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立志献身我国医学事业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献身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
2、比较扎实地掌握中西医学基础知识,能熟练应用中医诊法和辨证论治原则,并掌握现代医学本专业领域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能,在临床实践中汲取和发扬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和长处,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达到高年资住院医生的临床医疗水平。
3、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研究中医药学,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和应用水平方面能开展一些创新工作。
4、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撰写论文摘要。
5、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
二、研究方向
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特色,本专业设置消化系统疾病等六个研究方向。详见表1。
表1: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点研究方向
一级学科名称 | 中西医结合 | 学科代码 | 1006 | ||
二级学科名称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学科代码 | 100602 | ||
序号 | 研究方向 | 本方向的研究范围及内容 | |||
1 | 消化系统疾病 | 主要从事胃炎、溃疡病、胃肠动力病、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规律研究;胃癌、肝癌多药耐药机制和转移复发的干预治疗及其机理研究。 | |||
2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 |||
3 | 血液系统疾病与风湿病 | 主要从事血栓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造血干细胞生物学研究;血液病多药耐药机制及药物干预以及风湿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 |||
4 | 恶性肿瘤 | 癌痛、肿瘤免疫以及恶性肿瘤的临床基础研究。 | |||
5 | 肾脏病 | 肾包囊药物注射治疗肾炎的临床基础研究。 | |||
6 | 妇科病 | 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内分泌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 |||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按规定修满课程学分、完成必修环节和论文工作,可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允许分段完成学业,允许休学创业。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课程学习最低要求为3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9学分,必修课程11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表2。
表2: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点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学 位 课 程 | M000202 M000101 M180302 M180104 M180304 M180301 | 自然辩证法 第一外语(英语) 免疫学 肿瘤病理学基础 中西医结合思路方法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与讨论 | 54 144 54 54 36 90 | 2 4 3 3 2 5 | 春 秋+春 春 秋 春 秋 | ||
合 计 | 19 | ||||||
非学位课程 | 选修课程 | M000201 M180323 M180322 M180145 M180324 M180325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人类病症的动物模型 临床药理学进展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医学统计学 中医学 | 36 36 36 36 54 108 | 2 2 2 2 3 6 | 秋 秋 秋 秋 春 秋 | 1、西医考生必选,中医学再另选5学分; 2、中医考生不修中医学 |
合 计 | 11 | ||||||
选修课程 | M000110 M000301 M000102 M180321 M180101 M180343 M180344 M180345 | 第二外语 计算机应用类课程 英语口语 医学免疫学实验诊断技术 医学分子生物学 电生理学及实验技术 电镜技术 生物学研究方法 同位素示踪法 医学专业英语 | 72 36 36 54 54 36 36 36 36 36 | 2 2 1 3 3 2 2 2 2 2 | 秋 秋 秋、春 春 秋 秋 春 春 秋 秋 | 外学院 外学院 | |
合 计 | 5 | ||||||
合 计 | 35 |
五、培养方式
1、导师责任制
实行导师负责和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研究生要尊敬师长,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做到教学相长。
2、课程学习和科研论文并重
研究生既要深入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又要通过学位论文培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特别要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3、产学研联合培养
在校内修读课程学分,到临床医学院相关专业科室进行科学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部门和医疗单位的自身优势和特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六、培养环节
1、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严格按照本培养方案填写《扬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案。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对研究生毕业和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依据。培养计划确定后,研究生和导师均应严格遵守。
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5门与现专业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跨专业入学者视专业差异,必须至少补修3门与现专业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以上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考试合格,成绩登录时标明“补修”。
2、课程学习
为使研究生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必须十分重视课程学习,特别是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的学习。课程学习可根据课程性质采取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任课教师应着重启发研究生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他们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环节
包括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临床实践。社会实践主要是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技术开发和服务等活动。教学实践主要是以本科生为对象开展试讲、辅导课堂讨论、指导实验和辅助指导本科毕业班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临床实践主要是到临床医学院的相关科室,培养独立诊治疾病的能力。
4、文献阅读
文献阅读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动态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研究生必须较广泛地阅读中文和外文文献,并以外文文献为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总阅读量就不少于10-15 万英文词。
5、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10次校内外学术活动,主持1次研究生学术讨论会,并至少主讲1次学术报告。研究生参加的学术活动可以是校内各院系组织的学术讲座,也可以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原则上校内3小时的专题讲座为一次学术活动,校外参加的学术会议按天数折算,原则上1天为2次学术活动。
七、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可采取多种形式,学位课程考核以闭卷笔试方式为主,部分专业学位课程考核也可以以课程论文方式进行,但应力求公开发表。必修课程考核以考试方式进行,选修课程考核以考试或考查方式进行。所有课程考核一律以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同等学力者补修的本科基础课程必须考试合格。
2、实践环节考核
研究生必须填写《扬州大学实践环节考核表》,临床实践由临床医医学院进行考核,合格者方能毕业。临床能力的考核按卫生部科教司和国务院学位办的有关文件要求进行。
3、学术活动考核
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时,要填写《扬州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表》,按学期送交学院研究生教务员审核并存档。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情况由学院考核,合格者方能毕业。
4、中期考核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一般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结合论文开题工作进行中期考核,具体办法详见《扬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
八、科学研究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1、论文选题与开题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选题一方面要考虑本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力求和国家级或省部级基金项目、攻关项目等接轨。学位论文开题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开始,在查阅文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主题意义、文献综述初步、研究计划及目标、主要理论(技术)难题及拟题解决方案等。开题报告应在学科范围内公开宣读,并广泛征求意思。
2、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论文要求资料可靠、理论正确、思路清晰,对所研究专业和方向的最新成果应有所了解,并在该研究方向上有新的研究成果。论文格式必须符合《扬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以省、校两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目标,着力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3、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的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按《扬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积极推行学位论文的“双盲”送审和公开答辩制度。
九、制定说明
1、本培养方案的制定,立足于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着眼于造就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为二级学科,研究领域的覆盖面广泛,涵盖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皮肤性病学、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等。因此,本培养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6个研究方向,并且多为三级学科。
3、设置的6个研究方向,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撑,并且着眼于研究解决中西医结合临床中的关键问题,具有鲜明的特色。
4、按二级学科设置学位课和第一类必修课程,第二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考虑研究方向的需要,这样打破了三级学科的界限,扩展了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
十、课程简介
1、免疫学 3学分,54课时 讲授免疫学基本理论和原理,重点掌握免疫调节和免疫诊断。
2、肿瘤病理学基础 3学分,54课时 主要介绍肿瘤的类型、病因、发病机制、肿瘤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表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了解肿瘤的免疫病理、分子病理,熟悉肿瘤的病理学诊断方法。
3、中西医结合思路方法学 2学分,36课时 了解中西医结合的历史,掌握开展中西医结合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与讨论 5学分,90课时 通过临床实践和理论讲授,了解国内外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成功范例,重点掌握部分疑难重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规律。
5、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2学分,36课时 学习并掌握常见疾病动物模型选择方法。
6、医学免疫学实验诊断技术 3学分,54课时 主要学习并掌握现代医学免疫学实验诊断的基本理论、临床应用和研究方法。
7、临床药理学进展 2学分,36课时 主要介绍新药研究及开发、特殊人群药理学、药源性疾病、药物依赖性及药物滥用、新药的临床前毒理学的技术要求、基因工程药物及其临床应用、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与中药的不良反应等。
8、医学统计学 3学分,54课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掌握常见科研工作统计方法,了解生物信息学前沿动态。
9、中医学 6学分,108课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了解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理法方药方法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