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东北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孟红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2020-03-22



1. 教学
曾承担和正在承担的本科生课程: 《过程检测技术》、《传热学》、《仪表机构零件》、《精密仪器设计与制造》及其课程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及其课程设计。
研究生课程:《生产过程参数检测》。

2. 近年来部分本科毕设题目
(1) 基于DBN的轧钢生产线测温传感器的故障诊断研究(2019.6)
(2) 基于图像处理的连铸低倍裂纹缺陷识别(2019.6)
(3) 基于神经网络的轧钢产线多测温仪器故障诊断(2019.6)
(4) 电烤箱炉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19.6)
(5) 基于张量分解的热轧带钢厚度预测(2019.6)
(6) 基于深度学习的轧钢厚度预报器设计(2018.6) (7) 基于图像处理的铸坯缩孔和中心疏松的识别与分类(2018.6)
(8) 基于数据驱动的热轧生产过程多测温装置故障诊断与识别(2018.6)
(9) 基于GPU-CPU异构并行运算的连铸坯温度场重建(2018.6)
(10) 基于C#语言的电炉温控制软件设计(2018.6)
(11) 表面温度溯源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研究(2018.6)
(12)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圆坯低倍组织低碳钢凝固区识别(2017.6)
(13) 高温下电磁式下渣检测传感器温度补偿方法研究(2016.6)
(14) 电磁式下渣检测传感器结构设计的实验研究(2016.6)
(15) 电磁式下渣检测传感器材质和激励电源参数设计(2016.6)











所有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均来自于实际工业现场,融合人工智能的思想,以最终实现工业人工智(AI)能落地为目标。
1.工业生产过程信息深度感知
(1)工业机器视觉图像检测技术;
(2)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
(3)红外辐射理论与技术;
(4)多传感器融合的设备健康诊断。
2.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图像生成技术
(1)工业图像生成及可视化技术;
(2)基于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技术。
3.CPU+GPU异构并行的高性能计算研究
(1)CPU+GPU异构自适应并行程序框架研究;
(2)CPU+GPU异构并行算法及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4.工业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
复杂工况下生产过程的智能建模和优化控制方法。













招收致力于工业人工智能(AI)方向并以项目落地为实现目标的研究生。
1.研究生招生专业
(1)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2)085400电子信息(01控制工程)。
2.招生对象
(1)测控技术与仪器及其相关专业;
(2)自动化类及其相关专业;
(3))电气、电子类及其相关专业;
另外,欢迎材料、冶金等工科相关专业的学生报考。
3.研究生培养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C\C++\python语言编程能力(AI编程、构建GPU并行运算程序框架、模拟计算)、仪器仪表软硬件设计能力、科研项目申请书以及研究文本以及其他文本撰写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 就业方向
可以在工业互联网、移动通信、机器视觉、智能仪器、公务员等较为宽泛的领域或者行业就业。














1.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B**,“扁平材全流程智能化制备关键技术”,子课题“产品全流程质量在线监控、诊断与优化技术及应用示范”,2017.07—2021.6,350万元,在研,参加。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7YFC**,高温熔融金属储运容器防泄漏技术与装备研发,2017.07—2020.12,550万元,在研,参加。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大规模数据驱动的轧钢过程故障诊 断及自愈控制”子项目“轧钢过程集成建模故障诊断GPU+CPU异构并行计算设计”,2017.0 1-2021.12,82万元,在研,主持。
(4) 工业合作项目(沈阳泰合冶金测控技术有限公司),2014-01-1-04530,表面温度 和发射率在线标定装置的合作研发,2014.12-2016.11,65万元,已结题。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碳钢连铸内部质量多目标协调优化与控 制研究,2013.01-2016.12,80万元,已结题,主持。
(6) 工业合作项目(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2012-0-1-04592,高速重 载铁路用高均匀性大圆坯生产技术开发,2012.12-2013.07-04,30万元,已结题,主持。
(7)工业合作项目(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2010-0-1-04133,二炼钢1#铸机复 合电磁搅拌工艺技术开发,2010.11-2011.12,30万元,已结题,主持。
(8)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2007AA04Z194,基于最佳工艺温度炼钢-连铸能耗综合优化 系统,2008.1-2010.6,268万元,已结题,参加。
(9)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2006AA040307,特殊环境下的非接触式测量仪表,2007.12009.12,251万元,已结题,参加。
(10)国家863重大项目:2006AA040307,基于光谱、色谱、软测量等先进检测技术的在线分析装置,198万元,已结题,参加。
(11)工业合作项目,2008年, 钢水连续测温系统应用,196万,已结题,参加。
2.获奖项目
(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黑体空腔钢水连续测温方法与传感器,2005年
2)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黑体空腔式钢水连续测温技术与系统,2003年
(3)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黑体空腔式钢水连续测温技术与系统,2002年
3. 专利
(1)国家发明专利,ZL**.1,钢水温度连续测量方法和测温管,2003.7.30
(2)美国发明专利,US**B2,METHOD FOR CONTINUOUSLY MEASURING MELTING STEEL TEMPERATURE AND MEASURING TEMPERATURE PIPE,2004.3.11
(3)俄罗斯发明专利,RU**C2,СПОСБ НЕПРЬВОГО ИЗМЕНИЯ ТЕМПЕАТУРЬІ РАСПЛІАВЛБННОЙ СТАЛИ И ПРИМЕНЯЕАЯ ДЛЯЭТОГОТРУБА,2005.7.19
(4)国家发明专利,CNA,一种带纹理的金属凝固区域识别的方法及系统,2017.8.27
(5)国家发明专利,CNA,连铸坯低倍组织中心偏析缺陷的自动识别与评级方法,2017.1.11










相关话题/东北大学 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