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简介

苏州科技学院 免费考研网/2014-01-12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简介
2008-07-03

专 业 简 介

城市规划与设计(081303)

该学科为校重点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镇化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城市设计与理论等,在小城镇规划设计方面形成明显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该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2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近五年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发表学术论文3.2篇/年·人,出版学术专著共22部。曾获包括国家级优秀规划设计银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目前在研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项,年科研经费500万元以上。

拥有区域规划研究所、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城市与建筑研究所、城市环境艺术研究所、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等教学与研究基地。

 

环境工程(083002)

该学科以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分析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以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受污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生态区域规划与建设理论、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安全与风险评价、环境污染物监测分析等主要研究特色。

该学科共有教师2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9人具有博士学位。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十一五"专项、江苏省科技计划(社会发展)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其他项目20余项;近三年来,拥有各类科研经费近1500万元,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数项,获国家专利10余项。

该学科以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为研究依托基地。

市政工程(081403)

该学科以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和城市垃圾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成主要研究方向,以饮用水深度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低耗高效处理技术及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和电子废弃物分选回收技术为研究特色。
该学科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6人具有博士学位。目前开展的科研项目有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其他项目10余项。近三年来,共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著作10余部。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数项,获国家专利10余项。
  该学科以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为研究依托基地。

结构工程(081402)

该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钢结构理论及其应用、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理论及其应用、多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等。

该学科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4人。已独立指导博士20多名。近五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各类课题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有多项成果经鉴定为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市厅级科研奖励5项,出版相关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检索论文38篇。作为主要编制人,该学科组成员还参加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7-2003)、《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XX)、《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12-XX)等四部国家标准、规程的编制、修订工作。

现有实验室面积2635㎡,其中结构实验大厅1128 ㎡,仪器设备总值1119.12万元;有研究生专用计算机房和自习教室,并有用于大型复杂结构动力分析的并行计算机系统;系计算中心有PKPM系列软件、“桥梁博士”、ANSYS、FLUSH、MTS等用于研究生及教师科研分析计算软件。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其核心内容为地震工程、抗风工程、抗火工程和抗爆工程等。主要研究领域有两个:一是土木工程结构抗震研究的基础问题─结构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研究。另一个为工程结构防灾减灾(包括抗震、抗风、抗火等)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

该学科为校重点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近三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6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有30余篇被SCI、EI、ISTP等收录。目前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共10项。

以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为主要实验依托基地。现有实验室面积2635㎡,其中结构实验大厅1128 ㎡,仪器设备总值1119.12万元;有研究生专用计算机房和教室,并有用于大型复杂结构动力分析的并行计算机系统;系计算中心有PKPM系列软件、“桥梁博士”、ANSYS、LS-DYNA,FLUSH、MTS等用于研究生及教师科研分析计算软件。

 

 

世界史(060108)

该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的教师共有13位,其中教授5位,副教授4位,5人具有博士学位,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以及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科研水平较高、后劲较强的学术梯队。我校已经成为江苏省世界史人才比较集中的教学、科研单位,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该学科组成员近年来承担或完成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和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等,2001年以来出版著作18部,在《世界历史》、《世界宗教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并多次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在俄罗斯文化、俄罗斯现代化以及日本现代化、日本外交、英联邦国家外交、英联邦国家现代化模式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某些成果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多项成果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如该学科带头人所著的《当代俄国》和《经济运行如何趋向均衡--西方古典市场均衡理论的演进》分别获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及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铁路与日本近代化--日本铁路史研究》、《20世纪澳大利亚外交史》分别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该学科带头人还担任了中国苏联东欧历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和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在学科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特色。 

 

专门史(060105)

该学科为校重点学科,设有区域社会文化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等研究方向。

该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近年来,该学科共承担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课题2项,省部级项目4项;共出版专著14部,并在《社会学研究》等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有多项论著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部分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史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共承担科研项目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子课题1项,省厅级4项,院级3项,共有科研经费11万元。

伦理学(010105)

该学科为校重点学科,主要研究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历史发展和实际应用。研究领域包括:伦理学的基本原理、道德形上学、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道德价值的实质及其评价标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及其现代价值、传统道德教育经验的总结和借鉴、社会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伦理学理论、经济(企业)伦理和环境伦理及其规范体系、经济(企业)伦理建设和环境伦理建设的社会机制,以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问题。
该学科现有学术骨干1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人。近几年来,该学科组成员共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社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8项。该学科组成员曾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多项成果获省、市、教育厅优秀社科成果奖。

 

基础数学(070101)

该学科基础数学是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的研究方向之一的数学科学的核心与基石部分,更是其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及社会科学等必不可少的基本应用工具。几千年来,人类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的突破几乎都得益于基础数学研究的率先突破。现在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基础数学研究有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础数学为我校重点学科,基础数学硕士点设有泛函分析(非线性泛函分析、模糊分析、集值分析、变分不等式、不动点与迭代逼近、凸分析及其应用、凸几何中的泛函分析方法)、李代数等研究方向,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该学科师资力量较强,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生导师7人(其中2人为兼职导师)。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40篇,其中40多篇被SCI或EI检索;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

应用化学(081704)

该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以化学化工实验中心(江苏省基础实验示范中心)、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为实验依托和基地。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材料化学及其应用、应用电化学等,研究内容主要有阻燃抗静电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磁性流体的合成及其应用、光触媒的制备及其应用、化学电源、光电化学、电分析化学、液晶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及其应用等。

该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归国留学人员3人。该学科近年来发表论文14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2部、教材3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目前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共10多项。





閻庢鍠掗崑鎾绘⒑椤愶絿顣叉繝鈧幍顔惧崥婵顦糚闂佹寧绋掗惌顔剧博鐎涙ḿ鈻旈柛銉㈡櫓濞兼岸鏌ら弶鍨殶闁绘牜鍎ょ粙澶愬箻閼碱剛鎳濋柣鐘叉处瀹曟﹢锝炵€n偓绱i柟杈鹃檮椤撶懓銆掑铏《婵犫偓閸涘瓨鏅悘鐐插⒔濡层劑鏌¢崼顐㈠幐缂佹顦靛畷姘紣娴d警浼囬梺鍛婂笒濡繈骞愰崼鏇熸櫖濞达綀娅i崡婊堟倵閻㈠灚鍤€闁搞劍绻勭划璇参旂€n剛锛�
547闂佸湱顣介崑鎾绘⒒閸曗晛鐏柣妤€閰i幊鎾诲礃椤忓棗鐓涢梺鍏兼緲閸燁偄鐣烽敓锟�1130缂備礁顦粔鐢碘偓鍨皑閳ь剝顫夌喊宥夊汲閳ь剟鏌℃径瀣婵炲牊鍨垮畷锟犲礃瑜忕粙鍥╃磼婢跺﹦效闁告ǜ鍊栫缓钘壩旈崪浣规瘜闁圭厧鐡ㄩ幐鍫曞焵椤戞寧绁版い顐㈩儐閿涙劙骞嬮婊咁槷濠电偞鍨归弫绋棵烘繝鍥ㄥ殣閺夊牜鍋掗崵鏃堟煏閸℃洝鍏岀紒顔光偓瓒佽鎯斿☉鎺戜壕濞达絿鏅Σ鍫ユ煕閹烘挻鍋犻柍褜鍏涚欢姘跺闯妤e啯鎳氱€广儱鍟犻崑鎾存媴閻戞ê鈧偟鈧鎮堕崕顖炲焵椤戣儻鍏屾い鎾存倐閹爼宕遍幇銊ヤ壕濞达絾浜芥禒锕€霉閸忕厧鎼搁柍褜鍏涘ù鍥磼閵婏箑顕辨慨妯稿劗閸嬫挻鎷呯憴鍕暚闂佺厧寮惰ぐ鍐紦妤e啯鍋犻柛鈩冨姀閸嬫挻鎷呴悿顖氬箑闂佸搫鍊稿ú銏ゅ焵椤戞寧绁板瑙勬崌瀵敻顢涘Ο宄颁壕濞达綀顫夐悡鈧梻鍌氬€介濠勬閸洖绠绘い鎾村閸嬫挻鎷呴崷顓溾偓濠囨倵濞戝疇绀嬮柍褜鍏涚粈浣轰焊閹殿喒鍋撳☉瀹犵闁逞屽厸濞村洭顢橀崫銉т笉婵°倓鐒︾花姘舵煏閸℃洜顦︾€圭ǹ顭峰畷锝囦沪閸屾浜惧ù锝呮啞閸曢箖鏌i悙鍙夘棑闁逞屽厸閻掞箓寮崒姘f煢婵懓娲犻崑鎾存媴閸涘﹥鍣搁柣搴㈠喕鐠愮喖鍩€椤戞寧顦风紓宥咁儔閹虫牠鎳犻鍐炬蕉缂備焦鍐婚幏锟�28缂備緡鍋夐褔顢楅悢铏圭煋闁规惌鍨崇壕锟�
相关话题/苏州科技学院

婵炴垶鎸撮崑鎾绘煛婢舵ê鐏犻柕鍫濈埣閹崇娀宕滄担鍦殸闂備浇妫勫畷顒€顫濋妸鈺佺煑妞ゆ牗鐟ょ花鏉库槈閺冣偓濠㈡﹢宕哄畝鍕殌闁告劦浜為崺鈥斥槈閹惧瓨灏紒妤冨枔閹风娀骞戦幇顔哄亽闂佸搫鍊归悷杈╂閿燂拷
2婵炴垶鎸稿ú銊╋綖閹烘鍤€闁告劦浜為崺锟犳煟閵忋倖娑ч柣鈩冪懄缁嬪﹪鏁傞懖鈺冾槱婵☆偆澧楅敋缂併劑浜舵俊瀛樻媴缁涘缍婃俊顐ゅ閸垶鍩€椤戣法顦﹂柛娆忕箲缁鸿棄螖閸曨厹鍋掗梺鍝勫€归悷杈╂濮樿泛鐭楀┑鐘插€搁崸濠冾殽閻愬樊鍤熸繝鈧埄鍐跨矗婵鐗忕粈澶嬬箾閹寸姵鏆╂繛璇ф嫹547闂佸湱顣介崑鎾绘⒒閸曗晛鐏柣妤嬫嫹4婵炴垶鎸稿ú锝囩礊閹寸偟鈻旀い蹇撴礌閸嬫捇宕橀鍡楃厸闂佸吋婢橀崯顐㈢暦閵夛妇鈻旈柟鎹愬皺閻熷湱绱掓径瀣仼婵炶弓鍗虫俊瀛樻媴鐟欙絽浜鹃柛鎰典簽閸╋繝鏌涜箛锝呭闁告瑱绱曢幏鐘诲箻閸涱垳顦╅梺琛″亾闁圭ǹ绨肩粭澶愭煠閺勫繒绨挎い鏇樺灲瀵偊寮跺▎鎯уΤ闂佹寧绋戦ˇ顓㈠焵椤掑﹥瀚�40缂備礁顦粔宕囩箔閹惧鈻旀慨姗€纭搁弫瀣熆鐠団€充壕缂佽鲸鐟╅弻宀勫箣閿濆洠鍋撻搹瑙勫厹闁哄洨鍎戠槐婊堟煏閸℃洖绨籅A闂侀潧妫旂粈浣该瑰Δ鍛挃闁告侗鍘藉▍宀勬煕閺冩挾纾挎い銏$缁旂喖顢曢悩顐壕濞达綀顫夐悡鈧梻鍌氬€介濠勬閸洖绠绘い鎾跺閺佸顭跨拠鈥充簴闁逞屽厸閼冲爼濡甸悙鏉戭嚤婵﹩鍏涚槐锝吤归敐鍡欑煂妞ゃ垺纰嶇粩鐔碱敃閵堝洦鎯i梺鎸庣☉椤︻參鍩€椤掑﹥瀚�28缂備緡鍋夐褔骞冮幘鍓侀┏濠㈣泛饪撮崝鍛存煕閺冣偓缁嬫捇寮悽鍨厹闁哄洦姘ㄩ悷鈺佲槈閹炬潙鎼搁柍褜鍓ㄩ幏锟�1130缂備礁顦粔鍓佸垝閿熺姴绀傞柛娑橈攻濞堝矂鏌℃径瀣闁逞屽墾閹凤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