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兽医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具有独立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力,勤于钻研、勇于开拓的高校骨干教师。具体目标要求为:
1.较好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积极为我国兽医人才培养服务。
2.较好地掌握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熟悉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并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熟知相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和趋势。
3.具备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及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开展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培养方式
1.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在职学习的培养形式,集中在校学习的累计时间不少于6个月。
2.学位论文实行学位点(学院)和导师共同负责制。学院负责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和必修环节,导师或导师小组负责指导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多不超过5年。
四、课程设置
本学科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必修课18学分,选修课至少需要10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下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 注 |
必 修 课 程 18学分 | 自然辨证法 外国语 基础兽医学进展 临床兽医学进展 预防兽医学进展 兽医法规 | 2 3 4 4 4 1 | |
选 修 课 程 | 计算机网络基础 管理学原理 兽医临床检验 预防兽医学实验技术 细胞分子生物学 高级生物化学 文献检索 科技论文写作 动物性食品有害物残留检测 兽医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 兽医公共卫生 | 2 2 2 2 2 2 1 1 2 2 2 | 任选10学分 |
五、必修环节
1.文献阅读报告 1学分
2.专题报告 1学分
3.开题报告 1学分
4.论文工作中期报告 1学分
六、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辨
1.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选题必须密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针对有重要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问题进行选题,经指导小组认可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应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2.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研究论文等。
3.学位论文评价:着重考察学生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研究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进展。
4.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有关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的具体要求,按《扬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取得32学分以上,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兽医硕士专业学位。
专业硕士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八、制定培养方案的说明
本培养方案根据扬州大学《关于制定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学科特点制定。
九、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简介
基础兽医学进展 4学分,64课时 讲授兽医药理、毒理、生理、病理等研究新进展。
临床兽医学进展 4学分, 64课时 讲授兽医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预防兽医学进展 3学分,48课时 主要介绍动物重要病原微生物的结构特点,分离及培养特性、毒力因子、鉴定方法和致病特点,重点介绍动物病原微生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介绍动物免疫细胞的发生、分化、表面标志、功能分类和抗原识别及加工提呈机制,抗体结构及多样性的产生机制,体液免疫因子的作用机制,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基因组成及其编码分子与免疫应答的关系,免疫应答的调节,抗感染免疫,现代免疫学技术及其在病原鉴定和疫病诊断中的开发与应用。介绍动物疫病的发生、发展、传播和流行规律,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畜禽重要疫病的特点以及诊断和控制措施,动物疫病的预测和监控,畜禽产品的检疫检验。
兽医临床检验 2学分,32课时 讲授临床血液学、临床化学和临床酶学的原理和方法,临床检验的意义。
预防兽医学实验技术 2学分,32课时 动物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常见的诊断和防制实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