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盘朝奉

江苏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12-21

您的位置:首页>研究人员简介盘朝奉点击数:66【个人资料】姓名:盘朝奉性别:男出生日期:1979年8月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联系电话:13775537109传真:0511-88782845Email:chfpan@ujs.edu.cn【学习和工作经历】学习经历:2002年7月,广西大学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6月,广西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江苏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0年4月,进入江苏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纯电动汽车开发及关键技术研究。工作经历:2008年7月,进入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曾担任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及物流工程)专业08级班主任,现担任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及物流工程)专业1001/1002班学业辅导老师。2011年具备硕士生导师资格,2012年具备副教授任职资格,2013年2月至6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出国人员培训部参加英语高级班培训,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美国密歇根州韦恩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学术社会兼职及荣誉:2008-2009年度、2010-2011年度被评为江苏大学优秀班主任。
【主讲课程】硕士研究生:《汽车运用工程学》本科生:《汽车学II—汽车理论》、《汽车运用工程学》、《交通运输工程学》《交通安全与事故分析》、《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运输组织与管理》【研究方向】电动汽车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研究、交通安全与事故分析【主要论著】已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参编出版著作3部,主要代表作:发表的论文:(1)Researchonenergymanagementofdualenergystoragesystembasedonthesimulationofurbandrivingschedules.InternationaljournalofElectricalPower&EnergySystems44(2013)37–42,SCI/EI源期刊.(2)Dynamicmodelingandsimulationofbatteryelectricvehiclepowerperformanceundertransientconditions.2012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imulation,April6-9,2012inShuanghaiChina.360-365,EI收录.(3)基于复合电源恒流控制的电动车再生制动系统.机械工程学报,2013,49(20):78-83.(4)复合电源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2):284-290.(5)基于动态建模仿真的纯电动汽车动力性分析.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2):335-338.(6)VehicleCollisionInjurySeverityAnalysisBasedonMulti-informationFusion.The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icInformationandControlEngineering(ICEICE),April15-17,2011inWuhan,China.5605-5608,EI收录.(7)车辆事故紧急呼救技术发展综述.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5):170-175.(8)基于车辆事故等级分类的紧急呼救系统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2):17-21.(9)小型汽油机燃用沼气性能优化措施试验研究.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8,35(6):80-82.(10)G180柴油机燃用甲醇燃料的试验研究.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9,38(1):81-86.(11)根轨迹法在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农业机械学报,2007,38(9):19-22,EI收录.(12)复合电源电动车再生制动系统的仿真与分析.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2):345-350.(13)基于汽车稳态回转性的悬架参数优化设计.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1052-1058.(14)电动汽车车内噪声统计能量分析预测与控制.车辆与动力技术,2013,(2):58-62.参编的著作:(1)汽车运用工程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1(2)UGNX5完全自学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3)UG5.0典型实例解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0【科研项目】在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分层动态优化控制的纯电动汽车复合能源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项目编号:51105178(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研究项目:基于分层优化控制的纯电动汽车复合电源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研究,项目编号:BK2011489(3)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奇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研发 (4)国家863项目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转子增程/充换兼容电动轿车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编号:2012AA111401
【科研成果及奖励】【所获专利】申请的专利:(1)一种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发明专利,申请号:201310176341.X(2)一种汽车螺旋弹簧刚度的正向设计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150986.2(3)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性仿真系统,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150993.2(4)超微型电动汽车前轮定位参数设计的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151020.0(5)一种超微型低速纯电动汽车用后驱动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020163921.7(6)一种超微型纯电动汽车用四驱底盘,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020163953.7(7)一种承载式超微型低速纯电动汽车车身,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020163909.6【上述资料更改日期】2012-12-10
相关话题/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