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兽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立志为我国农牧业发展服务的、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教学、科研和兽医诊疗机构及管理部门工作的高级兽医临床人才,并为本学科和相关学科博士生教育输送合格生源。具体要求是:
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热爱党、热爱祖国,献身农牧业;遵纪守法,具有团结协作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和所从事研究方向国内外进展和动态,刻苦钻研,学风严谨。
3、具有从事高等学校临床兽医学教学、科研和独立担负兽医临床诊疗及相关岗位工作的能力,具有较丰富的兽医临床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4、具有发现和分析畜牧兽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本行业行政与经济管理和经营的能力,有较宽的知识面。
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外文专业文献,具备一定的外文听、说和写作能力。
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研究方向
根据本学科特色,设置动物中毒病学与动物性食品中有害残留检测与控制等6个方向。详见表1。
表1:临床兽医学专业硕士点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一级学科名称 | 兽医学 | 学科代码 | 0906 | ||
二级学科名称 | 临床兽医学 | 学科代码 | 090603 | ||
序号 | 研究方向 | 本方向的研究范围及内容 | |||
1 | 动物中毒病学与动物性食品中有害残留检测与控制 | 主要研究动物中毒性疾病特别是重金属中毒和解毒的机理,环境污染与动物性食品中毒物蓄积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中毒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等。 | |||
2 | 动物营养代谢病学 | 主要研究动物营养代谢病特别是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机理、诊断和预防措施等。 | |||
3 | 动物胚胎工程与转基因工程 | 主要研究动物胚胎操作,人工辅助生殖,体细胞克隆动物,动物转基因特别是重要药用蛋白生物反应器等。 | |||
4 | 兽医外科学与实验外科学 | 主要研究重要疾病的外科治疗,实验外科和显微外科方法与应用等。 | |||
5 | 兽医临床诊疗学 | 主要研究动物常见、重要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以及兽用药物疗效研究和安全试验等。 | |||
6 | 中草药药理作用与兽医临床应用 | 研究常用中草药的成分与药理作用,方剂与兽医临床应用,无公害新兽药的开发。 | |||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按规定修滿课程学分、完成必修环节和论文工作,可提前毕业。允许分段完成学业。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课程学习最低要求为3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8学分,必修课程10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表2。
表2:临床兽医学专业硕士点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
学位课程 | M000202 | 自然辩证法 | 54 | 2 | 秋 | 公共课 | |
M000101 | 第一外国语(英语) | 144 | 4 | 秋+春 | 公共课 | ||
M160501 | 兽医内科学研究进展 | 36 | 2.5 | 秋 | |||
M160502 | 兽医临床检验学 | 54 | 3 | 春 | |||
M160503 | 兽医外产科学研究进展 | 36 | 2.5 | 春 | |||
M160504 | 兽医症状诊断学 | 36 | 2 | 春 | |||
M160505 | 兽医临床实践与病例分析 | 36 | 2 | 平时、假期 | |||
合 计 | 18 | ||||||
非学位课程 | 必修课程 | M000201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6 | 2 | 公共课 | |
M160521 | 兽医临床药理学 | 36 | 2 | 秋 | |||
M160522 | 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 | 36 | 2 | 秋 | |||
M160523 | 实验外科学 | 36 | 2 | 秋 | |||
M160524 | 研究生班讨论 | 36 | 2 | 秋+春 | |||
合 计 | 10 | ||||||
选修课程 | M000102 | 第二外国语 | 72 | 2 | 公选课 | ||
M000301 | 计算机应用类课程 | 36 | 2 | 公选课 | |||
M000103 | 英语口语 | 36 | 1 | 公选课 | |||
M160541 | 高级中兽医学 | 36 | 2 | 秋 | |||
M160542 | 实验毒理学 | 54 | 3 | 春 | |||
M160543 | 动物胚胎工程 | 36 | 2 | 春 | |||
M160544 | 兽医中药与方剂学 | 36 | 2 | 秋 | |||
M160545 | 现代兽医诊断技术 | 27 | 1.5 | 秋 | |||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 36 | 2 | |||||
M160546 | 中草药药理学 | 春 | |||||
合 计 | 7 | ||||||
总 计 | 35 |
五、培养方式
1、导师负责制
实行导师负责和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引导他们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导师不仅要指导好研究生的业务学习,还要注意他们的政治思想状况,定期检查和听取研究生的思想和业务情况汇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攻读,训练严谨的科学作风,精益求精;关心他们的生活。
研究生要尊敬师长,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做到教学相长。应积极参加有关政治学习、形势教育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积极参加所在室、组的日常事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公物、厉行节约,注意实验室安全。
2、课程学习与科研论文并重
硕士生既要深入掌握坚实的兽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兽医学学科的专门知识,修完所有学位课程、必修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阅读专业著作和文献,取得相应学分,又要通过科学实验和学位论文写作培养具有从事兽医科学研究和担负兽医临床诊疗工作的能力。特别要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社会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3、产学研联合培养
在校内修读课程学分,到“产学研”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自身优势和特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六、培养环节
1、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严格按照本培养方案填写《扬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案。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对研究生毕业和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依据。培养计划确定后,研究生和导师均应严格遵守。
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5门与现专业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跨专业入学者视专业差异,必须至少补修3门与现专业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以上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考试合格,成绩登录时标明“补修”。
2、课程学习
为使研究生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必须十分重视课程学习,特别是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的学习。课程学习可根据课程性质采取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任课教师应着重启发研究生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他们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跨学科(门类)选修课程,鼓励选修人文素质类课程。
3、实践环节
(1)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主要是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技术开发和服务等活动。
(2)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环节,可以是以本科生为对象进行的试讲、辅导课堂讨论、指导实验和辅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教学工作量相当于助教一个月的工作量。
(3)临床实践 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为培养兽医临床诊疗能力,硕士生应在第二、三学年经常去兽医院及畜禽养殖场参加临床实践,规定其中要有3个月时间专门参加兽医门诊实践,由有关老师进行指导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位课程计学分。
4、文献阅读
文献阅读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硕士生的知识面、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动态都有重要意义,也是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硕士研究生必须较广泛地阅读中文和外文文献,并以外文文献为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总阅读量应不少于10~15万英文词。
5、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10次校内外学术活动,并至少主讲1次学术报告。研究生参加的学术活动可以是校内各院系组织的学术讲座,也可以是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原则上校内3小时的专题讲座为一次学术活动,校外参加的学术会议按天数折算,原则上1天为2次学术活动。
七、考核方式
1、课程考核
学位课程考核以闭卷笔试方式进行,部分专业学位课程考核也可以课程论文方式进行,但应力求公开发表。必修课程考核以考试方式进行,选修课程考核以考试或考查方式进行。所有课程考核一律以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同等学力者补修的本科课程必须考试合格。
2、实践环节考核
实践环节由专人负责,研究生必须填写《扬州大学实践环节考核表》,由学院进行考核,合格者方能毕业。
3、学术活动考核
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时,要填写《扬州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表》,按学期送交学院研究生教务员审核并存档。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情况由学院考核,合格者方能毕业。
4、中期考核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一般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结合论文开题工作进行中期考核,具体办法详见《扬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
八、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1、论文选题与开题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选题一方面要考虑本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力求和国家级或省部级基金项目、攻关项目等接轨。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开始,在查阅文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包括立题意义、文献综述、初步研究计划及目标、主要理论(技术)难题及拟解决方案等。开题报告应在学科范围内公开宣讲,并广泛征求意见。
2、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论文要求资料可靠、理论正确、思路清晰,对所研究专业和方向的最新成就有所了解,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并在该研究方向上有新的研究成果。论文书写必须符合《扬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以省、校两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目标,着力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3、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的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按《扬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积极推行学位论文的“双盲”送审和公开答辩制度。
九、修订说明
本次修订的基本指导思想为:根据临床兽医学学科特点和以往硕士研究生培养经验,按《扬州大学关于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的要求,明确培养目标,强化培养过程,明确导师与研究生职责,依据培养方案严格执行、考核和监督,确保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具体修订的思路突出本学科硕士生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一是按紧贴学科前沿和生产实际,优化课程设置;二是按培养过程特点,细化规范培养程序;三是按高素质人才与高学位论文质量,严格各环节的考核。
修订要点:课程设置上,强化兽医学一级学科课程的融合,适当增加相邻学科间的交叉;在课程学习上,注重思辩、写作与报告能力,提高抓住问题要害的敏锐力;学位论文选题上,明确选题要求,提高论文质量;中期考核明确硕士资格考试程序,提升整体培养质量等。
十、学位专业课程和必修课程简介
1、兽医临床检验学 54学时,3学分 讲授临床血液学、临床化学和临床酶学的原理和方法,临床检验的意义。
2、兽医内科学研究进展 36学时,2.5学分 讲授兽医内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3、兽医外产科学研究进展 36学时,2.5学分 讲授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4、兽医症状诊断学 36学时,2学分 讲授动物常见疾病的症状诊断和鉴别诊断,建立诊断的方法和原则。
5、兽医临床药理学 36学时,2学分 讲授药物体内代谢、作用机理、临床应用、药效与毒性等新进展。
6、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学 36学时,2学分 主要讲授营养缺乏与代谢紊乱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公害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7、实验外科学 36学时,2学分 讲授动物实验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实验动物开展实验性手术操作。
8、实验毒理学 54学时,3学分 讲授动物毒理学研究的实验原理和技术,介绍活体、器官和细胞毒理实验的方法和评价技术,介绍体外培养、杂交瘤技术和仪器分析在中毒和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9、动物胚胎工程 36学时,2学分 讲授哺乳动物同期发情和超排、胚胎操作,体外受精、细胞核移植、嵌合体等。
10、兽医中药与方剂学 36学时,2学分 讲授兽医中草药方剂组成和临床应用。
11、中草药药理学 36学时,2学分 讲授中草药的药理作用,特别介绍中草药的免疫增强、抗氧化、抗癌等作用。
10、研究生班讨论 36学时,2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对指定的专题进行阅读,写出综述性文献报告,以及对研究工作的阶段或年度小结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参加导师及相关老师研究课题的论证、讨论分析和总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