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1日,由我校和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联合主办,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和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第五届中国辽宁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高峰论坛暨第二届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医药科研新技术培训班在我校召开。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首批“岐黄****”杨关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特邀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战丽彬,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许家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国家优青获得者王勇,广州中医药大学杏林****、英国利兹大学医学院永久性教职李静,大连医科大学肿瘤干细胞研究院、中组部“青年****”入选者、国家优青获得者汪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育部青年****、国家****入选者田进伟,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得者赵晓山,东北大学博士生导师徐礼胜,温州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吕斌,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杨静娴,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健列席会议。我校博士生导师刘春英,研究生学院院长任路,科技处处长于睿,医学检验学院院长陈文娜,护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宁苏,中西医结合学院副院长王淳,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石月萍以及来自全省各个市、县医院及高等院校的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6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高等中医药教育研究及评价中心主任、中医药创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贾连群主持。
开幕式上,杨关林向参加会议的各位专家和委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第二届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五年来,在各位委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产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强调,中西医结合是建国后国家长期实行的方针,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中西医结合做出过重要批示。站在新的起点上,广大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应珍惜搭建的良好平台,刻苦钻研,踏实工作,争取在探索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研究的科学方法与路径中取得重大突破。他希望今后学会的工作与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大背景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科普活动,加强学术团体间的横向联系,为推动我省乃至全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本届大会为第二届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共吸纳会员207人,推选出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3人,常务委员33人,秘书2人,贾连群当选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委员会第二任主任委员。开幕式结束后,战丽彬以“肠道微生物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为题,许家佗以“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中医诊断技术研究”为题,王勇以“中医药防治慢性心衰的研究进展”为题,李静以“Piezo1 通道与血管生物学”为题,杨静娴以“终结阿尔茨海默病-让患者优雅老去”为题,汪洋以“RNA splicing and cancer”为题,徐礼胜以“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心血管功能建模”为题,张健以“前列腺素与血管重构”为题,田进伟以“晚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机制与临床干预”为题,吕斌以“Mitochondrial ATP-dependent Protease and Cancer”为题,贾连群以“动脉粥样硬化‘脾虚痰瘀’病机中西医结合研究”为题,赵晓山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要点及策略”为题分别做了精彩报告。
次日,中医药创新工程技术中心的老师针对先进的科研仪器及实验技术进行了演示与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一致认为,本次学习内容丰富,受益匪浅,对中医药科研新技术及新进展有了全面认识,对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