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王军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82.11 |
职称 |
教授、博导 |
职务 |
|||
联系方式 |
|||||
教育背景 |
2004.09-2009.03:江南大学包装工程系博士(提前攻博) 2013.12-2014.12: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结构动力学实验室访问学者(合作导师:Teik C Lim) |
||||
学术兼职 |
福建省闽江学者; 国际包装权威机构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ackaging Research Institutes全球理事会成员;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教育部轻工类教指委包装工程指导组委员兼秘书长(2017-2019); 全国包装院校院长联席会议秘书长(2017-2019); 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工程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用户委员会副主任; 天津科技大学讲座教授; 沈阳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振动测试与诊断》、《包装工程》、《包装学报》等期刊编委,另担任四本SCI收录期刊客座编辑。 |
||||
研究方向 |
运输包装; 食品农产品可持续包装与物流; 包装超材料。 |
||||
在研项目 |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大型龙头企业(永发、山鹰、阿里巴巴、强生等)委托项目多项。 |
||||
学术成果与奖励 |
入选福建省闽江学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 连续担任IAPRI国际包装大会学术委员兼运输包装分会场主席(2014-2019)、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暨ICPTS国际包装技术与科学大会学术委员(2016、2017、2019)、中国力学大会学术委员(2015)等,多次参加国际包装重要学术会议,其中做大会Keynote报告一次; 荣获“中国现代包装工程三十年-突出贡献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特等奖、中国包装行业科技奖最高奖等;在国际包装工程领域有影响。 |
||||
近期成果 |
围绕物流中的产品损坏失效机理及其防护包装力学理论开展系统和深入研究,主要科学贡献有:(1)从系统角度对物流防护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与评价,发展了“产品-包装-运载体”耦合系统多级逆子结构分析方法;(2)研究物流中的产品损坏失效机制,提出了产品物流损坏失效的边界曲面理论。研究成果被收录在教指委全国包装工程专业本科统编教材《运输包装》,应邀前往国际著名包装学府密西根州立大学包装学院开展专题学术讲座。代表性成果如下: 1.多物理场作用下食品农产品生物材料微细结构损伤及演化 2.农产品物流包装 3.物流包装防护新材料新结构与创新应用 4.机械装配系统动态质量的逆向子结构分析与诊断 |
||||
近期论文 |
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在Mechanical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Composite Structures、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Transactions of the ASME、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振动工程学报》、《复合材料学报》等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6篇(TOP期刊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