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影视学(1304)(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戏剧与影视学”是艺术学门类下的新建一级学科,包含了原大文学学科门类下“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内容总和。目前信息传播学院和语科院的该一级学科设有“影视创作理论与实践”、“电视传播理论与电视批评”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三个研究方向,均属于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范畴,2012年开始首届招生。这两个方向与通常的影视史论、产业、影视文化和意识形态批评等纯理论型的研究方向不同,注重通过艺术实践来探究创作过程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批评更多关注于创作方法、制作技巧、节目形态和美学观念的批评。视野开阔、技能出众、理论扎实是该学科的培养特色,这种培养理念更能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市场对传媒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该专业前两个方向导师队伍中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在读博士4人;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哲社课题5项;包括职业演员、专业导演、摄影师、编辑、记着在内的理论实践“双师型”导师占教师总数的50%;播音主持方向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兼职导师4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项目7项,科研项目的经费合计1885万元。
语言科学学院“播音语言学”硕士点已培养了十三届研究生,今年建立的“数字影像制作实训中心”具有最先进的ALEXA数字电影制作设备,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
(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动向,具有在本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使用外文进行科技写作的能力,能基本听懂用外语所作的本学科学术报告,进行初步的国际学术交流。
三、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语言科学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下设“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
“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立足于播音主持实践的基础上,吸收新闻传播学、语言科学、戏剧学、电影学、文艺学的理论成果,探讨播音主持艺术的审美特性和传播规律,包括语言技巧、舞台表现、主持风格及创作心理,与“播音语言学”研究方向联姻,进行资源共享、互动发展。其研究范围涉及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三个不同的领域,面向三类媒体培养理论实践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根据《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可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
五、培养模式
(一)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组)的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导师的确定在研究生入学第一学期后进行,通过一段时间的师生交流,在对学生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由导师们分别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术专长,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导师。
(三)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四)导师(组)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于新生入学2个月内,制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由学院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五)提倡和鼓励各学科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方式。
六、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一) 课程设置
1. 本学科课程分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大类。学位课程由公共学位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构成;非学位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具体课程结构如下:
A.公共学位课 (5学分)
第一外国语(2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B.学位基础课
原则上按一级学科开设(不少于2门),6-12学分
C.学位专业课
按方向开设 (每个方向不少于2门),6-12学分
D.非学位课(不少于2门),4-6学分。
2.非学位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是全校研究生都必须选修的课程;专业选修课按研究方向、科研攻关和发挥特长需要开设的课程,以及跨学科、跨方向一般性选修课程。研究生可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在完成本方向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扩大知识面,跨学科选修一些课程。
3.允许选择相关学科的学位或非学位课程替代1门学位基础课和1门学位专业课,但学分必须达到要求。
(二) 学分要求
1.研究生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总学分不得低于35学分(含科研训练和实践活动等必修环节)。以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录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3门本方向本科的主干课程,每门课程按1学分计,但不计入规定的总学分之内。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附表1。
2.课程学分等于该课程的周学时数,一般每学期应开满18周。学位课程一般定为2-4个学分,非学位课程一般定为2-3个学分。
3.考核方式,学位课程一般采用考试形式,非学位课程采用考试或考查的形式。学位课程考核成绩必须要达到70分方视为合格,其他课程达到60分视为合格。学位课程有一门为不合格,且参加补考后仍不合格,不得进入论文阶段。
(三)课程安排
1.硕士生的课程原则上在一年半内完成,至多不得超过第四学期。
2.硕士生政治课与外语课安排在第一学年内完成。
3.硕士生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
附表1
戏剧与影视学科(1304)(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 别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 方式 |
授课单位 |
课程门数与学分要求 |
|
学
位
课 |
公 共 学 位 课 |
S661111 |
核心英语1 |
72 |
4 |
1 |
考试 |
外国语学院 |
≥6学分 |
|
核心英语2/英语视听说/英语演讲技巧/英语口语口译/文献阅读与翻译/国际会议交流英语/学术英语写作 |
36 |
2 |
2 |
考试 |
外国语学院 |
|||
S66100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考试 |
研究生院 |
|||
S66100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2 |
考试 |
研究生院 |
|||
学 位 基 础 课 |
S371001 |
普通语言学 |
54 |
3 |
1 |
考试 |
语言科学学院 |
≥3门课
≥6学分 |
|
S371013 |
当代句法学 |
54 |
3 |
1 |
考试 |
语言科学学院 |
|||
S371014 |
音系学 |
36 |
2 |
2 |
考试 |
语言科学学院 |
|||
S371015 |
语义学 |
36 |
2 |
2 |
考试 |
语言科学学院 |
|||
学 位 专 业 课 |
S372026 |
播音主持理论 |
72 |
4 |
2 |
考试 |
语言科学学院 |
≥2门课
≥4学分 |
|
S372027 |
媒体语料库研究 |
36 |
2 |
2 |
考试 |
语言科学学院 |
|||
S372028 |
语言艺术表达 |
72 |
4 |
1 |
考试 |
语言科学学院 |
|||
非
学
位
课 |
公共选修课 |
S661071 |
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
18 |
1 |
1 |
考试 |
研究生院 |
≥4门课 ≥6学分
其中跨学科课程: ≥2门课 ≥4学分 |
S661061 |
计算机office基础课 |
36 |
2 |
1 |
考试 |
研究生院 |
|||
专业选修课 |
S375012 |
中外电影理论与历史 |
54 |
3 |
1 |
考试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5002 |
纪录片理论与创作研究 |
54 |
3 |
2 |
作品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5003 |
影视评论及写作 |
54 |
3 |
1 |
考查 |
文学院 |
|||
S375013 |
中外电视史 |
36 |
2 |
1 |
考试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5001 |
影视艺术概论 (科学学位限选) |
54 |
3 |
1 |
考试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5014 |
中外电影大师研究 |
36 |
2 |
3 |
考查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5006 |
影视创作理论与技巧 |
54 |
3 |
2 |
考试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5007 |
影视制作综合实践(限选) |
36 |
2 |
2 |
作品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5015 |
电视传播理论研究 |
54 |
3 |
2 |
考试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5008 |
媒介批评 |
54 |
3 |
3 |
考试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5009 |
新媒体艺术专题研究 |
36 |
2 |
3 |
考查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5011 |
影视节目制作概论(限选) |
36 |
2 |
2 |
考查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5016 |
文艺美学专题研究 |
36 |
2 |
2 |
考查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1016 |
统计学 |
36 |
2 |
1 |
考试 |
语言科学学院 |
|||
S371005 |
话篇语用分析(限选) |
36 |
2 |
2 |
考试 |
语言科学学院 |
|||
S375017 |
数字电影制作专题研究 |
36 |
2 |
4 |
考查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5018 |
数字高清后期软件应用 |
36 |
2 |
3 |
作品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5019 |
广告策划与创意 |
36 |
2 |
4 |
作品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5020 |
影视音乐专题研究 |
36 |
2 |
3 |
考查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5021 |
影视产业与市场运作专题 |
36 |
2 |
4 |
考查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5022 |
影视栏目策划与制片管理 |
36 |
2 |
4 |
考查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2018 |
口语理论研究 |
54 |
3 |
4 |
考查 |
语言科学学院 |
|||
S372020 |
朗读学与演讲学 |
54 |
3 |
2 |
考查 |
语言科学学院 |
|||
S375023 |
当代新闻学前沿问题研究 |
36 |
2 |
3 |
考查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5024 |
影视与戏剧表演实践 |
36 |
2 |
4 |
演出 |
信息传播学院 |
|||
S375025 |
网络视频与网页制作 |
36 |
2 |
5 |
作品 |
校网络中心 |
|||
科研训练 |
S371017 |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1 |
4 |
考查 |
2学分 |
|||
S371018 |
学术交流和学术论文 |
1 |
答辩申请前完成 |
||||||
实践活动 |
专业实践(参加学生电影节、DV作品展映、跟剧组、参与校内外各类大型活动) |
1 |
答辩申请前完成 |
2学分 |
|||||
社会实践(媒体见习、社会调查) |
1 |
七、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
选题及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选题及开题报告按照《江苏师范大学关于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的规定》执行。开题报告通过者可继续进行论文阶段工作。
研究生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后,须加入中期考核阶段,中期考核按照《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进行。中期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的研究生,可以进入论文工作,继续攻读学位。
八、科研训练及学位论文要求
在开题报告后,学生必须开展相对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参与科研项目并独立完成和编写一定分量的科学研究报告,最后撰写符合学位论文要求的毕业论文。在研究工作基础上,撰写1-2篇学术论文,争取在网络学刊或公开刊物上至少有一篇论文发表。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系统的研究思路和计划,反映系统科学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学术探索,具有一定的科学上的前沿性和应用价值。论文应具有较丰富的工作量,有明确可信的研究结论。论文的撰写应符合科技文献的编写规范,具有良好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文字表达精炼准确,外文摘要等的编写合乎规范要求。
九、必读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
见附表2。
附表2
戏剧与影视学科(1304)(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
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序号 |
名称 |
1
|
《中国播音学》张颂主编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年 《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张颂著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年 《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吴郁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年 《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鲁景超著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 《播音风格探》姚喜双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2年 |
2 |
《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 《新闻大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 《世界广播电视参考》国际广播电台 《中国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电视》中央电视台 |
3 |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著,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著,新华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 《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温德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 《大众传播学诸论》,[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新华出版社1990年中文版。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中文版。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中文版。 《人的延伸――媒介通论》,[加]麦克卢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人类传播史》,韦尔伯.施拉姆,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中文版。 |
4 |
《记者生涯――目击世界60年》沃尔特·克朗凯特 江苏人民出版社 《脱口秀――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威力与影响 》〔美〕吉尼·格拉汉姆·斯克特著 新华出版社 《美国经典电视栏目》苗棣等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电视节目主持人学初论》任远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节目主持艺术论》应天常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无冕女王――中美女主播的公众形象和私人生活》季思聪 时事出版社 《时代的明星――漫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徐德仁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赵淑萍著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节目主持学新论》韩泽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
5 |
《语言论》高明凯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语言学纲要》罗常培等 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 商务出版社2002年版 《话语与社会变迁》〔英〕诺曼·费尔克拉夫 华夏出版社 《做为话语的新闻》〔荷〕扎伊恩·A等 华夏出版社 《言语链――说和听的科学》〔美〕P·B·邓斯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播音学》张颂主编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语言应用论集》于根元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朗读学》张颂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张颂著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艺术语言发声基础》周殿福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方明谈播音》姚喜霜等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吴郁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鲁景超著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播音风格探》姚喜霜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节目主持语用学》应天常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6 |
《中国广播电视学》阎玉主编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 〔英〕大卫·麦克奎恩 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广播电视通史》 赵玉明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 《中国电视史》刘习良主编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出版 《中外广播电视史》,郭镇之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美国新闻史》埃德温·埃默里等著 新华出版社2000年9月版 《日本广播电视手册》秦建、李俊译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著,上海交大出版社2002年版。 《广播电视新闻教程》安德鲁·博伊德 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广播电视写作与报道》特德·怀特 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新闻报道与写作》麦尔文·曼切尔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电视广播和新媒体写作》〔美〕罗伯特赫利尔德著 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世界电视前沿》(1-3册)汪文斌等 华艺出版社 《电视节目策划》项仲平编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广电传统的缔造者-》周小普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运行中的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百期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英〕约翰·塔洛克 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
7 |
Cherry,C. On Human Communication(New York:Wiley,1957)(《论人类的传播》C·彻里) McLuhan,Marshall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New York:McGraw Hill,1966)(《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马歇尔·麦克卢汉) Schramm,WMen,Media-A Look at Human Communication(New York:Wiley1973)(《传学概论――传媒、信息和人》W·施拉姆) UNESCOWorld Communications:A 20th Centry Survey ofPress,Radio,Television,Film,5eted.(Paris:UNESCO,1975) (《世界传播:二十世纪报刊、广播、电视、电影概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Smith,A.G.ed.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1966)(《传播与文化》A·G·史密斯) Katz,ELazarsfeld,P.F. Personal Influence:The Part Played by People in the Flow of Mass Communications(New York:Free Press,1964)(《个人的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E·凯斯、P·F·拉扎斯菲尔德) Miller,G.A.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New York:McGraw-Hill,1951)(《语言与传播》G·A·米勒) Lippmann,WalterPublic Opinion(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1922)(《舆论》沃尔特·李普曼) Hovland,C.Janis,I.LKelley,H.H.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New Haven,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9)(《传播与说服》C·霍夫兰、) Murphy,Robert D.Mass Communication and Human Interaction(Boston:Houghton-Mifflin,1977)(《大众传播与人的相互作用》罗伯特·D·墨菲)
|
十、学术交流
(一)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关心和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0次以上(含10次)校内外学术交流,达不到10次者不得申请论文答辩。学术活动计2学分。
(二)学术交流可以是校内各学院组织的学术讲座,也可以是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原则上校内4小时的专题讲座为一次学术交流,校内(外)参加的学术会议根据学术会议的天数折算,原则上一天为2次学术交流。本方向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还包括参加国内各类电影、电视艺术节、学生DV影像展映等等。
十一、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可授予硕士学位,并发给学位证书。
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批意见:
主席签字:
日期:
附件三:徐州师范大学学院代码和研究生课程编号说明
院系代码表
101 |
文学院 |
121 |
数学科学学院 |
102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122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103 |
法律政治学院 |
123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104 |
外国语学院 |
124 |
生命科学学院 |
105 |
音乐学院 |
125 |
城市与环境学院 |
106 |
美术学院 |
12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107 |
信息传播学院 |
127 |
测绘学院 |
108 |
经济学院 |
129 |
机电工程学院 |
109 |
教育科学学院 |
135 |
体育学院 |
111 |
管理学院 |
137 |
语言科学学院 |
1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666 |
研究生处 |
课程编号说明
课程编号是7位,第1位为类别码,例如B为博士课程,S为硕士课程,J为教育硕士课程,F翻译硕士,H汉语国际教育硕士,Y艺术硕士,T体育硕士;第2-3为学院代码的后两位;第4位为自定义码,学院可根据自己专业特色,自行定义;5-7位为课程顺序号。999为公共课学院。
关于第4位自定义码的设置建议:
0:代表该课程属于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
1:代表该课程属于本学院所有专业所学的公共课程
2-9:代表各专业特有的课程,例如,文学院2可以代表汉语言文字学特有的课程,3可以代表现当代文学特有的课程。具体设置由学院根据以上原则自行确定。
硕士研究生课程目录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类别 |
学时 课内/ 实验(上机) |
学分 |
S661111 |
核心英语1 |
公共学位课 |
72 |
4 |
|
核心英语2/英语视听说/英语演讲技巧/英语口语口译/文献阅读与翻译/国际会议交流英语/学术英语写作 |
36 |
2 |
|
S66100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S66100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
S371001 |
普通语言学 |
学位基础课 |
54 |
3 |
S371013 |
当代句法学 |
54 |
3 |
|
S371014 |
音系学 |
36 |
2 |
|
S371015 |
语义学 |
36 |
2 |
|
S372026 |
播音主持理论 |
学位专业课 |
72 |
4 |
S372027 |
媒体语料库研究 |
36 |
2 |
|
S372028 |
语言艺术表达 |
72 |
4 |
|
S661071 |
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
公共选修课 |
18 |
1 |
S661061 |
计算机office基础课 |
36 |
2 |
|
S375012 |
中外电影理论与历史 |
专业选修课
|
54 |
3 |
S375002 |
纪录片理论与创作研究 |
54 |
3 |
|
S375003 |
影视评论及写作 |
54 |
3 |
|
S375013 |
中外电视史 |
36 |
2 |
|
s375001 |
影视艺术概论 (科学学位限选) |
54 |
3 |
|
S375014 |
中外电影大师研究 |
36 |
2 |
|
S375006 |
影视创作理论与技巧 |
54 |
3 |
|
S375007 |
影视制作综合实践(限选) |
36 |
2 |
|
S375015 |
电视传播理论研究 |
54 |
3 |
|
S375008 |
媒介批评 |
54 |
3 |
|
S375009 |
新媒体艺术专题研究 |
36 |
2 |
|
S375011 |
影视节目制作概论(限选) |
36 |
2 |
|
S375016 |
文艺美学专题研究 |
36 |
2 |
|
S371016 |
统计学 |
36 |
2 |
|
S371005 |
话篇语用分析(限选) |
36 |
2 |
|
S375017 |
数字电影制作专题研究 |
36 |
2 |
|
S375018 |
数字高清后期软件应用 |
36 |
2 |
|
S375019 |
广告策划与创意 |
36 |
2 |
|
S375020 |
影视音乐专题研究 |
36 |
2 |
|
S375021 |
影视产业与市场运作专题 |
36 |
2 |
|
S375022 |
影视栏目策划与制片管理 |
36 |
2 |
|
S372018 |
口语理论研究 |
54 |
3 |
|
S372020 |
朗读学与演讲学 |
54 |
3 |
|
S375023 |
当代新闻学前沿问题研究 |
36 |
2 |
|
S375024 |
影视与戏剧表演实践 |
36 |
2 |
|
S375025 |
网络视频与网页制作 |
36 |
2 |
|
学院审核意见:
签字: 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