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东北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昭东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2020-03-22


姓名: 王昭东
工作单位: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RAL)
职称: 教授(博导)
学历: 工学博士
出生年月: 1968.12
电话: +86-
电子邮箱: zhdwang@mail.neu.edu.cn

学习经历
1987.9-1991.7,东北工学院金属压力加工系,获学士学位
1991.9-1994.3,东北大学压力加工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4-1999.3,东北大学压力加工专业,获博士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
1996.6-1997.3,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助教
1997.4-2000.5,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
2000.6-2009.12,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2010.1至今,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2012.1至今,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导













2011计划“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先进热轧及热处理方向首席专家,长期从事轧制和热处理工艺及钢铁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近五年(2009-2013)在新一代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特殊钢热处理和节约型钢铁材料等行业共性技术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主要学术成果如下:
1、攻克了钢材超快速冷却机理、冷却路径控制、综合强化等关键技术,研制成功首套冷速最高300℃/s的钢板多功能冷却装置,为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奠定了工艺和装备基础,实现了节约型热轧产品的千万吨级批量化生产,主要合金元素降低20~30%,成本大幅度降低。
2、提出了大宽厚比钢板连续淬火过程组织均匀化、内应力一体化的调控方法,研制成功我国首套大型板材辊式淬火和高温固溶连续热处理工艺装备,打破了国际垄断,解决了长期制约我国能源、石化、交通、电力等领域特种钢板热处理技术及装备的核心问题。
3、建立了冶炼-连铸-轧制-热处理全流程组织协同控制生产高品质钢板的工艺方法,在超高强钢板(屈服强度最高1300MPa)和超耐磨钢板(最高硬度HB600)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有力支撑了重点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制造急需关键材料的国产化。
上述成果被列入“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指南”等国家3部委7项行业产业发展政策指南文件,相继被《世界金属导报》评为2011年、2013年世界钢铁工业十大技术要闻。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973和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以及企业技术开发重大项目等3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3年),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主持完成的《高等级中厚钢板连续辊式淬火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项目已通过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5篇,获中国科协优秀学术论文奖1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2012年被评为中国冶金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

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

新一代TMCP理论、工艺、装备与产品开发
中厚板辊式淬火机装备及工艺技术应用
钢铁材料加工过程控制及数学模型
高性能钢铁材料开发及组织性能控制
铝合金板带材气垫式连续热处理装备开发及其应用
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情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相变诱导高强度高塑性纳米超细晶钢及变形机理研究(2015.1-2018.12),90万元,负责人,项目编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超快速冷却条件下低碳钢中纳米碳化物析出控制及综合强化机理(2013.1-2017.12),300万元,负责人,项目编号:**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热轧板带钢新一代TMCP装备及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2012.01-2014.12),600万元,负责人,项目编号:2012BAF04B00
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第三代高强高韧低合金钢精细组织的研究(2010.01-2014.08),182万元,校内负责人,项目编号:2010CB63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物理冶金和人工智能的热轧钢材组织性能预测(2002.01-2004.12),19万元,负责人,项目编号:**

承担企业科研项目情况::
5000mm轧机厚板处理及热处理项目宽厚板工程 (2014.05-2017.12),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
年产20万吨大规格高性能铝合金板带型材项目2800mm酸碱洗和钝化处理机组研制及工艺开发(2014.08-2016.12),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
中板厂港池南岸钢板淬火机成套设备设计、供货、安装、调试(2014.05-2017.10),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
港池南岸热处理二期工程淬火机配套水处理系统集成设备(2014.07-2017.08),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
板材部3450mm生产线增设超快速冷却系统工程(2013.05-2015.12),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
新钢公司UFC设备技术集成与工艺创新项目(一期)(2013.05-2015.12),首钢集团,负责人
首秦公司4300宽厚板生产线超快冷设备工艺研究(2009.05-2011.05),首钢集团,负责人
2800mm铝带气垫式连续性热处理机组研制及工艺开发(2012.06-2014.12),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
中板厂ADCOS-PM系统和工艺技术开发(2011.12-2015.12),福建三钢,负责人
2800mm轧后超快速冷却设备研制及工艺开发(2011.11-2013.11),南钢股份,负责人
中板厂轧后超快冷水处理系统研制及技术开发(2011.11-2013.11),南钢股份,负责人
南钢4700mm宽厚板轧机轧后超快速冷却系统(2011.07-2013.11),南钢股份,负责人
4.2m轧机新建No.2辊式淬火机项目(2011.07-2013.11),宝钢股份公司厚板厂,负责人
炼轧厂轧后冷却系统研究项目(2009.5-2010.11),涟钢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
鞍钢股份中厚板厂4300MM中厚板轧机轧后快速冷却系统的研制(2008.10-2009.12),鞍钢股份,负责人
天钢中厚板典型钢种TMCP工艺开发(2007.5-2008.12),天津钢铁有限公司,负责人
河北敬业集团3000mm中厚板轧机轧后快速冷却系统(2007.1-2010.10),河北敬业集团,负责人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厚板热处理工程辊式淬火机设备研制及淬火工艺开发(2008.4-2011.12),新余钢铁公司,负责人
专利情况: 可形成扁平喷射流的冷却装置,专利号:CN C,2008.12
一种高强度低合金耐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号:CN B,2011.9
一种低碳420MPa级复合强化超细晶粒带钢制备方法,专利号:CN **C,2006.1
一种低碳420MPa级复合强化超细晶粒带钢,专利号:CN **C,2006.1
一种实现辊式淬火机液压多缸高精度同步控制系统,专利号:CN B,2008.8















科研获奖:

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一
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六
2013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总排名第一
2013年,中国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总排名第五
2013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三
2011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总排名第二
2011年,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总排名第一
2010年,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总排名第一
2009年,山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总排名第四
2007年,中国科协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总排名第一
2004年,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总排名第十四
2004年,沈阳市科学技术一等奖,总排名第三
2003年,辽宁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总排名第四
获得荣誉:
2013年,东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12年,东北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2012年,东北大学优秀教师
2012年,冶金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
2012年,东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东北大学“江河奖教金”
2006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004年,辽宁省第三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














The in?uential factor studies on the cooling rate of roller quenching for ultra heavy plate,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14
An investig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three-body impact abrasive wear behavior of a 0.27% C dual phase steel,Materials & Design,2014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ultra-fast cooling technology,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2
Investigation on the Recrystallization Mechanism in Warm-Rolled Ti-IF Steel,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2014
Transformation and precipitation behaviour of Ti–Mo bearing high strength medium-carbon steel,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
Transformation behavior of a Ti-Zr deoxidized steel: Microstructure and toughness of simulated coarse grain heat affected zone,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2014
Effect of coiling temperature on the evolution of texture in ferritic rolled Ti-IF steel,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
Study on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Process of Q960 High Strength Steel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1
高强Ti-IF钢铁素体区热轧和冷轧过程织构演变规律,材料科学与工艺,2009
新型低成本超高强低合金耐磨钢研究及其工业化应用,钢铁,2010
Texture Evolution During Annealing in Warm-Rolled and Cold-Rolled Ti-IF Steel,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2011
Texture Evolution in a Warm Rolled Ti-IF Steel during Cold Rolling and Annealing,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2009
Comparison of Textures and Properties of High Strength Ti-IF Steels Hot Rolled in Different Regions: Ferritic Region and Austenite Region,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08
Evolution of texture in a Ti-IF steel during warm rolling and cold rolling,Materials Science Forum,2007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HSLA Wear-Resistant Steel,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1
IF钢与ELC钢织构及性能的对比,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冷轧压下率对温轧Ti-IF钢板织构的影响,机械工程材料,2010
Texture Evolution of Ferritic Rolled IF Steel during Cold Rolling,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0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Quenching Critical Cooling Rate Model,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0
HB450低合金超高强耐磨钢的组织与性能,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轧后超快速冷却终冷温度对780 MPa级建筑用钢屈强比的影响,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Mo和Ni对低合金耐磨钢连续冷却转变的影响,材料热处理学报,2011
冷轧压下率对温轧Ti-IF钢板织构的影响,机械工程材料,2010
建筑用高强度低屈强比钢板的冷却工艺,材料热处理学报,2010
辊底式高温固溶炉在线数学模型的开发及应用,钢铁,2011
铁素体区热轧高温卷取条件下IF钢的织构特征,钢铁研究学报,2007
HB450低合金超高强耐磨钢回火过程中的组织性能演变,钢铁,2011
超快速冷却工艺对中低碳钢组织性能的影响,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工程机械用960MPa级调质钢板的淬火工艺研究,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780MPa级低屈强比高层建筑用钢的生产工艺研究,钢铁,2010
中厚板厂冷床控制理论的研究与应用,钢铁研究学报,2010
NM400高强度低合金耐磨钢的组织与性能,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XGCF62钢板辊式淬火工艺开发与应用,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低成本工程机械用Q690E级高强钢的热处理工艺与工业化,钢铁,2011
修正淬火系数法预测中低碳钢淬透性及其应用,钢铁研究学报,2009















姓名: 王昭东
工作单位: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RAL)
职称: 教授(博导)
学历: 工学博士
出生年月: 1968.12
电话: +86-
电子邮箱: zhdwang@mail.neu.edu.cn

学习经历
1987.9-1991.7,东北工学院金属压力加工系,获学士学位
1991.9-1994.3,东北大学压力加工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4-1999.3,东北大学压力加工专业,获博士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
1996.6-1997.3,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助教
1997.4-2000.5,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
2000.6-2009.12,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2010.1至今,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2012.1至今,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导











相关话题/东北大学 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