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发展事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细胞生物学专业人才。具体要求是:
1、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团结合作、高度责任意识、诚实善良的优良品德;具备严谨诚实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
2、掌握细胞生物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坚实的细胞学基础和较宽广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熟练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操作技术;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所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在科学研究中熟练使用计算机获取参考信息和分析实验结果;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有关科研课题研究和细胞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要求为原创性,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论文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均需达到相应的要求。
3、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二、研究方向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在细胞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染色体结构和进化等主要内容。本专业设置三个研究方向,具体见表1。
表1:细胞生物学专业硕士点研究方向
一级学科名称 | 生物学 | 学科代码 | 0710 | ||
二级学科名称 | 细胞生物学 | 学科代码 | 071009 | ||
序号 | 研究方向 | 本方向的研究范围及内容 | |||
1 | 基因物理定位和染色体进化 | 本研究方向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空间位置进行定位。选择重复拷贝或单拷贝的DNA序列作为探针与目标染色体杂交,利用分子标记与基因的连锁关系而确定基因的物理位置。通过特定的DNA分子标记研究染色体的进化,为物种的进化提供可靠的细胞学证据, | |||
2 | 植物细胞的发育及其信号传导 | 本研究方向从显微、亚显微及分子水平上研究植物细胞的发育及其信号传导,包括植物细胞对逆境的响应,集中体现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调控,植物细胞信号传递等。从而丰富和发展植物细胞生物学和植物胚胎学的的理论知识。 | |||
3 | 生殖细胞成熟与体外受精 | 本研究方向研究猪生殖激素基因受体的分子结构及其基因型与猪繁殖性能的关系,揭开优良地方猪高繁殖率的主要生理机制。研究哺乳动物的附睾在精子成熟中的作用,附睾上皮的合成、分泌和转运功能对精子结构、生化和功能的影响,这些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调控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附睾在精子成熟过程中的作用,最终调节附睾功能以及精子成熟过程。 | |||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按规定修满课程学分、完成必修环节和论文工作,可提前毕业。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课程学习最低要求为3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8学分,必修课程12学分。详见表2。
表2:细胞生物学专业硕士点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备注 | |
学 位 课 程 | M000202 M000101 M170203 M170204 M170205 M170206 | 自然辩证法 第一外国语(英语) 分子遗传学 细胞分子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术 细胞生物学进展 | 54 144 48 48 48 64 | 2 4 3 3 2 4 | 春 秋+春 秋 秋 春 春 | 公共课 公共课 | |
合 计 | 18 | ||||||
非 学 位 课 程 | 必 修 课 程 | M000201 M170222 M170223 M170224 M170225 M170226 M170227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高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原理 植物发育生物学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及染色体技术 细胞信号传导 动物生殖与发育原理 | 36 48 32 48 32 32 32 | 2 3 2 3 2 2 2 | 秋 春 春 春 秋 春 春 | 公共课 方向1 方向2 方向3 |
合 计 | 12 | ||||||
选 修 课 程 | M000103 M000301 M000102 M170244 M170245 M170246 M170247 M170248 M170249 M170250 M170251 M000552 M000553 M000554 | 第二外国语 计算机应用类课程 英语口语 细胞/组织培养技术 高级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细胞化学 基因工程 结构生物学 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蛋白质化学 核酸化学 同位素示踪技术 生物信息学 电镜技术 | 72 36 36 36 48 32 32 32 48 48 32 32 32 32 | 2 2 1 2 3 2 2 2 3 3 2 2 2 2 | 秋 秋 秋、春 秋 春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春 春 春 | 公选课 公选课 公选课 | |
合 计 | 5 | ||||||
总 计 | 35 |
五、培养方式
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和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培养的目标(学术型或应用型)。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造就从事科研、教学的专门人才,以学术训练为重点,包括宽广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掌握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以及研究方法、学术规范和学术表达方式的训练,特别是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着眼于解决生产实践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应以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为主,使研究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能力。
六、培养环节
1、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严格按照本培养方案填写《扬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案。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对研究生毕业和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依据。培养计划确定后,研究生和导师均应严格遵守。
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5门与现专业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跨专业入学者视专业差异,必须至少补修3门与现专业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以上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考试合格,成绩登录时标明“补修”。
2、课程学习
为使研究生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必须十分重视课程学习,特别是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的学习,一般情况不得免修。课程学习可根据课程性质采取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任课教师应着重启发研究生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他们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跨学科(门类)选修课程,鼓励选修人文素质类课程。所修课程必须通过考试,成绩合格者,方能获得学分。
3、实践环节
包括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主要是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技术开发和服务等活动。教学实践主要是以本科生为对象开展试讲、辅导课堂讨论、指导实验和辅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教学实践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环节,硕士生参加教学实践的工作量不少于20学时。指导老师必须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进行研究生学术讨论和参加校内外的各类学术活动。
4、文献阅读
文献阅读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硕士生的知识面、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动态都有重要意义,也是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硕士研究生必须较广泛地阅读中文和外文文献,并以外文文献为主。
5、学术活动
为拓宽知识面和了解学科的前沿,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0次校内外学术活动,主持1次研究生学术讨论会,并至少主讲1次学术报告。研究生参加的学术活动可以是校内各院系组织的学术讲座,也可以是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原则上校内3小时的专题讲座为一次学术活动,校外参加的学术会议按天数折算,原则上1天为2次学术活动。
七、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可采取多种形式,学位课程考核以闭卷笔试方式为主,部分专业学位课程考核也可以课程论文方式进行,但应以公开发表论文的形式完成。必修课程考核以考试方式进行,选修课程考核以考试或考查方式进行。所有课程考核一律以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同等学力者补修的本科基础课程必须考试合格。
2、实践环节考核
实践环节由专人负责,研究生必须填写《扬州大学研究生实践环节考核表》,由学院进行考核,合格者方能毕业。
3、学术活动考核
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时,要填写《扬州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表》,按学期送交学院研究生教务员审核并存档。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情况由学院考核,合格者方能毕业。
4、中期考核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一般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结合论文开题工作进行中期考核,具体办法详见《扬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
八、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1、论文选题与开题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选题一方面要考虑本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力求和国家级或省部级基金项目、攻关项目等接轨。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开始,在查阅文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包括立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计划及目标、主要理论(技术)难题及拟解决方案等。开题报告应在学科范围内公开宣讲,并广泛征求意见。学位论文的研究在实施过程中要求研究生在指导老师的组织下,定期或不定期在学科内进行汇报和交流。
2、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的研究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利用研究工作的机会,掌握实验室内、外的实验操作技术,并掌握有关试验仪器的使用和保养。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论文撰写要求资料可靠,推理、论证正确,层次清晰,语言通顺,表达正确。对所研究方向的最新成就要有所了解,并在该研究方向上有新的见解和研究成果。论文撰写必须符合《扬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以省、校两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目标,着力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3、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的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按《扬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论文送相关专家评阅,评阅合格方能进行论文答辩,经论文答辩通过后申请学位。
九、制订说明
细胞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主要参考兄弟高校细胞生物学和本校其它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同时结合本专业的研究方向而制定。由于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基因物理定位和染色体进化、植物细胞的发育及其信号传导、生殖细胞成熟与体外受精三个方面,研究对象目前是以植物为主,加上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因此本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即体现研究方向的特色,又体现现代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将分子遗传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细胞生物学进展作为学位课程,将高级生物化学研究技术原理、植物发育生物学、细胞遗传学、染色体及染色体技术、细胞信号传导、动物发育与发育原理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同时在选修课程中也侧重细胞生物学常用实验方法和技术方面的训练。上述的课程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坚实的细胞学基础和较宽广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熟练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操作技术,而且为从事本学科有关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十、课程简介
1、分子遗传学 3学分,48学时 掌握分子遗传学的基本理论,能从分子水平上认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DNA的结构特征,原核生物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真核生物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DNA的损伤和基因突变,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转座子。
2、细胞分子生物学 3学分,48学时 在介绍细胞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讲授细胞在发育、遗传、信息传递中的活动及其分子基础和细胞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内容,突出细胞的生命属性。
3、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术 2学分,48学时 主要介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4、细胞生物学进展 4学分,64学时 学习、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最新文献和经典文献;某些专门问题的综合评述及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动态等等。
5、高级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学分,48学时 着重掌握植物细胞的区域化、能流、代谢和发育的整合、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植物细胞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和调控。
6、植物发育生物学 2学分,32学时 讲述植物细胞的受精,合子的细胞分裂、分化和组织、器官建成的细胞学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器官发育过程中的内外因子的调控作用。体细胞组织的分裂与分化和器官建成,花器官的发生和发育,性母细胞的来源和特征,性细胞的成熟过程,受精过程的调控。
7、细胞遗传学 3学分,48学时 掌握细胞遗传学的基本理论,从染色体结构、数目认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规律;掌握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方法。染色体的结构和特征,染色体的变异类型,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和生物的遗传变异,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和输出应用,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8、染色体及染色体技术 2学分,32学时 介绍染色体的显微结构和超显微结构,染色体结构研究的基本技术和染色体研究的重要作用,包括植物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特点、变异以及核型分析基本方法;常规制片技术;分带技术;银染色技术及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等。
9、细胞信号传导 2学分,32学时 讲述植物对生物及非生物信号的感受及其在细胞、组织、器官的传导和反应,以及在细胞、组织、器官发育及形态建成中的调节作用,揭示环境信号在植物发育过程中的调节机制。
10、动物生殖与发育原理 2学分,32学时 介绍动物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性细胞形成过程的内外调控因素和调控机理,有性过程的调控,受精卵发育为胚胎的过程,胚胎发育中异常行为和对策,胚胎发育过程的外在因子调控,胚胎发育和其调控基因的表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