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辽宁科技大学学科及导师简介(2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7-05-17


李丽华,女,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94年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同年被分配到鞍钢设计研究院工作;2001年考入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008年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同年到辽宁科技大学化工学院任教;2011年起进入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末博士后出站;现任辽宁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副教授。从事水污染治理及控制应用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环境生物工程技术、环境功能材料的开发及高级氧化技术。近年来参与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水体污染治理与科技治理重大专项课题、中法国际合作项目、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科技大学校内重点科技创新项目等。曾先后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Technology、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环境科学及中国环境科学等国际、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与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及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杨海明,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09-2003.06攻读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09-2006.06年攻读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06辽宁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环境系任教;2008.04-2011.03攻读日本埼玉工业大学物质科学工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04-2011.03日本化学学会会员;2011.04-2012.03受聘为日本埼玉工业大学先端技术研究所特别研究员,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担任第五届国际环境经济和技术研讨会(ISEET-2012)会务组秘书;2012.04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环境系任教;2014.06晋升副教授,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水污染控制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电化学、低温等离子体、纳米催化材料等。主要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1项,辽宁科技大学校青年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2项、辽宁省科技厅项目2项。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环境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等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5篇、EI收录3篇。2011年度日本埼玉工业大学学术论文奖及奖励金1次;2012年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2012年获得鞍山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2013年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2013年获得鞍山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2014年获评 ‘辽宁科技大学2012-2014年度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十一、岩土工程
(一)岩土工程学科简介
岩土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的二级学科,是运用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解决各类工程中关于岩石、土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本学科历经十多年建设,在岩土工程数值模拟理论与应用、岩土加固新理论与新技术、岩土工程信息化设计与施工、岩土体工程性质与稳定性、地质灾害预测预警与防治、地基处理与地基基础等研究领域形成了较强的优势和特色。本学科的学术队伍阶梯结构比较合理,总体学术水平较高,目前本学科拥有硕士生导师11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2名,承担了如矿山开采、尾矿坝监测,采场边坡监测、深基坑监测和支护、排土场监测等技术服务。纵向和横向科研究项目经费年均近千万元,部分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本学科的建设历来有结合工程实践的需要从事应用科学研究的明显特点,所获成果大多既可推动学科理论的发展,又能直接用于为生产实践服务。目前学科与企事业单位建立有广泛的联系,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重大工程的建设和研究工作。
(二)导师简况
1、岩土工程数值仿真分析、边坡工程方向:
张国建,采矿学科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博士后,副校长。1982年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2004年北京科技大学采矿工程博士毕业,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7年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2002年起与东北大学联合指导博士生,2010年被评为二级教授。
多年的科研实践,形成了“采矿工程优化与数值模拟” 、“崩落采矿法采矿工艺优化研究”等稳定的研究方向,承担国家、省、部等科研课题15项,其中主持原冶金部基金项目“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崩落矿石形态和效果的研究(1995)”等研究课题8项。主持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崩落体研究与应用”等7个项目已通过省部级技术鉴定,其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获省、市科技进步奖7项,为国家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8人、博士研究生5人。
曾荣获鞍山市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鞍山市优秀教师,鞍山市园丁创业能手,鞍山市第一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辽宁省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1993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终身),1998年荣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现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采矿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东北分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冶金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郭连军,1985年毕业于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教授,副校长。分别于1993年、1996年获得东北大学硕士、博士学位,2001年获得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分别于德国海德堡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进修培训。曾任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科技处处长、副校长。
长期致力于爆破工程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在矿山爆破优化设计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曾出版学术专著《爆破专家系统理论与实践》,主编出版了《矿冶概论》,并被评为省级精品教材。所教授的《爆破工程》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级精品课程。曾主持完成了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近十余项和十余项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获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鞍山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各一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ISTP、EI收录多篇,并有两篇论文分别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和中国工程爆破协会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鞍山市优秀教师,曾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现为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学会东北分会理事,辽宁省区域经济研究会理事,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鞍山市青联常委。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