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氮输入量增加的背景下,草地物种组成与氮循环关键过程发生剧烈变化。自然丰度碳、氮稳定性同位素被广泛用于指示碳、氮循环,然而较少研究尝试利用两者指示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变化、植物-微生物氮偏好与竞争状况。沈阳生态所土壤化学组依托额尔古纳森林草地过渡带生态研究站2014年5月建立的草地氮添加试验平台(尿素,10 g N
-2 yr
-1,δ
15N = -3.4‰),系统研究了5个优势植物
13C与
15N、土壤有效氮(NO
3-、NH
4+及DON)
15N的自然丰度,及其对氮添加的响应规律。研究发现,氮添加对各优势植物物种δ
13C无显著影响,而植物群落水平混合凋落物的δ
13C下降,指征氮添加提升了羊草(
13C贫瘠物种)的生物量占比。无外源氮添加下,优势物种与土壤微生物分别偏好吸收NO
3-与DON(通过δ
15N接近程度判别);氮添加导致优势物种与微生物的δ
15N下降,与δ
15N-NO
3-的数值接近且变化趋势一致,而与δ
15N-NH
4+、δ
15N-DON变化趋势相反,表明氮添加使植物与微生物的氮偏好趋同于NO
3- (图1);此外,氮添加使植物生物量增加、微生物生物量下降,可能说明植物与微生物间氮竞争加剧。
上述结果以Natural abundance of
13C and
15N provides evidence for plant-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in a N-fertilized meadow为题于2021年3月在线发表在
Ecology上。土壤化学组王汝振副研究员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姜勇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0525、31870441)和中科院青促会人才项目等的资助。
![](http://www.iae.cas.cn/gb2019/xwzx_156509/kyjz/202103/W020210325345095422888.jpg)
图1 自然丰度
15N指示氮添加影响草地植物-微生物氮偏好的概念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