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大连理工大学2007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四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2006-09-16

社 会 保 障

社会保障是公共管理类的主要学科。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的“减震器”、“安全阀”,开展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社区社会保障研究、失业保险与再就业研究、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研究等,对促进城乡经济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硕士点现有指导教师 14 人(教授 5 人其中 4 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 8 人,讲师 1 人)。本硕士点着眼于研究和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实际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硕士点主要依托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和大连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由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相关教师组成。指导教师已经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和中外合作项目 20 余项,承担横向课题 40 余项,出版了《社会保障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公共行政管理学》、《国际商事法》、《中国经济法学》、《中国市场运行规范化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等专著和教材 20 余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社会保障指标体系研究”、“社会保障基本主体的责任分析”、“社区保障功能再认识”、“政府意志与市场导向”、“论城市社区发展的系统观”等研究论文百余篇。

本硕士点主要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培养具有高素质的领导人才、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和教学人才等。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着力培养研究生提高社会保障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由教师带领研究生直接参与课题研究,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造性,提高综合素养。

指导教师:陈树文 * 、郭文臣、王学先、吴伟 * 、王续琨 * 、张国梁 * 、韩大卫、乔坤、李明斐、王刚义、迟景明、蔡小慎、周英男、傅永刚

注:带“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编号及考试科目名称

备 注

120404 社会保障

01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保障研究

02 养老和医疗保险研究

03 失业保险与再就业研究

04 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研究

05 社区社会保障研究

8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2 俄语

203 日语选一

③ 303 数学(三)

④ 678 社会保障学

③④选一

⑤ 473 公共经济学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学院代码: 012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 0411-8470855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本硕士点现有教授 5 人、副教授 3 人、讲师 1 人,部分教师具有在国外留学、从事国际合作研究或进行学术交流的经历,与国外一些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较为广泛的联系。本硕士点主要在五个方向上开展学术研究:

1 、文化哲学。主要研究文化哲学理论,对中外文化哲学进行比较研究,承继其中的优秀成果,建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体系。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思潮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问题。

3 、政治哲学。主要研究政治哲学理论,总结中外政治哲学的研究成果,开拓政治哲学研究的新领域,建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体系。

4 、现代性研究。主要从哲学的层面评介现代性理论的各个流派,反思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关系,形成多元现代性的视野,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5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流派,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形成全球化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视角。

近几年在学术研究中,开展了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部分成果进入国际学术前沿,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先后承担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5 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1 项、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4 项。已经出版的主要专著和教材有:《文化哲学思潮简论》、《当代中国文化哲学研究》、《文明城市论》、《 Confucianism in the Eyes of a Confucian Liberal: Hsu Fu-Kuan ’ s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Confucian Political Tradition 》、《科学文化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上、下卷)、《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论》等 15 部,其中《文明城市论》获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发表学术论文 160 余篇。其中多篇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毕业生可在科学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管理等工作。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洪晓楠 * 、胡光、刘鸿鹤 * 、安延明 * 、李文潮 * 、孙建平、解兰春、王国豫等。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 文化哲学

0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

03 政治哲学

04 现代性研究

05 西方马克思主义

11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2 俄语

203 日语选一

③ 6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④ 468 西方哲学史

伦理学专业

本硕士点有教授 5 人,副教授 3 人、讲师 2 人。主要在三个方向上开展学术研究:

1 、科技伦理。主要探讨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中国科技伦理史,中外科技伦理比较,科技伦理教育等方面问题。

2 、环境伦理。主要探讨现代生态伦理和环境伦理的基本问题,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中国环境伦理思想演变,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3 、管理伦理。主要探讨管理伦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经济管理伦理、商业管理伦理、学术管理伦理、职业伦理等方面问题。

本硕士点以应用伦理为主,着重研究现代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伦理道德问题。近年来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 13 项,出版专著、译著 8 部,发表论文 94 篇。本硕士点依托学校“ 985 ”二期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辽宁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承担相关的研究课题。在环境伦理方面,发表过多项重要成果,在国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在科技伦理方面,同国外学术界有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曾参与举办过两届中德科技伦理学术研讨会。在管理伦理方面,承担的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得优秀级别鉴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各级政府部门、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文化研究等工作。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王前 * 、王子彦 * 、戴艳军 * 、安延明 * 、王国豫、刘宏伟。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10105 伦理学

01 伦理学原理

02 科技伦理

03 环境伦理

04 管理伦理

5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2 俄语

203 日语选一

③ 6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④ 459 伦理学原理

科学技术哲学 专业

本硕士点有教授 7 人,副教授 1 人、讲师 2 人。主要在三个方向上开展学术研究:

1 .技术哲学。主要探讨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技术哲学基本理论问题,技术哲学与工程科学的关系,技术创新的主体、过程、机制,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等问题。

2 .科学哲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借鉴哲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科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成果与方法,对科学哲学进行深入研究,从文化和哲学的双重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形成科学技术哲学的文化向度。深入研究现代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和伦理问题。

3 .环境哲学。主要从事环境哲学的理论研究,包括环境哲学的基本理论、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各个学派的评介,涉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生态哲学问题和现实环境问题研究,主要侧重于工业生态学及其具体实践——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和清洁生产相关的政策研究。

本硕士点所在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作为 “985 工程 ” 二期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 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 ” 的组成部分,近年来获得十余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及博士点基金和辽宁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金的项目资助,与德国、美国等国学术界同行有长期稳定的学术合作,举办过两届中德科学技术伦理高层次学术讨论会。在国家级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国家级期刊发表多项学术成果。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研管理、企业创新管理等工作。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王前 * 、王子彦 * 、洪晓楠 * 、胡光、李文潮 * 、安延明 * 、王国豫、丁云龙。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10108 ▲▲ 科学技术哲学

01 技术哲学

02 环境哲学

03 科学文化哲学研究

04 现代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12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2 俄语

203 日语 选一

③ 6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④ 618 科学技术史(含命题作文)

⑤ 467 自然辩证法原理

③④ 选一

区域经济学 专业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及其互动关系。本硕士点现有教授 6 人,副教授 3 人,讲师 5 人。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理论、创新体系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泛黄海经济圈、大连城市及地区经济战略研究。主要设四个研究方向:

1 .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该研究方向在案例研究基础上,建立非线性的基于科技、人才、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的区域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并建立起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形成整个研究的理论基础。

2 .创新体系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该方向的研究主线是如何通过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形成二者的互动机制。

3 .泛黄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该方向主要是以泛黄海区域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区域经济发展有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政府的角色、作用及相应政策分析,科技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分析。

4 .大连城市及地区经济战略研究。该方向主要研究大连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合作问题。

近年来,围绕上述方向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在国内领先的成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7 项,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先后发表论文 150 多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5 项。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杨德礼 * 、刘则渊 * 、姜照华、梁江、丁堃、陈晓晖、逯宇铎 * 等。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编号及考试科目名称

备 注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1 区域经济理论研究

02 创新体系与区域经济可持学发展

03 泛黄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

04 大连城市及地区经济战略研究

9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2 俄语 203 日语 选一

③ 303 数学(三)

④ 477 经济学基础

民商法学 专业

民商法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富于学理性和实践性的部门法学,其研究内容包括民法总论、物权制度、债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侵权行为制度、商法总论、企业与公司制度等方面。本硕士点现有教授 4 人,副教授 3 人,讲师 4 人。主要设三个研究方向:

1. 民事法律制度研究;

2. 商事法律制度研究;

3. 知识产权制度研究。

近几年来,本硕士点成员在民商法学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主持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 20 余项,完成地方政府项目 10 余项;出版专著教材 20 余部;发表与本硕士点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论文 100 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10 余项。

鉴于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民商法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大,本硕士点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前沿性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毕业生可在高校、科研单位从事民商法教学与研究工作,亦可在机关、企业等单位从事法律实务工作。

本硕士点指导教师:费艳颖、刘凤朝 * 、王刚义、王学先、逯宇铎 *

罗海山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编号及考试科目名称

备 注

030105 民商法学

01 民事法律制度研究

02 商事法律制度研究

03 知识产权制度研究

15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3 日语 选一

③ 620 民商法原理

④ 469 民商法综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本硕士点现有导师 5 人,其中教授 3 人,副教授 2 人,具有博士学位 3 人。

本硕 士点设立三个研究方向:

( 1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主要侧重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等问题。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主要研究文化哲学理论,中外文化的比较分析,承继其中优秀的成果,建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体系。

( 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重点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历程、具体内容、时代特征,特别研究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其理论特色,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根本依据、重要基础和基本经验。

( 3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创立、发展、创新的历史进程,围绕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这条主线,深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思想,揭示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实现的革命性变革。

本硕士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为主,着重研究现代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近年来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 6 项,出版专著、译著 4 部,发表论文 65 篇。

本硕士点培养 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能对现实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研究, 具有较强写作能力,适合从事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部门实际工作的创新人才。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胡光、洪晓楠 * 、安延明 * 、魏晓文 * 、孙建平、解兰春、陈晓晖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编号及考试科目名称

备 注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1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

0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03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5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2 俄语 203 日语 选一

③ 6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④ 487 邓小平理论与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概论

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属法学学科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一门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本学科点多年来为高等学校、党政机关、部队和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教师、理论工作者、宣传思想工作者、党政干部和管理人员,其中很多已经工作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

本学科点有教授 8 人,副教授 8 人。近 5 年来,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 " 九五 " 、 " 十五 " 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等省以上研究课题 28 项,获得省以上教学与科研奖励 30 多项,出版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和教材 18 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 200 篇。主要研究方向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教育研究,中西政治思想及其比较研究。

硕士生导师:戴艳军 * 、刘鸿鹤 * 、刘宏伟、杨连生 * 、张志刚、费艳颖、马莹华、万志全、王卫、马辉、姜再华、冯振业、薛徽、韩轶、粱茵等 。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编号及考试科目名称

备 注

030505 ▲▲ 思想政治教育

0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02 高校德育与素质教育研究

03 中西政治思想比较研究

18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2 俄语 203 日语 选一

③ 617 政治学

④ 460 思想政治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专业

高等教育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高等学校、政府机关和有关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或管理工作。

本硕士点现有教授 8 人,副教授 5 人,讲师 3 人。

本硕士点在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科技人才培养规律、高校德育与素质教育、研究生培养、高等教育组织及其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几年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多项。在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本学科点同时承担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工作,《校内学研产相结合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思想理论、文化素质、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分别获得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杨连生 * 、沈宏书、刘元芳 * 、王德伦 * 、姜德学、迟景明、朱泓、冯林、惠晓丽、张秀萍、冯振业、董锋、万志全等。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编号及考试科目名称

备 注

040106 高等教育学

01 高等教育原理研究

02 高等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

03 科技人才培养规律研究

04 研究生教育研究

05 高校德育与素质教育研究

06 高等教育组织研究

18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2 俄语 203 日语 选一

③ 311 教育学基础综合

④ 312 心理学基础综合

③ ④选一

为教育部 07 年招生考试科目改革试点专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本硕士点现有教授、副教授共 8 人,讲师 4 人。与国内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较为广泛的联系。本硕士点目前主要在三个方向上开展学术研究。

1 、传播语言学。主要侧重研究语言的传播特性及两者的关系问题,同时运用语言学、传播学及符号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语言在传播中的应用,着重研究大众传播,特别是网络等新媒体中的语言的特点、运用规律及规范问题。

2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主要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理论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特别是如何运用最新的语言学理论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等。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疑难语言现象的阐释及文化解析等问题。

3 、民俗语言学。 在对民俗语言现象加以搜集整理的基础上,探讨民俗语言的来源,研究民俗语言与普通话的关系,研究其文化内涵,特别是特殊的语用价值、发展趋势等问题。

本硕士点的教师近些年来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有些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先后主持国家语言文字项目 1 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1 项;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 项;辽宁省教育规划项目 1 项;大连市政府资助出版专著项目 1 项。已经出版的主要专著和教材有:《语言学探索》《现代汉字信息处理》《汉语语法专题研究》《新编汉语知识表解》《新编现代汉语教程》等 10 余部,其中《语言学探索》获大连市人文社科政府奖 2 等奖。共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论文获省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在新闻出版部本从事新闻策划,采、写、编辑管理工作,可以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工作,在科学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及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管理等工作。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刘乃仲、董锋、张旭泉、梁海、刘伟、周文杰、蒋书丽等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编号及考试科目名称考试科目编号及考试科目名称

备 注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1 传播语言学

02 对外汉语教学

03 民俗语言学

10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2 俄语 203 日语选一

③ 632 语言学概论

④ 457 汉语综合

传播学 专业

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的主要学科。该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传播学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适合于在新闻出版机构、新闻网站、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及广告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理论研究、媒体管理、新闻采编、广告及图书策划等工作。
本硕士点有教授 6 名,副教授 5 名,兼职教授数人。本硕士点以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为依托,在师资队伍、教学研究、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近几年承担国家、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特别是在新闻传播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在重要的学术期刊和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150 多篇,出版学术专著 35 部,获省、部级各类科研奖项 40 余项。
本学科点在以下研究方面有自己的特色:

传播理论研究:传播理论研究主要关注传播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以及西方传播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将传播学研究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运用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方法,对媒介、社会和受众进行多角度研究。研究范围:一是媒体理论与实践问题,包括媒体与受众、媒体与社会、新闻与出版等;二是各类传播理论问题,如人际传播、国际传播、科技传播、传播心理等;三是媒介效果问题。
媒体经营与管理:这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加入 WTO 之后,我国媒体急需做大做强,以便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目前媒体急需此研究方向的高级专业人才。本学科指导教师在此方向上发表了 30 余篇论文,承担过多项重要课题研究。
新媒体研究:网络传播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学科承担了教育部、国家语委的相关课题,在国际学术会议及相关刊物上发表了 10 余篇论文,出版著作 2 部。
传播技术研究:本学科在此领域获得多项成果,其中制作的《宇宙之迹》获国际大奖,纵、横向课题年均经费近百万元。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郑保章、刘乃仲、钱昆明、王海山、王卫、董锋、张旭泉、张志刚、郭金明、姜再华、梁海等。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编号及考试科目名称)

备 注

050302 传播学

01 传播理论研究

02 媒体经营与管理研究

03 新媒体研究

04 传播技术研究

19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2 俄语 203 日语 选一

③ 639 传播学

④ 465 新闻传播实务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中国近现代史是历史学的主要学科之一。该学科培养具有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关的社会科学理论素养,专业基础扎实,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史学专门人才,能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高级人才。

硕士点有教授 4 人,副教授 2 人,讲师 2 人。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及思想主张、中国近现代科技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本专业研究方向之一为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着重研究近现代中国政党制度和党派团体的政治纲领及政策、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政治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及其影响、近现代东北地方政治研究。本专业研究方向之二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着重研究中国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各阶级、阶层、派别的思想体系、观念,中国近现代思想发展的特点、规律与趋向,评价各种思想派别和重要思潮的历史地位。本专业研究方向之三为中国近现代科技文化史,着重研究中国近现代科技文化思想的演变、发展规律,近现代中外科技文化观念比较,东北地方思想文化史等。

近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全国核心期刊和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120 多篇,出版学术专著 20 多部,荣获省部级各项科研奖 30 余项。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魏晓文 * 、荆蕙兰、王前 * 、张志刚、葛丽君等。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编号及考试科目名称)

备 注

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

01 中国近现代政治史

02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03 中国近现代科技文化史

10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2 俄语 203 日语 选一

③ 313 历史学基础

为教育部 07 年招生考试科目改革试点专业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专业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专业 , 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硕士点 , 是全国高等学校最早获得科学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三个硕士点之一 , 也是目前全国高校中唯一的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博士点。本学科培养掌握管理学、科学学的理论基础和科学计量学方法 , 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规律、管理、战略、政策、法规等相关领域研究的高水平管理人才。

该硕士点现有教授 7 人,研究员 2 人,副教授 2 人,讲师 3 人。近年来开展了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4 项,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辽宁省和外省各类基金项目、软科学研究课题 8 项,大连市重点软科学项目 4 项,外省省级院校合作项目 1 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 20 余项。出版《现代科学技术与发展导论》、《交叉科学结构论》等专著 10 余部,发表学术论文 150 余篇。某些理论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前沿水平。毕业生可在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科学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刘则渊 * 、王续琨 * 、梁立明 * (兼)、刘凤朝 * 、姜照华、丁堃、卢中昌、刘旭、王海山等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120120 ▲▲★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01 科学学基础理论

02 知识科学与知识管理

03 科学计量学与科学技术能力

04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

05 科技法学与知识产权管理

06 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

07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管理

12

101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2 俄语 203 日语 选一

③ 303 数学(三)

④ 461 管理学基础

行政管理 专业

行政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门类,它是综合运用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的交叉学科。本硕士点主要培养从事政府部门管理、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政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文化研究等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化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行政机关、党务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公共组织从事管理工作,或在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也可以胜任企业等各类经济组织的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

本硕士点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教授 6 人,副教授 5 人,讲师 3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3 人。本硕士点现设有四个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热门研究方向:政府管理模式研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非政府组织管理研究,公共政策研究。

本硕士点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现代化进程中的社区文明”、“ 21 世纪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学习型城市建设”;主持完成了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共事业(第三部门)管理体制研究”、“新时期辽宁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研究”等。已出版的主要著作和教材有《文明城市论》、《公共行政管理学》、《公共文秘》等 10 多部,发表论文 150 余篇。

本硕士点自 2001 年批准设立至今,已有 3 届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本硕士点指导教师:张志刚、蔡小慎、王续琨 * 、杨连生 * 、刘乃仲、戴艳军 * 、杨炳君、郑保章、董晓辉、艾丽娟、刘宏伟、王丽丽、韩贵秋。

注:带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编号及考试科目名称

备 注

120401 行政管理

01 政府管理模式研究

0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03 非政府组织管理研究

04 公共政策研究

18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2 俄语 203 日语选一

③ 622 行政管理学

④ 464 政治学原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主要学科之一,是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授予管理学或教育学学位。本硕士点培养在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够胜任政府部门教育行政管理、各级各类学校管理、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等工作。

本硕士点主要依托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学术队伍由高教研究所、公共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系等相关人员组成,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5 人。大连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是国内高等学校中较早建立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之一,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成立以来,连续被评选为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2005 年又被评选为全国首届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在国内同行中有良好的学术声誉。

近五年来, 主持或与校外研究单位合作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5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 项,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10 项,以及省级以上软科学项目 4 项,同时承担大连理工大学发展规划与重大建设计划的研究论证工作,并承担有关学校管理的委托研究项目 10 余项,完成的科研项目获辽宁省教育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10 项,其中一等奖 5 项、二等奖 5 项。在国际会议和国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 160 多篇,出版学术专著 12 部。形成了教育科学、管理科学、经济科学、知识科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交叉融合的研究特色,在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高等教育学学科前沿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教育管理原理; 2 )现代大学管理;3)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 4 )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迟景明,沈宏书,刘元芳 * ,杨连生 * ,陈树文 * ,朱 泓,张秀萍,宋 丹,郭文臣,李明斐,杨炳君

注:带“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编号及考试科目名称

备 注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01 教育管理原理

02 现代大学管理

03 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

04 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9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3 日语 选一

③ 303 数学 ( 三 )

④ 462 教育管理原理

电气工程及应用电子技术系

系别代码: 013

联系人:方老师

联系电话: 0411 - 84708570

电机与电器专业

该硕士点现有教授 4 人,副教授 6 人。
现有研究方向包括:智能化电器、智能检测与状态维修、脉冲功率与电工新技术、电力电子装置与现代电机控制、新型电机设计等。

我校电机与电器专业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各专业方向在我校有相当优越的发展条件,多年来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术梯队,已培养出一批硕士和博士,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在科研方面,该学科点各专业方向成果丰硕,连续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与基金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紧密结合国民经济主战场,取得了一批技术推广成果和专利,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该学科点的特色是结合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实验手段和硬件为基础,形成了学科交叉和新的学科增长点。各专业方向均有别于传统方向,位于国内外学科前沿。

该学科点培养的研究生所学扎实,课题方向均有应用背景和经费保证,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社会上受到普遍欢迎,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学科点。

本学科点的优秀硕士生可以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邹积岩 * 、顾宏 * 、孙建忠、李洪春、丛吉远、杨振强、张莉、刘蕴红、段雄英、王宁、廖敏夫、董恩源、王永兴、盛贤君等。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80801 ▲▲ 电机与电器

01 智能化电器

02 智能检测与状态维修

03 脉冲功率与电工新技术

04 电力电子装置与现代电机控制

05 新型电机设计

20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3 日语 选一

③ 301 数学 ( 一 )

④ 403 电路理论

⑤ 454 自动控制原理 ( 含现代 20%)

④⑤ 选一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硕士点属电气工程学科。

本学科现有教授 2 人,副教授 3 人,其中 4 人具有博士学位。现有研究方向包括:互联电网控制性能评价、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电力市场理论与应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显示和电动汽车技术等。各专业方向在我校有相当优越的发展条件,多年来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术队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多名,积累了研究生培养经验。在科研方面,该学科点各研究方向成果丰硕,连续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基金与企业的高新科技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紧密结合国民经济主战场,取得了一批技术推广成果和专利。该学科点的特色是紧密结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以软硬件开发为基础,形成学科交叉和新的学科增长点。

该学科点培养的研究生所学扎实,课题方向均有应用背景和经费保证,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社会上受到普遍欢迎,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学科点。

本学科点的优秀硕士生可以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李卫东 * 、孙 辉 * 、杨振强、刘 娆、刘蕴红、魏立明等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1 互联电网控制性能评价

02 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

03 电力市场理论与应用

04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显示

05 电动汽车技术

9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③ 301 数学 ( 一 )

④ 403 电路理论

⑤ 454 自动控制原理 ( 含现代 30%)

④⑤ 选一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

本硕士点现有教授 4 人,副教授 4 人,教师 1 人。

本硕士点的研究内容与应用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智能检测、环境工程等学科紧密交叉,毕业后可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 现代电工理论及应用, (2) 电工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 (3) 特种电源技术, (4) 脉冲功率技术, (5) 环境电工技术, (6) 静电理论与应用技术, (7) 绿色电能变换技术。

近年来,作为承担单位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10 余项,并完成多项企事业单位的科研课题。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等多项科研项目。近 5 年共完成科研经费 1500 万元。研究成果多次通过国家的验收和鉴定,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 5 项,国家专利 12 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 200 余篇。

本硕士点中的特种电源技术、环境电工技术、静电应用技术等研究方向,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并与日本东京大学、意大利 Padova 大学、韩国仁荷大学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本学科点的优秀硕士生可以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本硕士点指导教师:吴 彦 * 、 王宁会 * 、李 杰 * 、陈希有 * 、戚 栋、李国锋、 李 锻、 刘凤春、刘钟阳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01 现代电工理论及应用

02 电工智能检测与控制技 术

03 特种电源技术

04 脉冲功率技术

05 环境电工技术

06 静电理论与应用技术

07 绿色电能变换技术

17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3 日 语 选一

③ 301 数学 ( 一 )

④ 403 电路理论

⑤ 454 自动控制原理 ( 含现代 30%)

④⑤ 选一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代码: 014

联系人:吴老师

联系电话: 0411 - 84708560

英语语言文学 专业

本硕士点教授 8 名,副教授 6 名。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硕士研究生。通过对有关学科目前的状况及发展趋势有全面透彻的了解,他们应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并能在此基础上撰写及发表有较高质量的、有独立见解的学术论文。此外,他们应掌握至少一门第二外语并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主要有以下三个研究方向:

1. 英语语言学

本研究方向将详细介绍当代语言学理论及语言研究方法,从语音、语义、词法、句法、语篇、语用、认知等不同层面和角度对现代英语进行描述和分析,认识和探索英语语言的语言规律、句法结构、篇章结构及语用与交际原则。

2. 英美文学

本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对英美文学批评及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欣赏与解读,对英美文学主要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思潮、流派及主要作家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和批评。

3. 中西语言文化比较

本研究方向将从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视角,对中西语言文化的特点及规律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比较,从而为从事语言文化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秦明利、 汪榕培 * 、高桂珍、陈海庆、张学忠、王义静、时真妹、姜怡、姜欣、王慧莉、殷晓芳、程丽霞、 吴卓娅、 李秀英、仝益民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01 英美文学

02 英语语言学

03 中西语言文化比较

8

① 101 政治

② 二外( 217 日语 218 俄语 219 德语 220 法语 选一 )

③ 614 综合英语

④ 401 翻译(英)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本硕士点有教授 9 名,副教授 15 名,分别招收英语和日语两个专业的学生。

本硕士点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课程的学习、研究,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从事语言研究的方法,把握本学科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动态和课题,能够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研究工作,为高校和其他相关部门输送高级专业外语人才。

研究方向 分英语和日语两个部分,四个方向)。

英语部分:

1 、应用语言学:侧重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二语习得、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神经心理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词典编纂等方面的研究。

2 、翻译学:跟踪国内外翻译理论的发展,探索不同文体的翻译技巧,以及英汉语言及文化对比研究。

日语部分:

3 、应用语言学:侧重语料库语言学、网络语言资源在日语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词典编纂等方面的研究。

4 、翻译学:侧重中日翻译史、中日翻译史料研究,含中日语言对比研究。

硕士生指导教师

英语:汪榕培 * 、高桂珍、宋黎、王义静、姜怡、陈海庆、姜欣、时真妹、王慧莉、刘艾云、李荣、高鹏、张治中、吴卓娅、李秀英、刘文宇、刘卉、陈宏俊、程丽霞、钱进

日语:杜凤刚、李筱平、清水政明、孟庆荣、刘玉琴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英语部分:

01 应用语言学

02 翻译学

日语部分:

03 应用语言学

04 翻译学

25

英语部分:

① 101 政治

② 二外 (217 日语 218 俄语 219 德语 220 法语选一 )

③ 614 综合英语

④ 401 翻译(英)

日语部分:

① 101 政治

② 二外( 216 英语 218 俄语 219 德语 220 法语 选一)

③ 615 日语水平测试

④ 402 翻译与写作(日)

体育教学部

体育教学部代码: 015

联系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 0411 - 82060515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本学科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其中运动生物力学和人体测量评价与体质研究是运动人体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师 13 名,其中教授 5 名,副教授 7 名,讲师 2 名。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运动生物力学:先后承担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技攻关、国家教育部资助项目等,获国家体育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马约翰奖 1 项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人体测量评价与体质研究:先后承担教育部学生体质监测及测试手段应用、运动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体质健康测试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奖 3 项。本学科近 5 年共发表学术论文 180 余篇、学术专著 7 部、获发明专利 3 项。

本专业毕业生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金若中、孙新生、田爱华、元文学、张树山、孟昭莉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77002 运动人体科学

01 运动生物力学

02 人体测量评价与体质研究

7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3 日语 选一

③ 636 运动生物力学

④ 637 体育测量评价

③④ 选一

⑤ 489 运动解剖学

⑥ 488 运动生理学

⑤⑥ 选一

建筑艺术学院

学院代码: 016

联系人:盛老师

联系电话: 0411 - 84708530

美术学 专业

本硕士点在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工程实践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现有教授 5 人,指导教师在雕塑、公共艺术、景观环境、装饰艺术、视觉传达、新媒体艺术等方面有深入的课题研究和丰硕的成果。本硕士点设 3 个研究方向:雕塑、壁画、景观环境与装饰艺术。

雕塑研究方向有近 20 年的专业理论研究与设计创作实践,尤其在城市雕塑创造方面完成了大量国家级有影响的雕塑作品,获得多项省部级奖项,取得了业界的肯定并形成了良好的影响,雕塑方向也在积极的开创新领域,不断形成自身特色。壁画研究方向是美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美术学中的相关专业,如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民间艺术及现代印刷等艺术形式融入到自身的独特的艺术表现之中,并以东西方美术史论的理论框架为依托,突显其强烈的表达方式。景观环境与装饰艺术研究方向是美术学的专业拓展,属美术学与设计学科的交叉领域,依托艺术理论与艺术表达方式,融合当代景观环境与装饰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创新思想展开视觉艺术的应用研究。本方向有长期的研究基础与大量的研究成果。

本硕士点指导教师:齐康、姜桦、王琪、唐建、孙彪、邓威。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50403 美术学

01 雕塑

02 壁画

03 景观环境与装饰艺术

7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2 俄语 203 日语选一

③ 625 素描( 6 小时)

④ 501 泥塑( 6 小时)

⑤ 502 色彩( 6 小时)

④⑤选一

报考雕塑方向选考题④;报考壁画或景观环境与装饰艺术方向选题⑤( 1 号图纸写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专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 1988 年获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5 年获得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迄今为止,建筑系共招收 17 届研究生,毕业研究生 14 届共 100 余人。

本硕士点突出培养特色,设计与理论并重,科技与人文结合,以向社会和国家输送一流建筑设计、研究人才为己任。本硕士点下设 6 个研究方向:建筑创作与设计方法、环境行为理论及设计、公共建筑设计、本土建筑文化、建筑技术与实践、建筑历史与理论。

本专业拥有教授 7 名(含博士生导师 3 名),副教授 8 名,硕士生指导教师 15 名,师资力量雄厚。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拥有图书资料室、计算机绘图室、模型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等。

本硕士点在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践方面不断取得好成绩。近 5 年出版学术专著 20 余部,发表学术论术 100 余篇,完成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 10 余项,工程设计实践在省市设计竞赛中屡次获奖。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孔宇航 * 、陆 伟 * 、唐 建 * 、范 悦、胡文荟、胡 英

张险峰 、柳长洲、王时原、李世芬、曲敬铭、索 建

李 速、 周 博、高德宏

注 : 带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1 建筑创作与设计方法

02 环境行为理论及设计

03 公共建筑设计

04 本土建筑文化

05 建筑技术与实践

06 建筑历史与理论

34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2 俄语

203 日语选一

③ 624 建筑设计理论综合

④ 503 建筑设计( 6 小时)

考 503 号试题的考生请自备图板和 1 号图纸等绘图仪器参加考试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

本硕士点现有教授 3 名(含博士生导师 2 名),副教授 3 名, 4 位骨干教师曾留美、留日学习、交流,教学经验丰富。

本硕士点下设城市设计、城市保护与更新、城市发展研究、城市环境认知与规划四个方向,主要涉及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规划、城市历史地段环境的保护更新、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社区环境规划、城市环境认知、城市化与城市法规管理等方面。本硕士点注重在结合城市土地利用和运行机制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概念设计和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注重环境认知和场所体验基础上的更新保护研究和规划设计,注重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化问题和发展规律的研究等。

近年来,本硕士点的骨干教师在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践方面积累了很好经验,共出版学术专著 10 余部,发表学术论术 50 余篇,完成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 10 项,工程设计实践在省市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日合作、建设部等纵向科研课题研究中均取得良好成果。

城市规划硕士点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学科交叉,以及研究生完整知识结构的培养。目前社会对高层次的城市规划专门人才的需求较大,毕业生可以从事城市规划方面的设计、管理、科研等工作。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陆伟 * 、孙晖 * 、梁江、柳长洲、姜照华、蔡军

注 : 带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

01 城市设计

02 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

03 城市发展研究

04 城市环境认知与规划

8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2 俄语

203 日语选一

③ 623 城市规划历史与理

④ 504 规划设计 (6 小时 )

考 504 号试题的考生请自备图板和 1 号图纸等绘图仪器参加考试

软件学院

软件学院代码: 017

联系人:龙老师

联系电话: 0411 - 87571532

软 件 工 程 专 业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 35 所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院面向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知名企业,引进和聘用软件工程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参与教学和研究生的培养。目前软件学院已经与爱尔兰国立大学、都柏林大学、澳大利亚阿得雷德大学等高校和 IBM 公司、微软公司、 HP 公司、中软总公司、大连华信等国内外著名 IT 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院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近年来主持或参与了 973 、 863 等国家级课题 3 项、省部级课题 10 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1 项;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21 篇, EI 收录 32 篇, ISTP 收录 8 篇。

本硕士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 算法理论与分析 、 知识工程与数据挖掘 、 网络工程 、嵌入式系统。

本硕士点旨在培养实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的高层次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在培养方式上注重课程的先进性、国际性和实践性,部分核心课程采用英文教材,英语授课,强化英语应用水平。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能力;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良好的外语听说能力和进行软件开发的国际化交流能力。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李明楚 * 、王秀坤 * 、曹晓东、周宽久、孟军、牛纪桢、张宪超、田园、周勇、吴国伟、江贺

注:带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81280 软件工程

01 算法理论与分析

02 知识工程与数据挖掘

03 网络工程

04 嵌入式系统

30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③ 301 数学(一)

④ 455 离散数学与数据结

⑤ 458 离散数学与数据库原理

④⑤选一

环境与生命学院

环境与生命学院代码: 018

联系人:段老师

联系电话: 0411 - 8470808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专业

该硕士点是在生物化工学科博士点的软硬件设施基础上设立的。学科依托于生物化工 --- 辽宁省重点学科,辽宁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结合自身的学术优势,确定的学科发展目标是以基础理论研究为核心,应用开发为重点。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

1. 功能基因的克隆、表达和调控,主要研究内容是开发利用生物的特异性基因资源,研究其产物的性质、生物活性及功能、表达调控的机理及应用基础。

2. 基因工程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构件外源基因高效表达的基因工程菌株(细胞系),包括改进和创建新的转化方法,克隆有效的启动子特别是特异表达启动子,改造和构件有效的表达载体等。

3. 生物无机化学围绕含金属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金属酶、金属蛋白)的结构 --- 性质 --- 功能关系进行研究,包括生物大分子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

4. 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主要是建立和完善从动物 / 植物、微生物、海洋生物等资源中筛选和分离各类活性物质,寻求和鉴定具有药用、保健、新材料等功能的天然产物,并开展其结构、性质、生物合成过程与调节、生物活性机制等基础性研究。

学科点学术骨干几乎都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 7 人,副教授 11 人。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为:安利佳 * 、王长海 * 、徐永平 * 、修志龙 * 、白凤武 * 、 伍会健 * 、杨青 * 、贾凌云、栾雨时、包永明、李晓晖、徐品三、苏乔、姜波、李文利、赵心清、金礼吉、王静云、夏秀英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1 功能基因的克隆、表达和调

02 基因工程技术

03 生物无机化学

04 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18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③ 302 数学 ( 二 )

④ 631 基因工程原理

⑤ 633 微生物学

⑥ 634 细胞生物学

③④⑤⑥选一

⑦ 480 生物化学及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工 专业

生物化工学科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包括国家八五、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 973 项目、 86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辽宁省重中之重攻关项目、攻关项目、基金项目,大连市科技攻关项目、计划项目及企业委托重大研发、工程项目在内的 30 余项科研项目。近三年发表论文 140 余篇, SCI 收录 40 余篇。 1996 年被批准为生物化工博士点,同年又被确定为辽宁省重点学科,学科建设有辽宁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目前,生物化工学科已经形成了七大研究方向,其科学研究工作涵盖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诸多研究领域。其中:生物反应工程在利用并调控各种细胞自絮凝形成颗粒的无载体固定化细胞技术领域开展研究工作,重点是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生物质能源研究、生物材料研究及环境的生物修复研究,生物产品分离以各种基因工程产品(蛋白药物)及天然产物(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分离纯化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生物医学材料、药物制剂研究,药物工程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治疗药物的筛选及机理研究;农业生物工程的研究工作以转基因技术平台、植物快速繁殖、工厂化生产、次级代谢产物生产为主要内容;海洋生物工程集中在微藻生物技术的综合开发和海洋活性物质的研究等方面;食品与生物安全研究领域集中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生物与食品安全基础及应用研究。 1998 年生物化工学科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已经形成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生物工程技术基础研究、产业化发展输送不同层次的人才。

生物化工学科现有教职工 32 人,其中教授 8 人,副教授 13 人,讲师 10 人;具有一支团结协作、创新敬业的科研开发及教学梯队。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安利佳 * 、王长海 * 、徐永平 * 、白凤武 * 、修志龙 * 、 伍会健 * 、 杨青 * 、贾凌云、栾雨时、包永明、徐品三、李晓晖、苏乔、 姜波、陈丽杰、李文利、赵心清、 金礼吉、王静云、夏秀英、张志超(兼)、范圣递(兼) .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科目编号)

备 注

081703 ▲▲ 生物化工

01 生物反应、产品分离工程

02 农业生物工程

03 海洋生物工程

04 生物医学、药物工程

05 食品与生物安全

36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③ 302 数学(二)

④ 480 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

⑤ 484 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

④⑤ 选一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研究以及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环境科学在污染评价、预防、控制、治理和修复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实现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建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业污染防治与生态工程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是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基地、辽宁省专业学位培养培训基地。 2000~2005 年,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2 项 ( 其中重点基金项目 1 项 ) 、国际合作项目 6 项 ( 其中欧盟第五框架国际合作项目 2 项 ) 、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 (863) 项目 6 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973) 项目 3 项。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 30 余项。发表论文 210 余篇 ( 其中,在被 SCI 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 90 余篇 ) ,出版专著 5 部,获得省部级各种奖励 20 余项。保持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本学位点现有教授 9 名,副教授 3 名,讲师 4 名。

指导教师:全燮 * 、陈景文 * 、杨凤林 * 、周集体 * 、金一和 * 、吴伟 * 、许士国 * 、张树深、柳丽芬、赵慧敏、项学敏、杨卫身、乔显亮、陈硕、刘素玲、杨尚宝 ( 兼 )

注:标“ * ”者是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83001 ▲▲ 环境科学

01 污染生态化学

02 污染控制化学

03 环境生态学

04 环境微生物

13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3 日语选一

③ 302 数学 ( 二 )

④ 480 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

⑤ 484 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

⑥ 482 环境科学概论

④⑤⑥选一

欢迎化学、生物学、地学等跨专业考生报考。

环境工程

本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并设有****特聘教授岗位。具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环境工程专项设计证书 ( 甲级 ) ”。近年来完成一百余项环境工程设计项目,承担 20 余项国家、省市级各类科研计划项目。该学科与国际知名院校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完成国际合作项目 20 余项。本学科在化工技术、生物技术、膜技术、电工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并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建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业污染防治与生态工程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是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基地、辽宁省专业学位培养培训基地。 2000~2005 年,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2 项 ( 其中重点基金项目 1 项 ) 、国际合作项目 6 项 ( 其中欧盟第五框架国际合作项目 2 项 ) 、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 (863) 项目 6 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973) 项目 3 项。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 30 余项。发表论文 210 余篇 ( 其中,在被 SCI 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 90 余篇 ) ,出版专著 5 部,获得省部级各种奖励 20 余项。保持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本点现有教授 15 名,副教授 11 名,讲师 6 名。

硕士点指导教师:杨凤林 * 、周集体 * 、全燮 * 、陈景文 * 、李新勇 * 、李爱民 * 、王栋 * 、马孝江 * 、吴彦 * 、高希彦 * 、张树深、赵雅芝、张爱丽、柳丽芬、张兴文、赵慧敏、张捍民、王竞、项学敏、黄丽萍、张耀斌、杨卫身、陈硕、乔显亮、曲振平、曲媛媛、刘素玲、李国峰、李杰、李锻、赵玉清 ( 兼 ) 、李光浩 ( 兼 ) 、陈国华 ( 兼 )

注:标“ * ”的是博士生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83002 ▲▲ 环境工程

01 环境污染控制工程

02 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

03 环境监测技术

54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3 日语选一

③ 302 数学 ( 二 )

④ 480 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

⑤ 483 环境工程原理

⑥ 484 物理化学与物理化学实验

⑦ 486 化工原理及化工原理实验

④⑤⑥⑦选一

欢迎化学、化工、水文学及水资源等跨专业考生报考。

工业生态与环境规划

本学科具有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 ( 甲级 ) ”。近年来完成 60 多项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与生态规划项目。与国际知名院校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完成国际合作项目 10 余项。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建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业污染防治与生态工程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是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基地、辽宁省专业学位培养培训基地。 2000~2005 年,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2 项 ( 其中重点基金项目 1 项 ) 、国际合作项目 6 项 ( 其中欧盟第五框架国际合作项目 2 项 ) 、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 (863) 项目 6 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973) 项目 3 项。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 30 余项。发表论文 210 余篇 ( 其中,在被 SCI 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 90 余篇 ) ,出版专著 5 部,获得省部级各种奖励 20 余项。保持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本学科培养: (1)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系统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获得良好科学研究的训练; (2) 通晓产业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能够应用这些原理进行生态与环境规划、管理工作; (3) 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系统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环境与生态领域从事规划、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点现有教授 9 名,副教授 2 名,讲师 2 名。

硕士点指导教师:杨凤林 * 、全燮 * 、周集体 * 、陈景文 * 、吴伟 * 、李新勇 * 、王子彦 * 、张树深、项学敏、乔显亮、刘素玲、杨尚宝 ( 兼 )

注:标“ * ”的是博士生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83020 ▲▲★ 工业生态与环境规划

01 环境管理

02 工业生态学

03 环境评价与规划

14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203 日语选一

③ 302 数学 ( 二 )

④ 483 环境工程原理

⑤ 482 环境科学概论

④⑤选一

欢迎化学、生物学、地学、管理学等跨专业考生报考。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本硕士点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隶属环境学院部分。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个大的交叉学科,在环境与生命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的是利用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解决医学领域的问题。包括以下 4 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1. 用于治疗疑难病症的特异性血液净化吸附材料的研制。包括载体骨架的设计、合成,特异性吸附功能基团的筛选,合成工艺的优化,血液相容性的研究,动物及临床实验等;

2 .以仿生分子合成为基础的新型生物医学吸附材料的研究。包括仿生合成技术的研究,以仿生分子为功能基的生物医学吸附材料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研究,以及新型生物医学诊断试剂、靶向药物合成及智能药物缓释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3 .新型药物制剂的研究。以多肽、酶和中药有效成分的新型制剂为研究对象,以控释或缓释为研究目标,着重研究新型制剂材料和制备过程;

4 .肿瘤分子生物学。

硕士点指导教师: 安利佳 * 、 伍会健 * 、贾凌云、包永明、李文利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83100 ▲ 生物医学工程

( 隶属环境与生命学院 )

01 生物医学吸附材料

02 新型生物制剂

03 肿瘤分子生物学

5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③ 301 数学(一)

④ 484 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

⑤ 480 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

④⑤ 选一

作物遗传育种 专业

学科点致力于发展我国作物遗传育种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事业。近三年来,学科点先后承担了国家 863 项目“无载体转基因育种平台技术”、“近海滩涂耐盐碱作物育种”,辽宁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植物基因工程关 键 技术研究”等重大项目 6 项。

目前本学科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1. 抗逆育种与品种改良,主要研究抗盐碱、抗旱、抗霉、抗病虫作物育种的分子机理及选育抗旱、抗盐碱等作物新种系。

2. 基因工程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内容是根据作物育种目标,人工改造分离的目的基因,通过各种遗传转化途径,把目的基因 ( 如大豆 ACC 合成酶基因、植酸酶基因、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等 ) 导入到作物中,从而定向地改良经济作物;重点是无载体、无标记的基因工程转化技术。

3. 基因工程应用基础: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某些植物重要性状产生的分子机理,分离与克隆重要功能基因(抗病、抗虫、耐盐、次生代谢产物关键酶等基因),研究克隆和改造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建立和完善某些重要作物的遗传转化体系,探索转基因植株的筛选及检测策略,为作物基因工程育种提供有效基因、调控元件及合理可行的技术路线。

硕士点指导教师有:安利佳 * 、王长海 * 、栾雨时、徐品三、苏乔、夏秀英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

01 作物抗逆育种与品种改良

02 基因工程在育种中的应用

03 基因工程应用基础

5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③ 302 数学 ( 二 )

④ 631 基因工程原理

⑤ 634 细胞生物学

③④⑤选一

⑥ 480 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

经济系代码: 020

联系人:宿老师

联系电话: 0411 - 84707427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模式、环境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环境经济政策、自然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本硕士点的师资队伍由 3 名教授(其中 2 名博士生导师)和 2 名讲师组成,部分教师具有在国外留学、从事国际合作研究或进行学术交流的经历,与国外许多学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较广泛的联系。

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是本硕士点教师追求的目标。近 3 年,共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 项,国家 863 资助项目 1 项,省部级项目 10 余项,国际合作项目 2 项,以及数十项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研究的课题;获各级政府科技进步奖 9 项,出版专著、译著 10 部,发表论文 150 余篇。

本硕士点旨在为企业、学术研究机构、咨询公司和政府部门培养高级环境经济分析和管理人才。在培养方式上,注重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培养目标,部分核心专业课程采用英文教材、英文授课。通过系统组织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和企业咨询项目,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原毅军 * 、刘凤朝 * 、逯宇铎 * 、陈艳莹、 丁永健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1 环境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

02 环境经济政策研究

03 产业生态系统分析

04 城市可持续发展

05 人力资本的价值评估

9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③ 303 数学(三)

④ 477 经济学基础

欢迎经济学、哲学、理学、管理学、法学、工学门类各专业外语、数学和语文基础好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金融学专业

金融学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资源的时间配置的学科,它的核心问题是研究资本和资产的配置效率,为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的金融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本学科硕士点拥有一支以博士生导师为带头人,以中青年专家为骨干的,学术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综合素质好的导师队伍。目前共有教授 2 人,副教授 4 人,讲师 1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1 人,硕士生导师 6 人。部分教师具有在国外留学、从事国际合作研究或进行学术交流的经历,与国内、外许多学校、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建立了较广泛的联系。

本学科硕士点分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信息管理”、“证券分析与投资组合”、“公司金融”、“国际金融”等 5 个研究方向;已培养“金融学”导师制研究生 50 余人,招收金融信息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 2 届。近 3 年, 主持国家和省部委科研项目 20 多项,其 中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 4 项,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 2 项,国际合作项目 5 项。获省市科研奖 6 项,出版学术专著 2 部,译著 4 部,教材 6 部,发表论文 150 余篇,主持或参加十几项企业咨询课题。

本学科硕士点与西方金融理论研究特色接轨,注重金融风险研究,加强金融模型 与方法研究,旨在为企业、金融机构、咨询公司和政府培养实用人才。在培养方式上,注重课程设置规范化与国际化,增设了经济学研究方法、时间序列分析等基础课程,部分核心专业课程采用国外原版教材、英文授课。同时,系统组织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和企业咨询项目,培养学生独立而高素质的科研能力和综合才能。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 原毅军 * 、 金镝、兆文军、梁 艳、黄飞雪、任曙明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20204 金融学

01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02 金融信息管理

03 证券分析与投资组合

04 公司金融

05 国际金融

10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③ 303 数学(三)

④ 477 经济学基础

欢迎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门类各专业外语和数学基础好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产业经济学专业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产业组织理论和实践问题、产业市场的分析方法、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区域布局,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针对行业特征制定经营战略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产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产业经济学硕士点的师资队伍由一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高素质中青年教师组成,其中教授 4 名,副教授 2 名,博士生导师 2 名,部分教师具有在国外留学、从事国际合作研究或进行学术交流的经历,与国外许多学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较广泛的联系。

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是本硕士点教师追求的目标。近 5 年,共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 项,国家 863 资助项目 1 项,省部级项目 20 余项,国际合作项目 2 项,以及数十项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研究的课题;获各级政府科技进步奖 12 项,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 20 部,发表论文 300 余篇。

本硕士点旨在为企业、金融机构、咨询公司和政府部门培养高级产业经济分析和管理人才。在培养方式上,注重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培养目标,部分核心专业课程采用英文教材、英文授课。通过系统组织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和企业咨询项目,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原毅军 * 、刘凤朝 * 、金镝、逯宇铎 * 、梁艳、任曙明、陈艳莹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20205 产业经济学

01 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02 企业战略与组织创新研究

03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研究

04 产业发展规划理论与方法

05 区域性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

15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③ 303 数学(三)

④ 477 经济学基础

欢迎经济学、哲学、理学、管理学、法学、工学门类各专业外语、数学和语文

基础好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国际贸易学专业

国际贸易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企业国际化经营、国际商务与全球营销、国际贸易风险分析与规避,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国际贸易学硕士点的师资队伍由一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高素质教师组成,现有教授 2 名(其中博导 2 名),副教授 2 名,部分教师具有从事国际合作研究或进行学术交流的经历,与国外许多学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较广泛的联系。

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是本硕士点追求的目标。近 3 年,共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 项,省部级项目 11 项,国际合作项目 3 项,以及 60 余项企业咨询课题。近 3 年来,通过鉴定的科研课题已达 6 项,获各级政府科技进步奖 9 项;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 20 余部,发表论文 300 余篇, SCI 、 EI 、 ISTP 收录 26 篇

本硕士点培养在全球化背景下精通国际经济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在培养方式上,注重课程设置的国际化,部分核心专业课程采用英文教材、英文授课。通过系统组织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和企业咨询项目,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侯铁珊 * 、逯宇铎 * 、宿长海、黄飞雪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1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02 企业国际化经营

03 国际商务与全球营销

04 国际贸易风险分析与规避

10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③ 303 数学(三)

④ 477 经济学基础

欢迎经济学、哲学、理学、管理学、法学、工学门类各专业外语、数学和语文基础好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 专业

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是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的一个二级学科点,主要研究经济系统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方法,以及经济系统的复杂性问题。

该硕士点的师资队伍由一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高素质教师组成,现有教授 4 名(其中博导 3 名),副教授 1 名,部分教师具有在国外留学、从事国际合作研究或进行学术交流的经历,与国外许多学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较广泛的联系。

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是本硕士点追求的目标。近 3 年,共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 项,国家 863 资助项目 1 项,省部级项目 12 项,国际合作项目 3 项,以及 50 余项企业咨询课题。通过鉴定的科研课题已达 8 项,获各级政府科技进步奖 9 项;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 20 余部,发表论文 200 余篇。

本硕士点培养从事经济系统分析、预测和管理的经济管理人才。在培养方式上,注重课程设置的国际化,部分核心专业课程采用英文教材、英文授课。通过系统组织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和企业咨询项目,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原毅军 * 、刘凤朝 * 、侯铁珊 * 、金镝、兆文军

注:标“ * ”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120123 ▲▲★ 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

01 动态经济系统分析方法

02 经济系统复杂性研究

03 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

04 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研究

05 区域经济系统与科技创新

7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③ 303 数学(三)

④ 477 经济学基础

欢迎经济学、哲学、理学、管理学、法学、工学门类各专业外语、数学和语文基础好的本科毕业生报考。

高科技研究院

高科技研究院代码: 021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 0411 - 84706100

大连理工大学高科技研究院( College of Advanced Science & Technology, 简称 CAST )成立于 2002 年 3 月 18 日。高科技研究院是大连理工大学创办的一个以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国际国内 的交流与合作为重要模式、参与或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培养高水平研究人员的重要基地。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支持下,瞄准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围绕学校的建设目标,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在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不断开拓、创新。
  目前,高科技研究院已有教授、副教授 17 人,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空间科学与航天技术、聚变能源与等离子体科学、计算科学与纳米科技、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精算学与金融工程等。
  高科技研究院成立以来,承担和参与了国家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真核生物学、现代物理学中的若干重大问题、新型半导体红外探测器的研制等国家重大科学计划和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参与国家一系列计划开展的重大科学工程,如新一代航天器的电推进系统、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 ITER )、国家日地空间科学研究等的前期工作。在聚变能源以及空间科学与航天技术等方面已建立校级创新研究团队,在计算科学与纳米科技方向形成了 一支以青年教授、副教授为主的研究队伍,在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前沿已形成了一定的多学科研究力量。目前, 高科技研究院 正在着重培养交叉学科领域中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包括外国留学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
   该院指导教师:王晓钢 * 、赵纪军 * 、唐一源 * 、秦学志 * 、王军 * 、王天明 * 、 薛东峰 * 、 宋鹤山 * 、衣学喜 * 、郭旭 * 、 陈宇综 * 、 贺明峰、刘伟、刘悦、陈茂笃、田东旭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70104 应用数学

01 生物信息学

02 数学建模与仿真

2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③ 611 数学分析

④ 404 高等代数

070201 理论物理

01 量子器件与量子控制

02 量子信息学

2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③ 612 数学物理方法

④ 409 量子力学

⑤ 412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④⑤选一

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

01 核聚变能源科学

02 空间与天体物理

2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③ 301 数学(一)

④ 612 数学物理方法

③④任选

⑤ 410 电动力学

⑥ 412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⑤⑥任选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1 计算数学

02 纳米结构与纳米器件

03 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

04 极端条件下的凝聚态物质模拟

2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③ 301 数学(一)

④ 612 数学物理方法

③④选一

⑤ 409 量子力学

⑥ 412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⑤⑥选一

070304 物理化学

01 计算化学

02 生物大分子模拟

03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③ 302 数学(二)

④ 484 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

087127 金融工程

01 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

02 企业投融资决策的金融工程方法

03 决策与风险评估

2

① 101 政治

② 201 英语

③ 301 数学 ( 一 )

④ 470 微观经济学

⑤ 474 财务管理学

⑥ 476 管理学

⑦ 478 技术经济学

④ ⑤ ⑥⑦ 选一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