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新型二维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二维过渡族金属碳化物晶体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08

自2004年石墨烯被发现以来,探寻其他新型二维晶体材料一直是二维材料研究领域的前沿。正如石墨烯一样,大尺寸高质量的其他二维晶体不仅对于探索二维极限下新的物理现象和性能非常重要,而且在电子、光电子等领域具有诸多新奇的应用。近年来,除石墨烯外,二维六方氮化硼、过渡族金属硫化物、氧化物、黑磷等二维材料也被制备出来,极大地拓展了二维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过渡族金属碳化物是一类庞大的材料家族,它结合了陶瓷和金属的特性,一方面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以及高熔点、高温下优异的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良好的抗热震性和低的化学反应活性;另一方面,它们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在诸多化学反应中可与常用的贵金属催化剂相媲美。此外,很多过渡族金属碳化物,如Mo2C、W2C、WC、TaC 及NbC等,都具有超导特性。因此,过渡族金属碳化物在电子、催化、储能、极端条件下使用的工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几年前,科学家通过使用氢氟酸或者氟化锂与盐酸的混合溶液刻蚀去除层状三元陶瓷MAX相中的金属层(如铝等),制备出了功能化的过渡族金属碳化物纳米片。研究表明,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电转换和电化学能量存储等性能。然而,与氧化石墨烯类似,这种方法制得的功能化的二维过渡族金属碳化物纳米片的片层尺寸小,在数纳米到数微米之间,并且存在大量的缺陷和官能团,限制了对二维过渡族金属碳化物基本物性的研究和应用探索。
  最近,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先进炭材料研究部的任文才研究组在大尺寸高质量二维过渡族金属碳化物晶体的制备与物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提出了采用上层铜箔/底层钼箔构成的双金属叠片作为生长基体的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在高温下通过铜催化裂解甲烷生成的碳原子与扩散到铜表面的钼原子反应生长出高质量的超薄二维Mo2C晶体。这些二维Mo2C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仅有几个纳米厚,尺寸可达上百微米,并且具有很高的化学和热稳定性。他们与固体原子像研究部的马秀良研究组合作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发现这种材料为正交结构(α-Mo2C),具有很高的结晶质量,结构均一,无缺陷、杂质等。他们进而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系的康宁研究组合作研究了材料的电学输运特性,发现这种高质量的二维超薄α-Mo2C晶体在低温下具有超导特性,其转变特性表现出二维的 Berezinskii-Kosterlitz-Thouless相变特征、且随磁场方向呈现出各向异性的二维超导特征,是一种干净的二维超导体,且其超导特性强烈依赖材料的厚度,并在厚度为~3 nm的样品中观察到了金属-绝缘体相变行为。
  这种以双金属叠片为基体的CVD方法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和可控性,可以用于制备其他二维过渡族金属碳化物,例如他们通过使用不同的底层金属箔片还制备出了高质量的六方结构的二维WC晶体和立方结构的二维TaC晶体,并且通过简单改变CVD参数可实现对二维晶体厚度和尺寸的控制。这类高质量二维过渡族金属碳化物晶体为二维材料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不仅为研究其本征物性以及与现有二维材料不同的新物性和新应用提供了可能,而且可用于与其他二维晶体材料一起构筑新型叠层异质结构,拓展了二维材料的物性和应用空间。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重大项目、创新群体以及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等的资助,于8月17日在Nature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Nature Materials, DOI: 10.1038/nmat4374, 2015),并被以“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Transition metal carbides go 2D”为题在同期的News & Views栏目中进行了重点介绍。
  全文链接:
  http://www.nature.com/nmat/journal/vaop/ncurrent/full/nmat4374.html

图1 CVD方法制备的大尺寸、高质量二维超薄α-Mo2C 晶体

图2 高质量超薄α-Mo2C晶体的二维超导特征

图3 CVD方法制备的高质量(a,b)二维WC晶体和(c,d)二维TaC晶体

相关话题/金属 材料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天然生物与仿生结构材料研究取得系列新进展
    近期,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材料疲劳与断裂研究部“葛庭燧奖研金”获得者刘增乾博士带领的研究小组在天然生物材料的组织结构与力学行为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新进展,在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开辟了天然生物与仿生结构材料研究的新方向。该研究旨在探索各种天然与人造材料体系变形、断裂以及强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纳米孪晶金属形变机制的定量电子显微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纳米孪晶金属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导电性受到广泛关注,该材料的变形行为是材料学家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作为一类大角度晶界,共格孪晶界能够强烈地阻碍位错的运动,提高材料的强度,一般来说孪晶片层厚度越小,纳米孪晶材料的强度也应该越高。然而,实验发现,当孪晶片层厚度减小到一个临界尺寸(约为15nm)以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与金属所联合研发出世界首款具有自适应变形结构的相变传热器件
    相变传热广泛应用于化工、制冷、能源利用、电力电子器件热管理等领域,但其换热性能受传热器件微细结构和表面特性的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加工微细结构或微纳米复合结构(如肋、鳍片、槽道、多孔结构、表面镀膜、金属丝网等)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相变传热强化方法,根据特定的换热条件,可以对微细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参数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金属所非贵金属催化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磁性材料与磁学研究部张志东研究员、马嵩副研究员、王瀚博士等组成的团队、催化材料研究部苏党生研究员与宁波材料研究所张建研究员团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表面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彭丽霞博士共同合作,利用碳包覆钴磁性纳米胶囊结构中缺陷石墨壳层的束缚作用,合成了富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金属所研究人员在铁电材料中发现通量全闭合畴结构
    金属所研究人员在铁电材料中发现通量全闭合畴结构以及由顺时针和逆时针闭合结构交替排列所构成的大尺度周期性阵列。4月16日,美国《科学》(Science)周刊率先通过“ScienceExpress”在线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并将在几周后以“Report”形式正式发表。这项工作由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稀有与贵重金属资源的回收与循环利用
    高温合金作为一种特种金属材料,随着我国航天、航空、航海工业的快速发展,其用量也快速增长。目前我国高温合金年产量约5000吨,生产过程中以及达到服务期限后产生的废料占年生产总量的70%以上。此外,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大,电子信息产品的应用与更新换代步伐越来越快,由此也产生出大量的电子废弃物。在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金属所在凝固偏析形成理论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11月25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发表了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材料加工模拟研究部李殿中研究员、李依依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凝固偏析形成新机制,题为“钢中夹杂物浮力驱动通道偏析”(InclusionFlotation-drivenChan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离子液体与纳米碳的主客体型催化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离子液体是一种液态有机盐,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由离子组成的有机液体物质。其极性、亲脂性、亲水性、催化活性等性质可以通过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改变而进行调变,因此也常被称为“可设计的溶剂”。离子液体有许多优势特性,例如:在常压下几乎无蒸汽压,在使用、贮藏中不会蒸发散失,可以循环使用,不污染环境;有高的热稳定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拓扑绝缘体材料中不饱和线性磁电阻取得重要进展
    一直以来,大磁电阻的材料由于其在基础研究和器件应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倍受关注。半个世纪来,研究发现材料的经典磁电阻随外磁场具有二次方关系,在大磁场下,磁电阻趋于饱和。特殊的是,非饱和线性磁电阻可能存在于具有开放费米面材料中。在能隙接近零(或较小)的半导体材料中发现多种有趣的磁电阻现象,如在银掺杂Ag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纳米碳材料负载金属催化剂研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积碳是催化剂在催化反应过程中普遍发生的现象,尤其是在乙苯直接脱氢体系中,反应物乙苯分子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面很容易快速的产生积碳,导致催化剂的失活。近期,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催化材料研究部刘洪阳副研究员和苏党生研究员,利用乙苯直接脱氢过程反应中的积碳过程,巧妙的设计了一种钯/碳复合催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