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苏州科技学院 免费考研网/2014-01-12

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2007-09-23

专 业 简 介

城市规划与设计(081303)

该学科为校重点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镇化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城市设计与理论等,在小城镇规划设计方面形成明显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该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2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近五年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发表学术论文3.2篇/年·人,出版学术专著共22部。曾获包括国家级优秀规划设计银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目前在研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项,年科研经费500万元以上。

拥有区域规划研究所、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城市与建筑研究所、城市环境艺术研究所、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等教学与研究基地。

 

环境工程(083002)

该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以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为主要实验依托基地。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等,以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脱氮除磷技术、生态区域规划与建设理论、循环经济研究、生态环境安全与风险评价、环境污染物分析方向研究、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为研究特色。

该学科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近五年来,共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著作20余部。目前在研科研项目有包括国家"十五"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12项,其他项目20余项。

 

市政工程(081403)

该学科为校重点学科,以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与环保技术研究为主要实验依托基地。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和城市垃圾处理与处置等,以饮用水深度处理、饮用水消毒技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生活垃圾填埋场中矿化垃圾资源化技术研究以及电子废弃物分选回收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为研究特色。

该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近五年来,共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目前在研科研项目有包括国家"十五"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其他项目20余项。

 

结构工程(081402)

该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以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为主要实验依托基地。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钢结构理论及其应用,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理论及其应用,多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等。

该学科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4人。已独立指导博士20多名。近五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各类课题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有多项成果经鉴定为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市厅级科研奖励5项,出版相关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检索论文38篇。作为主要编制人,该学科组成员还参加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7-2003)、《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XX)、《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12-XX)等四部国家标准、规程的编制、修订工作。

现有实验室面积2635m2,其中结构实验大厅1128 m2,仪器设备总值1119.12万元;有研究生专用计算机房和自习教室,并有用于大型复杂结构动力分析的并行计算机系统;系计算中心有PKPM系列软件、"桥梁博士"、ANSYS、FLUSH、MTS等用于研究生及教师科研分析计算软件。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边缘学科,其核心内容为地震工程、抗风工程、抗火工程和抗爆工程等。主要研究领域有两个:一是土木工程结构抗震研究的基础问题─结构输入地震动参数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近场波动数值模拟及并行计算技术;近断层强震动的模拟;局部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地震动空间相关性等;另一个为工程结构防灾减灾(包括抗震、抗风、抗火等)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钢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及抗震设计对策;特殊和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应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性能;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土-结相互作用分析(包括抗震和抗风)、工程结构的抗火性能及设计理论等。

该学科为校重点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近三年来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6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有30余篇被SCI、EI、ISTP等检索系统收录;获市厅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

以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为主要实验依托基地。现有实验室面积2635m2,其中结构实验大厅1128 m2,仪器设备总值1119.12万元;有研究生专用计算机房和教室,并有用于大型复杂结构动力分析的并行计算机系统;系计算中心有PKPM系列软件、"桥梁博士"、ANSYS、LS-DYNA,FLUSH、MTS等用于研究生及教师科研分析计算软件。

伦理学(010105)

该学科为校重点学科,主要研究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历史发展和实际应用。研究领域包括:伦理学的基本原理、道德形上学、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道德价值的实质及其评价标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及其现代价值、传统道德教育经验的总结和借鉴、社会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伦理学理论、经济(企业)伦理和环境伦理及其规范体系、经济(企业)伦理建设和环境伦理建设的社会机制,以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问题。

该学科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3人;硕士生导师7人。近年来,该学科组成员共承担科研项目14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4项。曾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多项成果获省、市、教育厅优秀社科成果奖。

 

世界史(060108)

该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设有现代化比较研究、俄国历史文化和日本历史文化等研究方向。

该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3人,硕士生导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学科带头人为中国苏联东欧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副会长。该学科组成员近5年来承担或完成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社科项目子课题2项,省部级项目12项,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项,出版著作14部,在《世界历史》、《史学月刊》、《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并多次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在俄罗斯文化、俄罗斯现代化以及日本、澳大利亚现代化、近现代世界经济史、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某些成果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共有4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多项成果获市厅级奖励,在学科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特色。该学科还聘任国内著名的世界史学者为兼职研究生导师。

 

专门史(060105)

该学科为校重点学科,设有区域社会文化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等研究方向。

该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近年来,该学科共承担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课题2项,省部级项目4项;共出版专著14部,并在《社会学研究》等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有多项论著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部分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史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共承担科研项目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子课题1项,省厅级4项,院级3项,共有科研经费11万元。

 

基础数学(070101)

基础数学是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的研究方向之一的数学科学的核心与基石部分,更是其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及社会科学等必不可少的基本应用工具。几千年来,人类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的突破几乎都得益于基础数学研究的率先突破。现在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基础数学研究有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础数学为我校重点学科,设有泛函分析(非线性泛函分析、模糊分析、集值分析、变分不等式、不动点与迭代逼近、凸分析及其应用、凸几何中的泛函方法)、李代数等研究方向。

该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9人;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近五年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20多篇被SCI、EI检索;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省部级奖1项。目前在研国家级项目2项,厅级以上项目4项,科研经费近30万元。

 

应用化学(081704)

该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材料化学及其应用、应用电化学等,研究内容主要有阻燃抗静电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磁性流体的合成及其应用、光触媒的制备及其应用、化学电源、光电化学、电分析化学、液晶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及其应用等。

该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归国留学人员3人。该学科近年来发表论文14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SCI、EI、ISTP收录)、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2部、教材3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目前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共10多项。

以化学化工系实验中心(江苏省基础实验示范中心)、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为实验依托和基地。





相关话题/苏州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