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研究生经过3年学习,应能达到以下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掌握材料物理与化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材料物理与化学的现代实验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熟悉材料物理与化学在高、新技术上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具有进行材料物理与化学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良好的科学作风;具备科研开发、项目合作、课题创新、学术交流等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相关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根据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和学科特色,本专业设置了3个研究方向,详见表1。
表1: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点研究方向
一级学科名称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学科代码 | 0805 | |
二级学科名称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学科代码 | 080501 | |
序号 | 研究方向 | 本方向的研究范围及内容 | ||
1 | 聚合物材料改性与结构 |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对聚合物材料的结构进行改性,使普通聚合物材料得以实现功能化、纳米化,可以通过设计聚合物材料结构而对其性能进行调控。 | ||
2 | 功能高分子材料性能与应用 | 研制与开发具有电、磁、光和热等多功能或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以满足高、新技术应用要求。 | ||
3 | 无机材料 | 研究晶态或非晶态材料微观结构、织构与材料宏观物理性能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定量或半定量化无机功能材料的设计和表征。 | ||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最低要求修满35个课程学分,积极参加讨论班学习以及完成学位论文。可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允许分段完成学业。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研究生课程分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研究生课程学习最低要求为3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中必修课程10学分。另外开设一定数量的讨论班。具体课程设置见表2。
表2: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点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设 学期 | 备注 | ||
学 位 课 程 | M000202 | 自然辩证法 | 54 | 2 | 春 | 公共课 | ||
M000101 | 第一外语 | 144 | 4 | 秋十春 | 公共课 | |||
M070302 | 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 | 54 | 3 | 秋 | ||||
M070402 | 有机合成 | 54 | 3 | 秋 | ||||
M070201 | 波谱学 | 54 | 3 | 春 | ||||
M070202 | 胶体与表面化学 | 54 | 3 | 秋 | ||||
合 计 | 18 | |||||||
非 学 位 课 程 | 必 修 课 程 | M000201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6 | 2 | 秋 | 公共课 | |
M070323 | 近代分析测试技术 | 54 | 3 | 春 | ||||
M070601 | 催化化学 | 54 | 3 | 春 | ||||
M070501 | 材料的复合与功能化 | 36 | 2 | 秋 | ||||
合 计 | 10 | |||||||
选 修 课 程 | M000102 | 英语口语 | 36 | 1 | 秋、春 | 公共课 | ||
M000103 | 第二外语 | 72 | 2 | 秋 | 公共课 | |||
M000301 | 计算机应用类课程 | 36 | 2 | 秋 | 公共课 | |||
M070221 | 量子化学 | 54 | 3 | 秋 |
| |||
M070504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选论 | 36 | 2 | 春 | ||||
M070505 | 功能高分子 | 36 | 2 | 春 | ||||
M060148 | 晶体物性 | 54 | 3 | 秋 | ||||
M060149 | 薄膜物理 | 54 | 3 | 秋 | ||||
合 计 | 7 | |||||||
总 计 | 35 | |||||||
五、培养方式
本学科培养从事学术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的专门人才,以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工程开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重点,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理论、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的学术态度。培养方式采取系统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个别指导和课题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除理论教学外,还包括学术活动、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其中实践环节包括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以及公益劳动。
在研究生培养中,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研究生是主观能动性,注重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1、导师负责制
实行导师负责,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责任人。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研究生要尊敬师长,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做到教学相长。
2、课程学习与科研论文并重
硕士生既要深入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本专业的专门知识,又要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研究及技术工作的能力。特别要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
3、联合培养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自身优势和特色,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硕士生在校内修读课程学分,可以在联合培养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
六、培养环节
1、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严格按照本培养方案填写《扬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案。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对研究生毕业和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依据。培养计划确定后,研究生和导师均应严格遵守。
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5门与现专业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跨专业入学者视专业差异,必须至少补修3门与现专业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以上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考试合格,成绩登录时标明“补修”。
2、课程学习
为使研究生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必须十分重视课程学习,特别是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的学习。课程学习可根据课程性质采取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任课教师应着重启发研究生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他们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跨学科(门类)选修课程,鼓励选修人文素质类课程。
3、实践环节
包括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主要是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技术开发和服务等活动。教学实践主要是以本科生为对象开展试讲、辅导课堂讨论、指导实验和辅助指导毕业班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教学实践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教学工作量相当于助教一个月的工作量。
4、文献阅读
文献阅读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硕士生的知识面、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动态都有重要意义,也是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硕士研究生必须较广泛地阅读中文和外文文献、资料,并以外文文献为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的总阅读量应不少于10-15万英文词。
5、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参加10次校内外学术活动,主持1次研究生学术讨论会,并至少主讲1次学术报告。研究生参加的学术活动可以是校内各院系组织的学术讲座,也可以是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原则上校内3小时的专题讲座为一次学术活动,校外参加的学术会议按天数折算,原则上1天为2次学术活动。
七、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
学位课程主要采用闭卷或开卷笔试方式进行考核,部分专业学位课程的考核可以以论文方式进行,并力求公开发表。必修课程的考核以考试方式进行,选修课程考核以考试或考查方式进行。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考核一律以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同等学力者补修的本科主干课程必须考试合格。
2、实践环节考核
研究生参加实践环节要填写《扬州大学研究生实践环节考核表》,由学院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记相应学分。
3、学术活动考核
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时,要填写《扬州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表》,按学期送交学院研究生教务员审核并存档。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情况由学院考核,合格者方能毕业。
4、中期考核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一般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结合论文开题工作进行中期考核,具体办法详见《扬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
八、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1、论文选题与开题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选题一方面要考虑本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力求和国家级或省部级基金项目、攻关项目等接轨。另一方面要考虑工程领域的应用型特点和实际可操作性,鼓励选择生产实际中的横向研究课题作为研究内容。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开始,在查阅文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包括立题意义、文献综述初步、研究计划及目标、主要理论(技术)难题及拟解决方案等。开题报告应在学科范围内公开宣讲,并广泛征求意见。
2、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论文要求资料可靠、理论正确、思路清晰,对所研究专业和方向的最新成就有所了解,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并在该研究方向上有新的研究成果。论文书写必须符合《扬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以省、校两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目标,着力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3、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的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按《扬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积极推行学位论文的“双盲”送审和公开答辩制度。
九、制定说明
材料物理与化学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需要体现出材料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性强以及工科专业应用性强这两个特点,又要考虑到本专业是工科专业偏理的特征。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在既要保证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还必须考虑可以选修一定学分相关学科的有关课程。在学生论文选题方面,考虑理工兼顾的原则,对学生个体而言,材料基础理论研究或者材料工程应用研究都可以作为研究课题,但在学位点总体建设方案中必须考虑各种研究方向的学科渗透和理工互补。形成我校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理化兼容、理工兼通、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并具备工程应用技术的特点。
十、课程简介
1、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 3学分,54学时 主要讲解工程数值方法及Matlab语言、系统调优技术与应用、数据和图形处理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为从事化学、化工、材料等工程领域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2、有机合成反应 3学分,54学时 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单元反应,典型合成方法。突出现代有机合成技术的应用。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设计和合成战略。
3、波谱学 3学分,54学时 介绍质谱、红外、紫外?可见、核磁共振、莫斯堡尔光谱、光电子能谱和拉曼光谱等。
4、胶体与表面化学 3学分,54学时 阐述胶体的粘度、沉降与扩散、渗透、光散射、双电层、稳定性、自溶液中的吸附以及固—气界面上的吸附等胶体与表面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5、量子化学 3学分,54学时 讲授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及量子化学中的基本概念,通过对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一些具体例子的介绍,使学生对量子化学的方法、原理和近似计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6、催化化学 3学分,54学时 主要讲述催化剂的制备、评价方法、摧毁作用原理及动力学,以及电催化、光催化与光电催化、声催化的原理及动力学,并对特种催化剂及高新催化剂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系统的介绍。
7、材料的复合与功能化 2学分,36学时 学习与掌握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复合与功能化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
8、近代分析测试技术 3学分,54学时 介绍用于成分分析、结构分析和表面分析的近代分析测试技术,包括UV、IR、NMR、MS、ESR、3DS、IPXp ASE及各种近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介绍这些技术在有机、物化、催化、材料学、金属学及环境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