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机械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泽武

大连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4


王泽武
院系:化工机械学院
办公电话:**
电子信箱:wangzewu@dlut.edu.cn
更新时间:2015-11-16
其他专业:无



个人简介
学习简历:
2004年03月~2007年06月,华中科技大学,工程计算与仿真研究所,博士
2001年09月~2004年06月,武汉工程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硕士
1997年09月~2001年06月,武汉工程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士

工作履历:
2015年04月~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 化工机械与安全学院 党支部书记兼副院长
2012年12月~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
2010年03月~2015年03月 大连理工大学 化工机械学院党支部书记
2010年07月~2010年12月 香港理工大学副研究员
2008年07月~2008年12月 香港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
2007年07月~2012年11月 大连理工大学讲师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纵向课题:
[6] 功能梯度材料压力容器结构强度设计新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2011-2013。
[5] 复合钢板压力容器在热力耦合作用下力学行为及结构强度统一理论模型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负责人,2011-2012。
[4] Damage modelling of bone using multi-level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香港课题),主要参与人,2010。
[3] Damage analysis of laser rapid freeformed functionally graded biomaterial using hierarchical parameterized finite element approach(香港课题),主要参与人,2008。
[2] 大型袋式除尘器结构安全技术的研究(863子项目),参与人,2006。
[1] 扁管壳式换热器的性能研究与开发,湖北省省教委立项课题,主要参与人,2004。

横向课题:
作为主要完成人,从事过大型挤压机芯轴疲劳断裂问题分析、废热锅炉管板热力耦合应力分析;大型绕管式换热器薄管板设计;聚乙烯反应器振动分析;非标曲面管板型式开发与分析设计;含大量裂纹缺陷的吸附器合于使用评价;吸附塔超标错边安全分析;燃气锅炉管板裂纹分析;还原炉炉筒强度、稳定性、底盘挠度、法兰连接刚度分析;大型无缝环形零件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铝电解槽三维热力场分析;等。另外,作为项目参与人,近年来参与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F基础科研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企业横向课题20余项。

硕博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方向一:新型材料压力容器热力耦合行为与强度设计
方向二:基于损伤力学过程装备风险评估与安全评定

教学课程:
本科生:弹性力学与有限元、压力容器设计、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
研究生:压力容器分析设计、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工程评估(工程班)

出版著作和论文
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共57篇,外文18篇,SCI收录7篇,EI收录15篇。

国外期刊论文:
[12] Z.W. Wang, Q.Zhang,L.Z.Xia,J.T. Wu, P.Q. Liu.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 of Pressure Vessels With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 Coating.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 Technology Transactions of the ASME,2016.138(011201):1-10.
[11]Z.W. Wang, L.Z. Xia, H.X. You, P.Q. Liu and G.J. Zhang.Progressive damage analysis of full-wrapped composite gas cylinder under overload condition and prediction of its bursting pressure.Strength, Fracture and Complexity. 2015(9):175-185.
[10] C. Y. Tang, Z. W. Wang, C. P. Tsui*, Y.F. Bai, B.Gao, H. Wu. Damage Modeling of Degradable Polymers Under Bulk Erosion.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128(5):2658–2665, 2013(SCI, EI).
[9] C.Y. Tang, C.P. Tsui*, W. Lin, P.S. Uskokovic, Z.W. Wang. Multi-leve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 progressive damage behavior of HA/PEEK composite porous structure. Composites: Part B, 55:22-30,2013(SCI, EI).
[8] Q. Zhang, Z.W. Wang, C.Y. Tang, D.P. Hu, P.Q. Liu, L.Z. Xia.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thermo-mechanical stresses in a multilayered composite pressure vessel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closed en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s and Piping, 2012, 98: 102-110(SCI, EI).
[7] C.Y. Tang, C.P. Tsui, L. Wei and Z.W. Wang. Damage analysis on a graded porous biocomposite structure under flexural load using FEM. Strength, Fracture and Complexity,2012,7:241-252 (EI).
[6] C.Y. Tang, Y.F. Ng, Z.W. Wang. Parameter optimization for the visco-hypere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of tendon using FEM. Bio-Medic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11, 21: 9-24. (SCI/EI)
[5] Z.Q. Lian, C.Y. Tang, Z.W. Wang. Progressive damage modeling of porous composite materials by multi-scale finite element method. Journal of the Serbian Society for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2011, 5(1):78-88.
[4] Z.W. Wang, J.P. Fan, D.P. Hu, etc. Complete modeling and parameter optimization for virtual ring roll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2010, 52:1325-1333. (SCI/EI)
[3] Z.W. Wang, C.Y. Tang. Comments on viscoelastic studies of human subscapularis tendon: Relaxation test and a Wiechert model. 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 2009, 96(3):234-235. (SCI/EI)
[2] Z.W. Wang, C.Y. Tang, C.P. Tsui, etc.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graded porous tubular structures. Journal of the Serbian Society for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2008, 2(2): 80-90.
[1] Z.W.Wang, S.Q. Zeng, X.H. Yang and C. Wang. The key technology and realization of virtual ring rolling.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7, 182: 374-381.(SCI/EI)

国内期刊论文:
[25]王泽武,李耀宙,夏良志,孙佳琳.圆筒形薄壳热屈曲临界温度理论解及修正.机械强度,2016,38(3).
[24] 李耀宙,王泽武,夏良志,陈鲲鹏.圆筒形薄壳热屈曲临界温升一般表达式构建. 化工设备与管道,2014,51(6):1-4.
[23] 刘培启,徐思远,王泽武,刘胜,胡大鹏.偏角对气波制冷机制冷效率的影响及预测.化工学报,2014,65(11):4271-4279( EI).
[22] 徐巧莲,邹久朋,王泽武,张礼鸣,刘润杰,胡大鹏.CCD图像传感器在外压容器失稳实验的应用.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4):27-29.
[21] 张国晋,王泽武,胡大鹏. 换热器浅球面非标薄管板分析设计. 化工设备与管道,2013,50(6):5-9.
[20] 徐君臣, 王泽武, 银建中.双平板封头结构的焊接残余应力有限元模拟. 压力容器, 2013,30(9):31-38.
[19] 郭 丹,王恩俊,武锦涛,王泽武,银建中.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工艺关键设备.当代化工,2013,42(7): 912-916.
[18] 徐君臣,王泽武,银建中. 带夹套平板封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及优化.压力容器, 2013,30(1):31-35.
[17] 徐君臣,王泽武,银建中.化工设备中体与面结构连接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化工设备与管道,2012,49(6):12-17.
[16] 张龙,王泽武. 椭圆形封头冲压成形壁厚减薄量精确计算与参数寻优. 化工设备与管道,2012,49(1):5-8.
[15] 张骞,王泽武,胡大鹏,高淑娟,刘培启.多组分材料球形容器热力耦合应力分析与组分设计.压力容器 ,2012,29(3): 1-6.
[14] 徐巧莲,邹久朋,王泽武,等.设计型外压容器失稳实验研究.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5):24-27.
[13] 王泽武.航空发动机环形锻件成形制造过程有限元仿真.航空制造技术,2009,20:68-71.
[12] 王明国,王泽武,杨帆,等.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厚壁圆筒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强度分析.压力容器,2009,26(12):23-27.
[11] 王泽武,蒙培生,曾青,易小兵.铝电解槽三维热力场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29(9):948-952. (EI)
[10] 王泽武,袁海伦,曾青,王乘.大型锥形环件成型制造新工艺及数值模拟研究.核动力工程,2007,8(2):69-72. (EI)
[9] 袁海伦,王乘,王泽武,等.法兰环件轧制过程三维动态数值模拟.矿山机械,2007,35(4):131-133.
[8] 袁海伦,王乘,王泽武,等. 斜L 形异形截面环件轧制过程三维动态数值模拟.矿山机械,2007,35(1):128-130.
[7] 袁海伦,王泽武,曾青,王乘.环件轧制过程三维动态数值模拟.重型机械,2006.2:43-46.
[6] 曾淑琴,任波,李利军,王泽武.环件轧制有限元仿真控制模型的研究及实现.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6.5:76-79.
[5] 袁海伦,王泽武,曾青,王乘.异形截面环件虚拟轧制及其工艺优化.塑性工程学报,2006.6:15-18. (EI)
[4] 喻九阳,王泽武,冯兴奎.单弓形折流板开孔实验研究.石油化工设备, 2004.33(2):4-6.
[3] 喻九阳,王泽武,冯兴奎. 扁管管束结构优化实验研究. 石油化工设备, 2004.33(5): 14-17.
[2] 喻九阳,王泽武,冯兴奎. 扁管管束壳程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4.26(3): 61-63.
[1] 王泽武,喻九阳,冯兴奎.扁管管内传热性能实验研究.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3.25(4):71-74.

国际会议论文:
[6] Z.W. Wang, Q. Zhang, L.Z. Xia, J.T. Wu, P.Q. Liu. Stress Analysis and Parameter Optimization of an FGM Pressure Vessel Subjected to Thermo-mechanical Loadings. Procedia Engineering 00 (2015) 000–000.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essure Vessel Technology (Shanghai).
[5] Z.W. Wang, S.J. Gao , J.Z. Yin, J.T. Wu, Q.L. Xu. Design by analysis of elastic-plastic buckling in external pressure vessels using FEM.2012,ICPVT-13:1-8.(英国伦敦)
[4] Z.W. Wang, Q. Zhang, L.Z. Xia and D.P. Hu.Exact Solution of Axial Stress for a Multilayered Pressure VesselSubjected to Mechanical and Thermal Loads.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2,197:185-189 (EI).
[3] Z.W. Wang, S.J. Gao, Q. Zhang, etc. Distributi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of an FGM pressure vessel.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320:404-409. (EI)
[2] J.T. Wu, Y.Q. Dai, Z.W. Wang, etc. Study on the Heat Transfer in Granular Materials by DEM.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33-235:2949-2954. (EI)
[1] Z.W. Wang, S.Q. Zeng, X.H. Yang and C. Wa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eforming manufacture process for automobile rear axle bevel gear blank.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6(S1):143-146. (EI)

国内会议论文:
[7]王泽武,李志义.“过程机械与实验”精品资源共享课及慕课建设实践.第十三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论文集,2015,南昌.
[6] 王泽武,李志义,银建中,毕明树. “过控”专业压力容器系列课本硕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培养实践.第十三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论文集,2013,青岛.
[5] 王泽武.PBL教学模式在“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研究生课程中教学实践. 2013年大连理工大学首届研究生教育教学研讨会优秀论文,2013.
[4] 王泽武,张国晋.基于ANSYS 平板封头加筋结构设计. 2013 ANSYS 中国用户大会.
[3] 参加“工程结构的疲劳、断裂与可靠性分析高级讲习班”,四川成都,2012.10
[2] 高淑娟,王泽武. 超临界流体沉积法制备功能梯度材料机理研究. 第十二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论文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247-249.
[1] 张亮,王泽武,刘培启.复合钢板压力容器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强度分析. 第十二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论文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365-368.

教学教育研究论文:
[7] 王泽武,银建中,武锦涛,刘培启. PBL教学模式在“弹性力学与有限元”课程中教学实践.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2:18-20.
[6] 王泽武.理科思维融入工程学科课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2:70-73.
[5] 武锦涛,刘凤霞,魏炜,王泽武,代玉强.专业认证中的数据解读.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2:1-3.
[4] 王泽武,李志义.“过控”专业“容器”课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实践.第十二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论文集,2011,168-169,大连.
[3] 徐巧莲,邹久朋,刘润杰,王泽武,张礼鸣.基于应变判据的外压容器失稳教学实验改革实践. 第十二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论文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56-157.
[2] 徐巧莲,邹久朋,魏炜,王泽武,朱彻.应变测量技术多样化实验教学模式实践与探讨. 第十二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论文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58-159.
[1] 武锦涛、银建中、刘凤霞、魏炜、王泽武,解读专业认证中的数据分析. 第十二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论文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9-11.
教改项目:主持大连理工大学教改项目2项,参与国家质量工程、省部级、学校级教改项目5项。

工作成果(奖励、专利等)
[14] 获2014年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2014。
[13] 获2014年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4。
[12] 获2014年学部“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所在支部获得“先进党支部”,2014。
[11] 获2013年大连理工大学首届研究生教育教学研讨会优秀论文奖,2013。
[10] 获2013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五,2013。
[9] 获2012年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五,2012。
[8] 获2013年校教学质量优良奖,2014。
[7] 获2012年校教学质量优良奖,2013。
[6] 获2011年校教学质量优良奖,2012。
[5] 所负责支部获得学部优秀党支部、学校优秀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支部,本人获得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2010~2012。
[4]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二等奖,2011。
[3]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二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2010。
[2] 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10。
[1] 宝钢教育奖学生奖,2006。

在读学生人数
5

相关话题/化工 机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