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五重孪晶形成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08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钛合金研究部的周刚助理研究员(共同一作)、王皞副研究员与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的Li Dongsheng教授(通讯作者)、宋淼博士(共同一作)以及密歇根大学的鲁宁博士(共同一作)等人合作,采用高分辨原位透射电镜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在原子尺度揭示了两种五重孪晶的形成机理。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1月3日在《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
  作为一种重要的孪晶结构,五重孪晶在晶体生长、生物医学、光学和催化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五重孪晶结构所引入的晶格畸变可以增加纳米线的杨氏模量;五重孪晶铜纳米线在还原CO2制备甲醇的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等。尽管自G. Rose于1831年在金中发现五重孪晶以来,科研人员已在近百种材料中发现了五重孪晶结构并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但由于无法在原子尺度直接观察形成过程,其形成机理至今仍无定论。
  此次研究人员发现,在~3nm Au、Pt和Pd纳米颗粒的聚集生长过程中,纳米颗粒可以通过颗粒间的取向粘附(Orientation attachment,OA)形成起始的两个孪晶界面,然后经原子表面扩散和高能晶界形成及分解(机理1)或不全位错的滑移(机理2)形成五重孪晶结构。两种形成机理主要取决于颗粒取向粘附后所形成表面结构。如果经取向粘附后,形成的凹面夹角接近90°,则为机理1;如果形成的凹面夹角接近150°,则为机理2,其具体的形成过程如下:
  机理1:通过取向粘附、原子表面扩散以及随后的高能晶界的形成和分解。首先,经颗粒取向粘附过程形成起始的两个Σ3孪晶界面以及一个~90°凹面;这种较大曲率的凹面将促使表面原子的扩散到该处进而形成第三个Σ3孪晶界和Σ27高能晶界;最终通过孪晶极附近零应变孪晶的形核及生长,Σ27分解成另外两个Σ3孪晶界并形成五重孪晶结构。该机理可形成较为对称的五重孪晶结构。
  机理2:通过取向粘附和不全位错的滑移或晶界分解。当取向粘附过程形成的凹面夹角为~150°时,通过在表层原子中不全位错的滑移或Σ9晶界的分解即可实现五重孪晶的形成。不全位错的继续滑移可促使孪晶界面向晶粒内部迁移,但也伴随着晶格应变能增大,因此该机理主要形成不对称的五重孪晶结构。在后续的生长过程中,五重孪晶对称性的演化可通过与其他纳米颗粒的聚集长大实现。

图 1. 五重孪晶形成机理1:通过取向粘附、原子表面扩散以及随后的高能晶界的形成和分解(零应变孪晶成核和生长)

图2. Σ27分解为Σ34和Σ35

图3. 五重孪晶形成机理2:通过取向粘附和不全位错的滑移或晶界分解
  全文链接

相关话题/晶形 机理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碳催化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利用可再生的碳基材料替代金属基催化剂材料,满足现代社会对化学工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严格要求已成为化学、化工和材料领域新兴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其中对纳米碳催化反应机理本质的认识一直是该领域的难点问题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催化材料研究部齐伟研究团队在Acc.Chem.Res.杂志(影响因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准晶异质形核析出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准晶的发现冲击了凝聚态物质关于晶体平移周期性的概念。准晶一经发现,就因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能激发起材料和凝聚态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潮。郭可信先生在金属研究所领导的研究队伍在准晶研究上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科学成果。以色列科学家Shechtman因发现准晶被授予20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但准晶的形核与长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金属所科研人员提出晶体堆垛层错形成机理的新认识
    堆垛层错(Stackingfaults)是晶体结构中不同于正常排列顺序的堆垛错排,是金属材料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面缺陷。对于结构相对复杂的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s),其内部也会出现堆垛层错,例如,常见的Laves相金属间化合物中,其密排面往往出现层错。层错的引入会导致材料局部晶体结构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层状氧化物准一维导电特性的形成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固体原子像研究部陈春林研究员和马秀良研究员与IBM苏伊士实验室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JohannesGeorgBednorz教授以及日本东京大学YuichiIkuhara教授等人合作,在原子尺度上建立了准一维导电材料SrnNbnO3n+2的导电特性与其原子电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杂原子调控的碳催化低碳烷烃氧化脱氢反应机理取得新进展
    低碳烷烃,包括C2~C6链烷烃,主要来源于天然气、油田伴生气、页岩气、石化和炼油过程的副产。它们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由于所含的饱和碳氢键十分惰性,工业用途狭窄,一直以来作为低价值的燃料使用。而低碳烷烃通过转化制备的低碳烯烃,其用途则十分广泛,是塑料、橡胶、树脂、高分子、医药、农药、有机化工、精细化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非晶合金变形机理取得新进展—非晶合金变形中的“加工硬化”现象
    众所周知,非晶合金的变形依靠剪切变形及剪切带来进行,但是由于变形过程中的形变软化,非晶合金的变形高度局限于极少量的剪切带内,从而表现为宏观脆性。由于缺乏晶体材料中的位错及晶界等强化机制,形变软化一直被视为非晶合金的本质变形特征,也极大地影响了其应用前景。  非晶合金中,如果剪切变形和剪切带的产生被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纳米层状金属材料塑性变形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当金属材料具有纳米尺度微结构时,虽然其强度可以得到显著提高,但其塑性却因剪切带的过早出现而明显下降,导致多数纳米尺度金属材料(如纳米/超细晶金属、纳米层状金属材料等)无法拥有良好的强塑性匹配。关键的科学问题在于:在这些致命的剪切带中材料为什么容易发生高度应变局部化的大塑性变形?其基本的变形机制如何?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额外电子诱导共价强化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材料的强韧化一直是传统金属材料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一般地,由于存在金属键,纯金属强度低、塑性好。而金属间化合物、准晶和金属玻璃等则强度高、脆性大、塑性变形能力差,但造成这一共性现象的原因迄今不明。金属材料可以通过传统的强化方式(如加工硬化、细晶强化、固溶、沉淀和弥散强化等)和新的强化方式(如纳米孪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LiFePO4水热合成机理及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研究进展
    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对于绝大部分的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来说,其非连续性使得人们必须使用大容量储能装置将这些间歇性的能量储存起来,随后再均匀连续地供人们使用。因此,对大型储能装置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其它储能装置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环保、高效的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我所参与完成的“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获得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所参与完成的“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为:王清远(四川大学)、杨振国(金属所)、杨帆(金属所)、张继明(金属所)。  该项目在超长寿命疲劳领域进行了20多年深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建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