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东北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巩天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2020-03-22


巩天星老师2014年毕业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材料工程学专业,同年作为海外引进人才加入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担任副教授至今。巩天星副教授长期从事生物无机陶瓷、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等工作;巩天星老师课题组作为中荷学院组织再生研究中心,先后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并于2015年获得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层次“万人层次”称号,科研进款额超过200万元,共发表SCI期刊论文10篇,总IF>20分。
在骨组织损伤修复治疗中,肢体大段骨缺损(通常指大于6CM)的修复迄今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项国际性医学难题。传统修复方法为自体骨移植、人工骨移植及同种异体骨移植,均有其各自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从而导致大量患者严重的伤残、乃至截肢,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组织工程再生技术的问世,为这一重大国际临床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一项重要的骨再生修复国际前沿最新技术。将生物材料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依据患者缺损部位的特点,个性化定制大段骨缺损修复支架;同时,结合自体干细胞修复,促进自体骨组织再生,达到修复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目标。目前,该项研究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方战区总医院 (原沈阳军区总医院)合作开展。
巩天星副教授课题组在多年研究中发现,关节软骨修复及韧带重建在我国骨关节修复治疗中,属于空白领域。普通的合成材料人工韧带多数是用聚酯材料制成,不可吸收,也不能再生,无法实现腱骨融合,并在长时间使用后发生松弛、断裂;可吸收生物材料人工韧带降解的同时,诱导胶原蛋白的合成并逐渐演变成自体韧带组织,达到永久生物性愈合的目的。通过压电高分子材料结合静电纺丝工艺与3D打印技术,制备具有仿生结构的新型功能人工韧带与软骨—骨界面融合支架,实现关节软骨修复再生的目标。课题组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合作研究,在该领域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










相关话题/东北大学 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