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学科专业简介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于1992年成立急诊医学科,是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是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综合性)紧急医学救援中心。2012年,依托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组建徐州医学院急救与救援医学系,设徐州医学院救援医学研究所,急诊医学实验室,四个教研室。徐州医学院于2000年开始招收急救专业方向本科生,2003年申报并被批准为急诊医学硕士单位,2004年开始招收急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至今已经招收硕士研究生79名,毕业46名,每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在12~15人;获得江苏省教育厅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研究生创新计划各1项。
急诊医学科现有39位医师,硕士生导师6人,高级职称16人,博士、硕士22人;徐州医学院优秀人才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徐州医学院附属徐州市中心医院、连云港医院、淮安医院,武警总医院、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徐州医学院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培养基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
一、医疗情况
急诊医学科设有急诊内科、急诊外科和危重病三个二级专业方向的急诊医学专科;拥有独立的急诊观察病房(20张床)、急诊内科病房(40张床)、急诊外科病房(31张床)、急诊ICU(20张床)、急诊手术室。独立承担所有内科、外科急诊患者的首诊任务,能确保所有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正确的救治,能确保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急诊科与ICU和临床各科无缝衔接,真正做到了让绿色通道畅通无阻。急诊医学科具有强大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每年接诊徐州市及周边地区10多万人次的急诊患者,急诊抢救成功率在95%以上,急诊病区和急诊ICU每年收治2000多例次的急危重症患者和严重创伤患者,每年完成2000多台次的急诊手术。在急危重症的快速诊断和抢救治疗,急性中毒的抢救救治、脊髓损伤、神经血管损伤和多发伤的抢救治疗,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在危重病的应用,心肺脑复苏和复苏后生命支持等方面在江苏省处于领先地位。
二、教学工作
急诊医学科设有急救医学、创伤医学、急救心理学、灾害和重症救援医学等4个教研室。承担了医学院临床医学、麻醉学、急救医学和全科医学等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的教学工作。主编出版的《急救医学》教材,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急救医学》课程是医学院A级精品课程;参与的“麻醉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江苏省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1年)。
2000年开始在第一批次招收急救医学本科生,2004年招急诊医学研究生。申报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灾害医学救援实践培训基地建设”:2011获得批准,仅2011年就资助经费300万元。急诊医学科还是江苏省和徐州市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养基地,每年为省内二、三级医院培养40名左右的专科护士;是国家、江苏省和徐州市全科医师培养基地,每年为各级各类医院数百位全科医师。急诊医学教育已经涵盖本专科生、研究生、以及急诊急救专科培训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急诊医学教育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也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参加编写并已出版的教材或专著有:
《急救医学》,东南大学出版社,主编;
《麻醉学精选模拟习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编;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麻醉学·内科相关知识》,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
《内科相关知识》,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编;
《医学心理学》,东南大学出版社,副主编;
《内科及危重症诊断与治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副主编;
《麻醉学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者;
《麻醉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者
《危重病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者;
《急性中毒诊疗规范》,东南大学出版社,编者。
三、科学研究
急诊医学硕士点脏器保护和急危重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急性创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急性中毒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及人造血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5个稳定的科研方向。
近5年获得专项资助1项,承担各类科研科课题10余项,总经费超过百万;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篇;获得教学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