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021年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学院及专业方向介绍(2)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2-27

3、《电子材料及应用》主要研究新型功能材料的电子输运性质及其量子效应,设计和研制耦合纳米结构的纳功能器件,研究其在光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

(三)080902电路与系统专业

1、《智能信息处理》本方向以通信系统与网络为应用背景研究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理论、算法和技术。目前已经开展的主要工作有:无线通信中的分集接收与最佳接收技术、信道辨识与均衡技术、多用户检测技术、空时二维处理技术、多载波传输技术、智能大数据处理及深度学习等。

2、《医学电子与信号处理》主要研究生物医学信号的处理及医疗电子控制技术。目前的主要工作有:脑电(EEG)和脑磁(MEG)信号的机器学习及数据挖掘、脑机接口(BCI)技术、基于脑电控制的智能系统、人脑注意力检测和增强、病理脑信号的鉴别与分类、脑复杂网络分析等。

3、《智能信息感知技术》该方向主要进行多源信息感知与处理的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包括信息感知的新方法研究、基于新材料与新型结构传感器的研制、基于视觉与触觉信息融合的目标分类识别技术、基于稀疏编码具有深度学习功能的控制算法研究等。该方向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智能皮肤、机器人、物联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

(四)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

1、《微纳电子材料及器件》本方向重点研究各类半导体电子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学、光学和磁学特性,主要包括各类低维纳米材料、碳材料、铁电材料、有机材料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各类新型的硅基和化合物功率器件、纳米电子器件、传感器、能源存储与转化器件、存储器以及光电器件等。

2、《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融合了微电子、材料学、力学等多门学科,在物联网时代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方向主要研究微机电系统新型器件的机理、工艺、检测、模型和可靠性;射频MEMS开关及其阵列、匹配网络和功能电路的设计、制作和封装。

3、《集成电路与系统》结合我校特色和优势,开展超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的设计、模拟、建模和测试技术研究。包括新型集成功率器件与射频器件、功率驱动和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射频集成电路、射频识别等。以及光电探测集成电路、微传感器集成电路、光纤通信和微波集成电路等。

  (五)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

1、《天线与射频电路》主要研究天线理论与射频电路理论与技术。研究以无线通信与探测系统为应用背景的各种天线、射频与微波无源元器件,包括微波滤波器、功率合成、功率分配器、定向耦合器、移相器、环形器等;研究射频有源电路的设计理论与实现技术,包括振荡器、混频器、放大器、射频模块及其集成技术等。

2、《电磁场数值计算》主要研究工程电磁场问题数值解法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应用,以及面向设计自动化的优化算法理论与方法。本研究方向将重点研究电磁场问题的频域和时域数值解法、高频近似方法、电波传播模型、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在天线、电磁兼容、射频技术、电波传播等领域中的应用。

3、《无线通信与电磁兼容》主要研究无线通信中的各种关键技术、无线通信中的电磁兼容理论和技术、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无线信道及其电波传播理论与技术、无线通信干扰及其兼容性技术、无线电频谱资源理论与工程技术、无线通信中的EMC标准与监测管理、无线通信网络及系统规划与优化技术、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预测和质量分析的理论与技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电磁环境建模、预测和评估理论与工程技术、通信系统的防雷及电磁防护技术。

 

(六)085400电子信息(专业学位)(全日制、非全日制)

1、《光电信息工程》研究新一代光通信系统原理、技术及关键器件的理论及其应用,包括光通信系统中光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检测的基本理论,光通信系统中光电子器件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及制备,光传输网技术、光接入网技术、全光通信技术和光信息处理技术及其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光电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开展光—电、电—光和光—光等功能器件的设计、制备及其应用研究。研究光纤新技术的原理、新型光纤器件及其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等领域中的应用,包括特种光纤材料和器件的设计、制备和性能测试,及在医疗、加工、检测等方面领域的应用。

研究光电信息的获取、检测、传输和处理,研究各种类型的光电传感器机理与性能,并探索其应用于国防军事、航空航天、工矿企业、生物医学、计量测试、自动控制等领域。由光电传感器获取的信号或图像等,经光纤等介质传输,同时对各种光电传感器获取的信号或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为智能检测和智能监控奠定基础。

2、《智能微纳电子技术》主要研究微纳光电子材料、磁性材料和新型二维材料的结构预测、制备技术和电光特性,以及在其光电子和磁性特性基础上的电路和功能器件设计制备技术;光电传感、检测与传输原理与技术,及其光电子工程应用;量子结构与多粒子关联效应,及其量子计算、量子通信与量子调控方案研究等。

3、《电路系统与信息处理》本方向面向电子信息处理研究和开发领域,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理论研究,以及信息处理的软、硬件设计能力。主要研究智能信息处理及其应用,以通信系统与网络为应用背景研究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理论、算法和技术、智能大数据处理及深度学习算法等;生物电子学及应用,包括脑电(EEG)和脑磁(MEG)信号的机器学习及数据挖掘、脑机接口(BCI)技术、基于脑电控制的智能系统、图像处理、医学信号处理等;电子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包括嵌入式系统、复杂网络建模、网络传播行为、故障诊断、同步与控制,及其在有关工程领域的应用等。

4、《集成电路与微纳系统》结合我校特色和优势,开展面向未来通信和信息技术的超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技术研究,重点研究模拟和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微波和毫米波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等;开展各种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电学、光学和磁学特性研究,重点研究半导体纳米材料、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有机半导体材料、碳材料、铁电材料和二维材料等的制备及性能;开展功率器件、微纳电子器件、光学器件、MEMES器件的设计、制造和可靠性研究,重点研究它们在各种传感器、存储器等领域的应用。

5.《现代微波与天线技术》本方向以开发利用微波频谱资源为目标,以通信、雷达、制导、遥感、成像等系统应用为背景,以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研究为核心,在微波应用系统、计算电磁学、电磁兼容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具体研究无线通信与探测系统中的天线、射频无源器件与微波有源电路的设计理论与实现技术;天线、射频电路与电波传播的仿真与建模方法,包括电磁场问题仿真方法、电磁波传播建模方法;无线通信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包括频谱管理、电磁防护等。

003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计算机学院拥有“信息安全”博士点1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学科已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5‰。

学院现有在校生3441人,其中博士生27人,硕士生838人,本科生2576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51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62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89人。现有中科院院士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各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江苏省杰青1人,入选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和“六大人才高峰”36人次;现有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和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各1个。(数据截止至2020.8)

学院拥有江苏省无线传感网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数据安全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性能计算与智能处理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技术研究所、高性能计算与大数据处理研究所等科研平台,挂靠有南京邮电大学大数据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盐城大数据研究院等机构。

学院一贯注重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国内享有良好的声誉。学院研究生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大多数毕业生进入通信运营商、通信制造商、移动互联网企业、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等工作。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在工作单位中表现优良,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一)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智能计算技术与应用:研究智能技术方法以及相应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实现。包括: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以及体系结构;智能算法及其实现技术;智能计算能力的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非冯结构)和基础软件;新型智能计算方法的硬件系统和软件实现,智能计算方法在计算机、机器人、模式识别、信息处理、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等。

2、分布式计算技术与应用:研究高性能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其相关网络协议机制和控制策略;基于网络环境之上的分布并发计算模型、应用层协议机制和控制策略;通信、控制和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分布式系统设计;同构和异构并行/分布式处理结构的研究与应用,研究网络端到端控制协议、应用/服务模型以及相关电信软件系统的设计、实现、测试和重用的技术和方法。

3、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研究智能数据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高维复杂数据的分类和聚类、半监督学习、主动学习、迁移学习、多示例多标记学习、流形学习、代价敏感学习、多视图学习、仿脑计算和稀疏表示等。同时研究将计算模型应用于大数据的处理、社会网络分析、图像和视频内容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生物信息处理和信息安全等领域。

4、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包括无线传感网体系架构与协议设计、数据采集与处理、无线传感网安全与隐私保护,无线传感网系统软件与开发技术、硬件设计与接入技术,面向应用需求的无线传感网系统实现及其测试技术等

5、大数据分析与处理:主要研究数据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包括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处理技术,大数据处理平台的构建与优化,数据挖掘算法与工具,R语言,大数据应用分析建模技术、深度学习及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

6、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及算法;软件硬件协同设计方法与构建技术、可重构设计技术嵌入式系统性能测试与评估方法;硬件/软件调试与验证技术;SoC、MPSoC和NoC体系结构及算法;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与软件开发技术;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实现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等。

(二)083500软件工程

1、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软件开发过程中新的理论、技术、方法和工具,包括需求分析技术及形式化方法,软件体系结构、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分布式系统与网络软件技术、部件技术,以及逆向工程和再工程、静态与动态软件分析、软件演化,软件测试、软件缺陷分析与修复、软件度量技术、软件工具环境技术、项目管理等。

2、软件安全与可信计算:研究可信软件理论与方法,包括高可信软件平台及其体系结构与机理,软件可信性的度量与保障技术,可信软件模型与形式化方法,面向电信业务和移动通信的各种可信软件设计和开发技术。

3、数据挖掘与智能软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模式鉴别分析理论及生物特征识别应用软件,线性鉴别分析、二维鉴别分析、非线性鉴别分析理论和方法,以及人脸、掌纹等生物特征的识别和信息检索软件等;数据挖掘、知识提取、数据挖掘中的现代智能技术等;智能信息获取、分析、处理技术及应用软件。

4、信息网络软件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无线传感网、卫星网、网格计算、对等计算、云计算、分布式计算等网络环境下的软件体系结构、软件开发平台、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包括网络管理软件、网络协议模型、异构网络互连技术及应用软件、无线网络及应用软件、泛在网络技术及应用软件、下一代互联网及应用软件、自组织网络及应用软件等,以及智能Agent、软件形式化、软件建模、软件分析与测试、模糊逻辑等软件理论和方法等。

5、分布式软件及网络系统:主要研究分布计算与网络环境中计算机软件理论与方法,包括面向云计算、对等计算、普适计算等分布计算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与构建技术,面向互联网的软件开发模型、软件体系结构以及电信软件系统的设计、实现、测试和重用技术等。

相关话题/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