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青海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1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9-21



周强  教授

周强,男,1971年出生,陕西临潼人。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硕士,在读博士,青海省中青年骨干教师,青海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要承担《土壤地理学》、《环境评价》、《生态学原理》、《现代自然地理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历年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指导教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变化与土地资源,涉及气候变化的适应行为、全新世环境演变与人地关系、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及其响应等相关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青海省高校教学研究项目、校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1项、青海省科技项目3项、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及多项规划项目的研究工作。共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含合著),主编、副主编、参与出版了《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原理、方法与实践》、《环境人类学》、《生物地理学》等著作、教材、工具书十一部。青海省高校教师小岛奖励金获得者,获青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青海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一项及多项教学奖励。

毛旭锋  教授

毛旭锋,男,1981年出生,环境科学博士, 教授。201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主要从事湿地生态过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央公益专项、国家973项目、科技支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等相关课题10余项,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cological Modelling、Ecological Engineering、Ecological Information、《科学通报》、《湖泊科学》、《湿地科学》等国内外主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2篇被SCI和EI收录,编撰论著1部(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玲琴  教授

李玲琴,女,1963年10月出生,硕士,教授。从事人文地理学研究。主要参与并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项,发表研究论文及论著40余篇,获科技成果证书6项,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2年获香港李嘉成与教育部“西部计划”资助,在北京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实验室做高级访问学者;2003年获日本国际协力机构资助,在日本横槟JICA国际培训中心“国土地域发展政策”培训班培训;2005年获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资助,在北京大学“城市经济、政策与规划高级培训班”培训。

王小梅  教授

王小梅,女,1965年12月出生,硕士,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旅游与资源环境系系副主任。青海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青海省信用调查中心特聘研究员。1986年7月于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于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获得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地理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参加、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10篇;参与专著编写3部,主编《中国导游十万个为什么(青海卷)》、《青海导游词》等专著,获教学成果奖励2项。2007年获得由青海省颁发的信用经济高级管理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张海峰  教授

张海峰,男,汉族,甘肃庆阳人,1969年生,理学博士,教授。199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2005年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2009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12-2013年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做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内高级访问学者。2004-2008担任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1993年至今在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讲授《区域开发与规划》、《区域发展与管理》、《现代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计量地理学》、《地图学》等课程。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973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国家“九五”优秀科学技术成果1项,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2项,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主编和参编出版《城市适度人口容量:理论、方法与应用》等学术著作5部,在《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地理学报》、《自然灾害学报》等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现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管理、资源环境与GIS应用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

肖景义  教授

肖景义,男,1971年生,教授,博士。1993年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系并留校任教,1998年获得国家人事部旅游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中级),200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理学博士学位。期间还分别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和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学习。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至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篇),主编(含副主编)出版教材2部。主持、参与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目前主持省级项目2项。曾获青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青海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0年获青海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小岛奖”

解家安  教授

解家安,硕士,教授,主要从事交通地理学、交通运输理论、产业生态学等人文地理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EI收录,曾获西宁市政府自然科学二等奖,参与专利4项,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级自然基金项目、青海省自然基金项目、青海省社科基金项目。

唐仲霞  教授

唐仲霞,女, 1974年7月出生,旅游管理专业博士,教授,2013年作为青海省唯一人选入选国家旅游局第一批“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培养对象,主要从事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民族旅游、旅游规划等研究,在《干旱区地理》、《干旱区资源与环境》、《青海民族研究》、《旅游论坛》、《土壤》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项目、青海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科技创新项目,参与并完成国家自然基金以及各类旅游规划、旅游市场调研项目10余项多项。主要承担《旅游管理学》、《旅游规划与实践》、《旅游文化学》、《旅游市场学》《土壤学》等本科、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黄芸玛  教授

黄芸玛,女,1964年9月生,教授,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旅游地理研究。先后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基于游客感知的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实证研究》等14篇论文。近年主持了青海科技厅项目两项,分别是《青南地区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对策研究》和《基于游客感知的社区参与旅游提升路径研究》,参与刘峰贵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青南地区自然灾害研究》,参与李春花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旅游地环境风险评估—以青藏高原为例》,参与了陈蓉主持的青海社科规划项目《青海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2004年12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人员资助,于2005年3月-6月在西安外语学院培训英语,获英语高级结业证书, 2006年3月-2007年3月在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旅游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一年。2009年9月—2001年9月年在陕西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学习。主编教材《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英文版)。自2001年以来,进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担任过本科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旅游》、《旅游英语》等课程。担人文地理旅游地学方向的《旅游学基础及研究方法》、《旅游专业英语》教学。

高小红  教授

高小红,女,汉族,陕西白水人,1963年11月出生,博士,教授。198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2000年在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获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学位。现为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9.6 -2010.5和2013.10-2014.2,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系访问学习。近年来主持、参与科研项目6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1项,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主持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1项。目前主持在研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青海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项目1项。近5年在国际、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篇。获省级奖励1项。

沙占江  教授

沙占江,男,1971年10月出生,教授,理学博士。近年来主持完成了环境遥感及现代环境变化相关的多项研究项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南水北调西线前期工作项目“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影响区域生物本底调查及影响预测”,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设计公司项目“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雅砻江阿达水库影响区域陆生动植物调查及影响预测”,青海省林业局项目“青海湖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中日合作项目“环西宁圈旅游规划自然环境调查及评价研究”,青海省科技厅项目“环青海湖区土地沙漠化现代过程研究”;目前在研的研究项目主要有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青海湖流域生态和环境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      之子课题“临水湖滨带湿生植被封育保护与培植技术”,国家自然基金“青海湖西北岸河口沉积环境的现代过程研究”,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项目“青海湖沿湖地下水排放对水体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影响;201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才培养项目,研究员,博导。发表30余篇有关环境变化研究的科研论文。

殷青军  副教授

殷青军,男,1969年10月出生,副教授。1991年毕业武汉大学信息学院(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系),获学士学位。2001~2002年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进修自然地理,2004年获硕士学位。1991年~1992年在青海省测绘局工作,1992年调入青海省气象局参加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的组建工作,1999年任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青海省遥感中心副主任(副处级)。2004年调青海省气象局业务科技处,任副处长。2005年调青海师范大学任教。2001年受聘卫星遥感应用高级工程师岗位,2002年聘为青海省气象局遥感首席研究员、第25届卫星与空间天气学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从事气候与环境变化,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参加了十多项课题和项目。其中两次获青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一次获青海省气象科技进步一等奖。参加的主要课题研究有主持国家“863”计划“江河源地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系统研究”课题;科技部公益类课题“三江源水土条件的动态监测研究”;中国气象局2005推广项目“EOS/MODIS草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系统研究”参加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近25年草地变化及其气候响应研究”;参加“青海省干旱、雪灾监测和预测评估服务系统研究”,2001年,获青海省科学进步二等奖。近5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十余篇。

吕云峰  教授

吕云峰,男,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吉林省地理学会理事、吉林省遥感学会理事、吉林省自然科学辩证法学会常务理事、长春师范大学国际教师教育学院院长、高光谱偏振遥感与典型地物目标识别科研团队负责人。

率领的团队首次完成了水体偏振遥感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偏振信息在提取水体辐射亮度的可能。引入了水体偏振遥感定量研究理论,通过实际研究结果证明了偏振测量的可行性。对植被冠层的偏振信息获取以及偏振手段实现植被遥感观测有创造性贡献,证明了即使在垂直方向偏振信息具有较大的贡献,且不可被忽视,为植被定量遥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将研究扩展到冰、雪的偏振反射特性,研究了积雪在后向散射方向上,粒径大小对负偏振效应的影响,不仅发现了随着积雪粒径大小的减小,负偏振度的绝对值变大这样的规律,同时首次基于野外实验证明了积雪表面在后向散射方向的负偏振现象是由相干后向散射机制引起的,这些对于解释大粒径散射特性具有重要的指示性意义。
相关话题/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