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扬州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机械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扬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12-19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机械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机械工程领域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能够胜任大、中型企业机械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及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工科教育、行政机关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和“三个面向”的时代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科研作风,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夯实基础,强调实践,重在应用。掌握机械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与管理知识,掌握解决该工程领域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技术手段。具有综合应用先进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该工程领域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从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能力;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具备阅读本领域外文资料及初步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本领域设置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等7个研究方向,详见表1。

  三、培养方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或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方式。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人员采取进校不离岗、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职学习,不脱离现职和生产实际,课程学习实行弹性学分制。

  1.双导师制

  工程硕士生的培养采用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方式。校内导师由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学校聘任企业中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校内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个人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活动等工作的组织协调。校外导师协助校内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及其相关的工程设计、技术改造、试验研究和论文撰写等环节的指导工作。导师应教书育人,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研究生要尊敬师长,虚心学习,博采众长,积极进取。

表1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机械工程领域)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本方向的研究范围及内容

  1.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

  主要从事CAD/CAPP/CAM集成技术、数字化制造、企业信息化、虚拟制造技术、敏捷制造技术、并行工程等技术的研究

  2.机电系统与机电控制

  数控技术、数控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工程、机电系统控制、磁悬浮技术、模糊控制、智能控制等技术研究。

  3.机电一体化及CAD

  主要是探讨集机械、电子和微电脑控制于一体的产品对象的设计技术、开发技术和控制技术。

  4.现代机械设计与分析方法

  从事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可靠性设计、绿色设计、工程分析与测试等技术的研究。

  5.机器人机械学与机器人技术

  主要从事机器人机械学、机器人的控制理论与应用、机器人的机械系统与功能部件的设计、工业自动化装置的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6.现代特种加工新技术

  从事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电火花加工CAD/CAM软件、快速原型技术、表面改性等技术的研究。

  7.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

  主要从事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及方法、农业机械测试理论与方法、农业机械与高新技术的对接和交叉技术的研究。

  2.课程学习与工程实践并重

  工程硕士研究生既要深入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本专业的专门知识,又要通过学位论文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胜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特别要结合研究生所从事的领域加强工程实践,重视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3.产学研联合培养

  工程硕士研究生采用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方式,即在校内修读课程学分,到“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自身优势和特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按规定修满课程学分、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和论文工作,并通过论文答辩,方可毕业。在校集中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三类,同时必须完成必修环节。本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最低学分要求为3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7学分,必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7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二。

  六、培养环节

  1.个人培养计划

  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严格按照本培养方案填写《扬州大学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经学科及培养单位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案。培养计划应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应根据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基础条件、研究方向等具体情况,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制定出具有特色的培养计划。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对研究生毕业和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依据。培养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如需变动,须经批准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2.课程学习

  为使工程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必须十分重视课程学习,特别是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的学习。课程学习可根据课程性质采取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任课教师应着重引导阅读、启发思维和训练写作,并尽可能地进行实践教学,着重培养他们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跨专业入学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3门与现专业方向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通过考试,成绩需合格,不记学分。

  3.文献阅读

  文献阅读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硕士生

  附表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机械工程领域)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时间

备 注

学位课程

  自然辩证法

2

公休假期

  基础外语

4

秋+春

公休假期

  专业外语

1

  工程应用数学

4

公休假期

  机械系统控制工程

3

  自动化制造系统

3

小 计

17

专业必修课程

  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

2

  机电设备计算机控制

2

  基于UG的CAD/CAM技术

2

  工程动态测试与分析

2

小 计

8

专业选修课程

  计算机应用类课程

2

专业选修课程可根据研究生从事的行业另外补充

  行业发展概论(待定)

2

  技术经济学

2

  现代企业信息管理

2

  智能工程

2

  现代数控应用

2

  机电一体化原理及应用

2

  微机接口技术

2

  机械振动理论

2

  有限元分析

2

  现代表面工程

2

  制造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2

小 计

7

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1

参加学术讲座不少于5次

  论文工作中期报告

1

  参加学术讲座

1

小 计

3

总 计

35

  的知识面、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

  相关学科的动态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硕士研究生必须较广泛地阅读中外文文献,并以外文文献为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总阅读量应不少于10-15万英文词。

  4.学术活动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必须参加5次以上与机械工程领域相关的校内外学术活动,并至少主讲1次学术报告。具体办法参见《扬州大学关于建立研究生学术报告会制度的意见》。

  七、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

  学位课程、必修课程考核主要以考试方式进行,选修课程考核以考试或考查方式进行。所有课程考核一律以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2.学术活动考核

  研究生填写《扬州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表》,按学期送交学院研究生教务员审核并存档。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情况由学院考核,合格者方能毕业。

  3.中期考核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在第四学期组织中期考核。一般在修满学位课程学分和必修课程学分后,结合论文开题工作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具体办法详见《扬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

  八、学位论文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或设计)工作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可少的一环。通过学位论文(或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可使工程硕士研究生得到全面基础训练,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独立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以利于他们为国家和所在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或设计)内容一般应包括:文献阅读、选题调研及其报告撰写、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或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改造与开发等)以及论文(或设计报告)撰写与论文答辩等环节。其中有的环节可视选题与实际要求不同有所取舍。每个环节必须在双导师的联合指导下进行。

  1.选题

  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广泛查阅和收集,建立较为系统和完备的文献资料和研究资料两个基础平台,确定具体研究课题。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要求论文选题直接来源于工程或生产实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鼓励论文选题的交叉性、综合性和系统性。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意义,防止使论文变成单纯的科研生产任务的工作总结报告。

  2.开题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成果;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结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等。开题报告应在学科范围内公开宣讲,并广泛征求意见。开题的准备工作在第三学期进行,第四学期提交开题报告与论文工作计划。

  3.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或设计)可以是一个完整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课题研究论文,可以是技术攻关或技术改造专题论文;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因此工程硕士论文的提交形式有两种:(1)结合工程项目的研究论文;(2)工程设计及其分析研究报告。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或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准备和写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论文要求理论正确、思路清晰、文献详实,对所研究专业和方向的最新成就有所了解,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并在该研究方向上有新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或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应能体现研究与撰写者应用所学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书写必须符合《扬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4.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

  学位论文(或设计)基本完成后,应先由所在学科、专业点安排有关教师并会同双导师进行评审和预答辩,并提出修改意见。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学位论文(或设计)经修改全部完成并经研究生处审批后进行正式评阅与答辩。

  作为学位论文正式送审评阅与答辩的先决条件,论文作者必须提交下列材料(原件及其复印件,原件供审核用)之一:

  (1)在公开(或内部)正式出版刊物上发表的与本职业务或技术工作有关的论文或文章(刊物级别与数量不限);

  (2)获奖证书(性质、级别与次数不限);

  (3)研究成果正式鉴定材料(性质、级别、项目数不限);

  (4)所在单位(人事或组织部门)开具的对自身业务和技术工作中取得较突出成绩和贡献的评价材料。

  学位论文应有2位专家评阅(双导师除外),其中必须有1位来自实践第一线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5位以上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1人是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研究生的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申请和学位授予等环节按《扬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专业课程和必修课程简介

  1.工程应用数学 4学分,72学时。包括两部分内容:

  ①矩阵论 重点介绍内积空间与矩阵Jordan标准形、矩阵多项式、矩阵分析、微分方程的矩阵分析解法、广义逆矩阵等基本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②数值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插值法、函数逼近方法、数值积分、线性方程组解法、矩阵特征值计算、常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等。

  2. 机械系统控制工程 3学分,54学时。主要对机电系统的状态空间进行描述,分析其运动状态,判别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测性及其稳定性,并对系统进行状态反馈,状态重构及解偶的综合或设计。

  3. 自动化制造系统 3学分,54学时。重点从系统性、综合性的角度介绍制造系统技术及其相关的管理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制造系统和制造系统工程的基本观念、制造工艺系统、制造资源系统、制造信息系统、制造系统自动化、制造系统设计和以及制造系统的管理和运筹。

  4. 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 2学分,36学时。学习并了解系统化设计、创造性思维和方法、评价与决策方法及典型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

  5. 机电设备计算机控制 2学分,36学时。计算机实现现代机电设备(产品),自动控制的原理及特点;单片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指令系统及接口技术;实用机电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配置,软件设计及调试技术。

  6. 基于UG的CAD/CAM技术 2学分,36学时。重点介绍CAD/CAM基本原理,掌握设计数据处理方法,工程图样绘制、三维建模方法,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和数据编程;熟悉CAD/CAM软件系统的应用。

  7. 工程动态测试与分析 2学分,36学时。介绍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一阶、二阶系统分析,振动信号时域、频域分析,信号的处理与调试技术,传感器基本理论,位移量测试、力值测试、压力测试、速度与加速度测试、机械振动测试等。

相关话题/培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扬州大学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15)
    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15)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与造就从事水利工程专业科研教学、规划设计及工程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水文学及水资源(081501): 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合理配置、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管理、环境水文与水环境保护。  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扬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19
  • 扬州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17)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从事化学工程与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现代化工企业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 化学工程专业(081701):主要研究方向有电化学工 ...
    扬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19
  •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02)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02)一、培养目标培养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作为技术骨干,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二、研究方向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主要研究机械制造自动控制与检测技术、机械制造装备与数控技术、现代特种加工技术。2、机 ...
    扬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19
  • 扬州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17)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从事化学工程与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现代化工企业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 化学工程专业(081701):主要研究方向有电化学工 ...
    扬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19
  • 扬州大学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1)
    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1)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的要求,掌握本学科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基础科研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二、研究方向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090101): ...
    扬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19
  • 扬州大学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2)
    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2)  一、培养目标  掌握园艺学科宽广而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教学、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的综合素质;培养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园艺业教学、科研、生产管理和 ...
    扬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19
  • 扬州大学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4)
    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4)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掌握植物保护领域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植物保护科研和教学的综合素质,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教学和科研、企业、农业推广部门及与专业相关的有关企业工作的高级专 ...
    扬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19
  • 扬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05)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材料的设计、合成、加工成型、结构性能研究、材料改性与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独立开展科学技术研发能力、具有较好的管理工作能力、较强的计算机能力、中外语 ...
    扬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19
  • 扬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12)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工作。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工厂企业及高等院校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科研、应用开发或教学工作的人才。二、研究方向1、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 ...
    扬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19
  • 扬州大学畜牧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5)
    畜牧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05)一、培养目标掌握本学科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方法,具有实际工作和基础科研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能胜任从事畜牧学相关教学、科研、生产、产品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二、研究方向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090501):遗 ...
    扬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