗福,男,青海湟中人。民俗学博士、教授、国务院特贴专家。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青海民俗学会会长、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青海省昆仑文化研究会会会长。曾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青海省劳动模范、青海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民俗文化学和地方文化史研究,出版《花儿通论》、《昆仑神话》等学术著作 10 余部,在海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 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海民俗文化圈研究》等多项。成果先后24次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励,绝大部分为独立完成。其中《西北花儿的研究保护与学界的学术责任》、《论昆仑神话与昆仑文化》等先后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花儿通论》、《地方文化系统中的王母娘娘信仰》等先后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昆仑神话》获青海省文艺评论一等奖,《论“ 虎齿豹尾 ” 的西王母》获中国首届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文忠祥  教授

文忠祥,男,1970年生,青海民和人。民族学博士、教授。青海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专家,青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2010年获青海省青年教师“小岛奖励金”。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民俗学,民族社会学,青藏高原文化地理。先后在《民族研究》、《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土族纳顿》,合著《青海民间文化新探》等4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承担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子课题《土族哲学思想研究》工作,参与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获青海省第六届(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学艺术创作奖,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首届“青海省民间文艺奖·民间文艺优秀研究成果奖”(2011)论文类一等奖,第二届青海省文艺评论奖(2012)论文类三等奖。

李言统  副教授

李言统,男,汉族,1975年7月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副教授。近年来在《文史知识》、《西北民族研究》、《青海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河湟花儿会》、《故事歌研究》等著作两部。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民俗、民间文学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主持和参与《青海嘛呢研究》《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圈研究》《青藏地区民族民间文学研究》《青海宝卷研究》等国家级课题若干项。

左克厚  教授

左克厚,安徽枞阳人,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自愿到青海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1997年起在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讲授美学及文艺理论课。现任人文学院中文系美学文艺理论教授,美学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青海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著有专著两部:《大学中庸导读》,主编《中国美学》。在《北京大学学报》、台湾《中国文化月刊》、《文史知识》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雒海宁  教授

雒海宁,男,汉族,甘肃人,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1965年7月出生,获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承担本科生《文学概论》、《美学》、《西方文论》、《中国文化概论》,全校公选《美学与美育》,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文学理论专题》的教学工作。曾连续三次被评为“学生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陆续在《甘肃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研究》、《青海师范大学学报》、《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近二十余篇。

鲍鹏山  教授

鲍鹏山,1963年3月生,安徽六安人,文学博士,上海广播电视大学教授。有《寂寞圣哲》《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等十多部专著,论文多篇,并在央视十套《百家讲坛》讲《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和《新说水浒》,近年在全国各地讲学。

李春玲  教授

李春玲,教授,文学硕士,中国语言学会会员,省级骨干教师,语言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汉语史、文字学。长期从事《古代汉语》、《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汉字文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完成校级课题一项,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两项,出版专著两部,参与编写教材、专著两部,发表论文多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马梦玲  教授

马梦玲,女,青海人。1992年7月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后获得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在读生。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教师,教授,校级骨干教师,现在省级骨干教师培养期。自毕业至今,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研究项目三项,教育部项目一项。给本科生、研究生讲授《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与写作》、《普通语言学》、《语法理论》等课程;给留学生讲授《汉语语法》、《汉语口语》等课程。

米海萍  教授

米海萍,女,蒙古族,1964年8月生。文学硕士。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从2007年开始招收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民俗文献学的研究与教学,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二十六史青海志传校注》、《土族史料集》、《青海民族迁徙史》等五部专著,曾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优秀成果奖、青海省青年教师“小岛奖励金”等奖励。独立承担和完成了两相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目前负责承担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独立承担一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科研项目。

 

 

赵荣蔚  教授

赵荣蔚,男,1961年11月生,江苏东台人。现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师从郁贤皓先生攻读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博士学位,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与研究。参与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全国高等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新世纪高等师范院校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研究》课题,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主要撰稿人。独立主持完成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令课题2项。在本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19篇为CSSCI期刊;独立出版《吕温年谱》、《晚唐士风与诗风》、《中国古代文献学》、《唐五代别集叙录》等学术专著4部,参撰《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等著作3部。获江苏高校第五届、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盐城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桑本太  教授

桑本太,教授,男,1962年8月生。1989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获藏族文学硕士学位。现为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藏文系教授,人文学院兼职教授。在《中国藏学》、《西藏研究》等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出版《藏族文化通论》、《文学语言类型与写作》、《藏传梵文语法文献研究>>等专著7部。参与国家级课题《藏文计算机键盘输入法研究》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藏族文化通论》,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赖振寅  教授

赖振寅,男,1964年生。现为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中文系主任,教授。青海师范大学校级骨干教师。学术兼职: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文艺理论及古典文学的教学、科研工作。自1999年以来,在中文专业国家级核心期刊《红楼梦学刊》连续发表论文六篇,这些文章均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其中对于“钗黛合一”、“秦可卿之死”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属当代红学研究领域的突破性成果。目前,所从事的红学研究已具有较为明晰的学术方向,并已基本具备了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近五年来,共发表文艺学、红学方面的论文约15篇,20余万字。曾先后获得过“青海省第四届文艺创作评奖优秀作品奖”、“青海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鼓励奖”、“青海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及校级科研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方丽萍  教授

方丽萍,女,湖南南县人,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评史方向博士毕业,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唐代文学学会、中国古代文论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唐宋文学与文化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版专著一部(《贞元京城文学群落研究》,2011年,人民出版社),在《南开大学学报》、《求索》、《暨南学报》、《湘潭大学学报》、《宁波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撰写《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专题》、《文心雕龙研究》、《三江源文化通论》等专著中部分章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唐宋士风文风嬗变研究》,2010年),参与完成一项省社科基金项目(《三江源文化通论》2009年结题),正在进行一项(《遥想与亲历——古人眼中的青海形象研究)2011年)。
相关话题/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