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工学一级学科代码:0802一级学科名称:机械工程)
(二级学科代码:080203二级学科名称:机械设计及理论)
请点击这里查看英文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
本学科1990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为:机器人与仿生机械;智能机器、传动与控制;机械CAD及专家系统;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多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润滑理论与纳米摩擦学;微机电系统与控制;纳米工程与器件;热电器件与数据存储系统;结构动力学与汽车设计理论;高等机构设计理论及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与动态仿真;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测试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应用;企业资源管理与决策系统;非开挖技术及装备;图学理论及应用等。本学科在上述研究领域先后承担完成30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863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攻关、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以及数十项企业合作项目。取得经专家鉴定达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10多项,获得国家和部、省级科技成果奖5项,自行开发的部分产品推广应用数十台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主编出版本科生用、研究生用专著、教材30多部,其中获全国优秀教材奖、部省优秀教材奖、精品教材奖8部,累计发行量过百万册的教材两部,位居全国同类教材发行量第一;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等国家级、部省级教学成果20多项。 |
|
二、培养目标 |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在机械设计理论和方法、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及设计与控制、动态分析与监控、新型传感、检测与控制、机器人学与智能控制等方面,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有关技术问题的能力。能胜任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开发应用等方面的工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
|
三、研究方向 |
(1)微纳机电系统(2)表面工程与润滑理论(3)微尺度传热学与生物芯片(4)微型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理论 |
|
四、培养年限 |
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可延至6年。 |
|
五、学位论文 |
文献阅读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50篇,其中外文文献20篇,完成一篇综述。论文撰写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论文学术水平博士论文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达到:具有明显的创新性,部分研究内容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涵盖面。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应有新发现、新见解,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本学科申请博士学位前至少要发表3篇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1篇被SCI收录、2篇被Ei收录。 |
|
六、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
|
组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时间 | 授课方式 | 考试方式 | 备注 | A 公 共 学 位 课 程 | B000102 | 博士英语 | 36 | 2.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02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36 | 2.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 专 业 基 础 学 位 课 程 | B000104 | 数学模型 | 54 | 3.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002101 | 微/纳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 36 | 2.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考查 | | S002100 | 学科研究动态 | 18 | 1.0 | 春秋季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必修环节 | 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 要求博士生在中期考核前应选听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至少8次。 | 1学分 | 考查 | 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 | 要求参加学术研讨活动至少8次并做至少4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要求参加本学科领域国际学术会议(境外)1次和其它重要的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报告至少2次。 | 2学分 | 考查 |
|
注:1. 要求博士生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年内完成所有课程至少13学分,其中学位课至少8学分;2.学位课程根据此表,非学位课程从“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