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硕士点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教学科研工作和蔬菜业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工作,或胜任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蔬菜科技工作者。具体标准为: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人正派,与同学诚挚相处,尊师守纪。
2、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掌握蔬菜科学领域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各自的研究方向上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对相近研究方向有所了解,并力求在某些方面达到本方向的研究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教学、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独立查阅资料,发现和捕捉研究课题的能力,具有独立撰写专业学术论文能力。学会使用计算机,有较好的读、写、听、说一门外语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精神面貌和强健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特色,本专业设置下列四个研究方向,详见表1。
表1:蔬菜学专业硕士点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一级学科名称 | 园艺学 | 学科代码 | 0902 | ||
二级学科名称 | 蔬菜学 | 学科代码 | 090202 | ||
序号 | 研究方向 | 本方向的研究范围及内容 | |||
1 | 蔬菜优质高效无公害生产原理与技术 | 研究主要蔬菜作物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的理论与实践;主要蔬菜作物的无公害生产理论和技术。 | |||
2 | 蔬菜遗传与育种 | 主要研究水生蔬菜、茄果类、瓜类等蔬菜作物的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以及选育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的技术和方法。 | |||
3 | 蔬菜生物技术 | 主要研究无性繁殖蔬菜:莲藕、荸荠、慈姑等的脱毒种苗研制,快繁技术和产业化技术体系;茄果类、瓜类等作物的花粉、花药培养及转基因技术等。 | |||
4 | 水生蔬菜生理生态及栽培技术 | 主要研究莲藕、茭白、慈姑和荸荠等蔬菜作物产品器官的形成机理、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水生生态。 | |||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修满规定课程学分,积极参加讨论班学习以及完成学位论文,可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允许分段完成学业。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本专业研究生课程分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课程学习的最低要求为3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中必修课程11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表2。
表2:蔬菜学专业硕士点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设学期 | 备注 | |
学位课程 | M000202 | 自然辩证法(理科) | 54 | 2 | 春 | 公共课 | |
M000101 | 第一外语 | 144 | 4 | 秋十春 | |||
M140101 | 高级植物生理学 | 72 | 4 | 秋 | |||
M140901 | 高级蔬菜栽培生理学 | 72 | 4 | 秋 | |||
M140902 | 高级蔬菜育种学 | 72 | 4 | 秋 | |||
合 计 | 18 | ||||||
非学位课程 | 必修课程 | M000201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6 | 2 | 秋 | 公共课 |
M140921 | 现代蔬菜学专题 | 54 | 3 | 春 | 由导师指定选修3门课程 | ||
M140922 | 高级设施园艺学 | 54 | 3 | 秋 | |||
M140923 | 蔬菜抗病性遗传和育种 | 54 | 3 | 春 | |||
M140924 | 蔬菜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 | 54 | 3 | 秋 | |||
M140925 | 水生植物生理生态学 | 54 | 3 | 春 | |||
合 计 | 11 | ||||||
选修课程 | M000102 | 英语口语 | 36 | 1 | 秋、春 | 公共课 | |
M000103 | 第二外语 | 72 | 2 | 秋 | 公共课 | ||
M000301 | 计算机应用类课程 | 36 | 2 | 秋 | 公共课 | ||
M140941 | 蔬菜无公害生产的理论和技术 | 36 | 2 | 春 | 由导师指定选修若干门课程 | ||
M140942 | 水生蔬菜资源及利用 | 36 | 2 | 秋 | |||
M140943 | 生物技术在蔬菜作物上的应用 | 36 | 2 | 春 | |||
M140944 | 现代蔬菜育种学专题 | 36 | 2 | 秋 | |||
M140945 | 蔬菜实验技术 | 36 | 2 | 春 | |||
合 计 | 6 | ||||||
总 计 | 35 |
五、培养方式
1、导师负责制
实行导师负责和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研究生要尊敬师长,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做到教学相长。
2、课程、讨论班以及学位论文并重
硕士生既要深入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本专业的专门知识,又要通过讨论班以及学位论文培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特别要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3、产学研联合培养
在校内修读课程学分,到“产学研”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自身优势和特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六、培养环节
1、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严格按照本方案填写《扬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案。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对研究生毕业和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依据。培养计划确定后,研究生和导师均应严格遵守。
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5门与现专业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跨专业入学者视专业差异,必须至少补修3门与现专业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以上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考试合格,成绩登录时标明“补修”。
2、课程与讨论班学习
研究生要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必须十分重视课程学习,特别是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的学习。任课教师应着重启发研究生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他们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跨学科(门类)选修课程,鼓励选修人文类课程。同时也要重视讨论班学习。讨论班学习采取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习,学生报告等多种形式。本硕士点研究生三年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学年主要是课程学习:1)所有学生必修指定的3门专业学位课程;2)在导师指导下,学生选学3门专业必修课程和1门以上专业选修课程;也要参加一些讨论班学习。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将加大讨论班学习时数。在第二学年,学生主要参加若干讨论班学习,在导师要求下,也要选少量专业选修课程,同时在导师指导下展开学位论文工作,并在第三学年末完成论文并参加答辩。
3、实践环节
包括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主要是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技术开发和服务等活动。教学实践主要是以本科生为对象开展试讲、辅导课堂讨论、指导实验和辅助指导毕业班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教学实践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教学工作量相当于助教一个月的工作量。
4、文献阅读
文献阅读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硕士生的知识面、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动态都有重要意义,也是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硕士研究生必须较广泛地阅读中文和外文文献,并以外文文献为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总阅读量应不少于30篇近期发表的专业文献。
5、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10次校内外学术活动,主持1次研究生学术讨论会,并至少主讲1次学术报告。研究生参加的学术活动可以是校内各院系组织的学术讲座,也可以是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原则上校内3小时的专题讲座为一次学术活动,校外参加的学术会议按天数折算,原则上1天为2次学术活动。
七、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
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考核以闭卷方式进行,选修课程考核以考试或考查方式进行;讨论班考核以读书报告方式进行,由导师签署意见。所有课程考核一律以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可取得相应学分;讨论班考核不记学分,但必须合格。
同等学力者补修的本科主干课程必须考试合格。
2、实践环节考核
教学实践环节由专人负责安排,研究生填写《扬州大学实践环节考核表》,学院考核。合格者方能毕业。
3、学术活动考核
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时,要填写《扬州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表》,按学期送交学院研究生教务员审核并存档。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情况由学院考核,合格者方能毕业。
4、中期考核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一般在课程学习结束并参加了一些讨论班学习后,结合论文开题工作进行中期考核。具体办法详见《扬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1、论文选题与开题
研究生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或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选题一方面要考虑本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力求和导师主持的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接轨。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在查阅文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包括立题意义、文献综述初步、研究计划及目标、主要理论难点及拟解决方案等。开题报告应在学科范围内公开宣讲,并广泛征求意见。
2、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论文要求资料可靠、理论正确、思路清晰,对所研究专业和方向的最新成就有所了解,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一定新的见解。论文书写必须符合《扬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应以省、校两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目标,努力提高论文质量。
3、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的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按《扬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积极推行学位论文的“双盲”送审和公开答辩制度。
九、修订说明
我院这次对蔬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作部分修改,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1、 蔬菜学科在校硕士生人数不断扩大,已可以进行正常的编班教学,硕士生的培养需要一个更完整的课程体系,尤其是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
2、 蔬菜学科硕士生的就业面进一步扩大,需要有相应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
3、 近几年来,蔬菜学科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得到了迅速的壮大,研究方向进一步拓宽,有足够的实力开出丰富多样的课程。尤其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数量和质量上进行了完善。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毕业去向的需求。
十、学位专业课程及主要专业必修课程简介
1、高级蔬菜栽培生理学 蔬菜种子发育生理,育苗生理,蔬菜产品器官形成过程中形态发生及生长,分化发育的生理,植物激素,生长调节物质对蔬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调控生理,蔬菜矿质营养及水分生理,蔬菜产量形成过程中的源库关系。蔬菜群体生理。根茎、叶、花、果菜类产量形成剖析。
2、高级蔬菜育种学 蔬菜作物主要农艺性状规律、群体遗传特点、雄性不育遗传。蔬菜育种目标的讨论、分析。遗传资源和亲本材料的选择,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杂种优势及其利用,抗病及抗逆境育种。育种途径、育种技术和方法方面的最新发展及其应用等。
3、现代蔬菜学专题 主要讲授蔬菜的起源与分类,中国蔬菜生产区域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蔬菜栽培制度的剖析,蔬菜育苗技术的发展,植物内源激素和生长调节剂在蔬菜上的新进展,环境污染对蔬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生产结构与供应体制的发展趋势,各地重要特产蔬菜的丰产优质栽培原理与技术上的 问题。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有机食品蔬菜等的科研、生产及进展。
4、高级设施园艺学 国内外蔬菜设施栽培发展概况。蔬菜控温控光栽培,二氧化碳气肥栽培的机理及技术要点。国内外无土栽培发展近况,大棚的内部环境及其调控技术,设计和施工,栽培技术要点。
5、蔬菜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 主要蔬菜植物组织、细胞、花粉、花药与原生质体的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