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学科门类:理学   一级学科代码:0711  一级学科名称:系统科学)
(二级学科代码:071101   二级学科名称:系统理论)
    
        
            | 一、培养目标 | 
        
            | 1.本学科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善于合作,积极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服务的管理着和工作者。 2. 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研究复杂系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了解系统理论的进展与动向。初步具有独立从事系统理论及应用的科学研究、教学 等能力。培养的目标是复合型人才。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有严谨求实的态度和科学作风。
 3.学位获得者能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或科研工作,亦可在相关单位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4.凡修满32-35学分,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且达到上述要求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由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硕士学位。
 
 
 | 
        
            | 二、学习年限 | 
        
            | 3年 | 
        
            | 三、研究方向 | 
        
            | 1.非线性系统分析与应用2.复杂系统分析与建模
 3.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
 四、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 
                
                    
                        | 组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授课方式 | 考试方式 | 备注 |  
                        | A基础课 | s999022 | 综合英语 | 68 | 3.00 | 1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999001 | 自然辩证法 | 51 | 3.00 | 1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6040 | 矩阵论 | 34 | 2.00 | 1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999002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4 | 2.00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999019 | 英语实用写作与翻译 | 34 | 1.00 | 1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3001 | 应用泛函分析 | 34 | 2.00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6020 | 学术报告 | 0 | 2.00 | 1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B专业课 | s006011 | 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 | 34 | 2.00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6025 | 专业英语 | 34 | 2.00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6008 |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 34 | 2.00 | 1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6026 | 非平衡系统理论 | 34 | 2.00 | 2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s006028 | 复杂系统理论 | 34 | 2.00 | 1 | 面授讲课 | 笔试 |  
                        | D选修课 | s006029 | 最优控制 | 34 | 2.00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选1-14 |  
                        | s006037 | 预测控制 | 34 | 2.00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 s006006 | 专家系统与人工智能 | 34 | 2.00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 s006031 | 现代测试技术 | 34 | 2.00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 s006032 | 经济系统分析与建模 | 34 | 2.00 | 3 | 面授讲课 | 考查 |  
                        | s006041 | 现代控制理论 | 34 | 2.00 | 1 | 面授讲课 | 考查 |  
                        | s006030 | 模糊控制 | 34 | 2.00 | 1 | 面授讲课 | 考查 |  
                        | s006038 | 气象检测技术与集成 | 34 | 2.00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 s006033 | 机器人技术 | 34 | 2.00 | 3 | 面授讲课 | 考查 |  
                        | s006034 | 随机过程 | 34 | 2.00 | 1 | 面授讲课 | 考查 |  
                        | s006035 | 前沿技术讲座与讨论 | 34 | 1.00 | 1 | 面授讲课 | 考查 |  
                        | s006014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与柔性制造 | 34 | 2.00 | 3 | 面授讲课 | 考查 |  
                        | s006018 | 嵌入式系统设计 | 34 | 2.00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 s006019 | 现场总线技术 | 34 | 2.00 | 3 | 面授讲课 | 考查 |  
                        | s999007 | 英语口语 | 34 | 0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选1 |  
                        | s999016 | 国际学术交流英语 | 34 | 0 | 2 | 面授讲课 | 考查 |  
                
                    
                        | 五、培养环节 |  
                        | 硕 士生的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环节,撰写论文的目的是使硕士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系统、全面的基本训练,从而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 的能力。论文准备工作从第三学期开始,第四学期进入论文实施阶段,鼓励学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注意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学位论文要有新的见 解,第五学期完成,第六学期论文成文、印刷、答辩。 第三学期结束前做好以下工作:
 (1)阅读文献进行开题论证。
 (2)做开题报告。
 (3)搜集资料和准备实验器材。
 第四学期:
 (1)论文工作的调研。
 (2)参加必要的学术交流。
 (3)根据安排做好论文阶段成果汇报。
 第五学期:
 (1)完成论文工作的全部计算及实验。
 (2)写出论文草稿和摘要。
 第六学期:
 (1)提交论文正式稿。
 (2)准备并完成论文答辩。
 论 文必须是硕士生导师指导和教研室协助下独立完成,硕士论文的答辩工作基本上在每年5-6月份进行,由硕士生本人向导师提出申请,经系部同意,由硕士生填写 研究生学位论文申请表,报研究生部批准,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生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进行评审,由二位专家对 论文进行认真评阅,其中一人必须是外单位专家。由答辩委员会进行论文答辩,符合条件者由校学位委员会授予硕士学位。
 
 
 |  
                        | 六、培养方式 |  
                        |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建立有利于发挥学校、系、教研室培养体制,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一)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由任课教师系统讲授基本理论和思路。
 2.学术报告:请校内外专家做学术报告,介绍研究领域有关新的科研成果及发展动向。
 3.专题讨论:以某一个专题为中心,组织学生讨论。
 4.文献阅读。
 考核可分考试和考查两种
 (二)科研实践
 鼓励硕士生参与导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注意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训练,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实践与学术活动
 通 过教学实践使硕士生对大学本科教学有直接的初步锻炼,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形式,参加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辅导、实践教学、生产实践的辅导、协助导师指导本科 生毕业论文,必须完成约120小时左右的工作量。实践结束,研究生应写出总结报告,教研室对研究生的教学实践的效果应检查评定,合格则记2个学分。
 指导研究生参加校、院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以及学术会议,鼓励他们在上述活动中作学术报告以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  
                        | 七、必读书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