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自然·可持续发展》报道王海鲲教授和毕军教授等人在城市环境风险管理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2-15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王海鲲教授和毕军教授等在城市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或在2030年之前达峰:基于城市排放特征与发展水平的预测”(China’s CO2 peak before 2030 implied from characteristics and growth of cities)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可持续发展》(Nature Sustainability)上。
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进一步明确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中国作为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承诺2030年左右达到其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对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比将达70%,城市已成为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和空气污染的关键。

图1.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水平:(a)50个城市空间分布与人口密度;(b)北方城市分部门排放;(c)南方城市分部门排放
由南京大学领导的科研团队自2010年开始研究城市气候变化风险管理问题,成果已陆续发表在《大气化学与物理》(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能源政策》(Energy Policy)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本次在《自然—可持续发展》发表的研究,通过融合能源消费、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开发了中国不同类型城市、分部门、连续时间序列的碳排放信息数据库;在分别模拟这些城市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斯库兹涅兹曲线模型,并应用蒙特卡罗模拟,预测了中国整体碳排放峰值和达峰时间。研究发现,各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均符合高斯库兹涅茨曲线规律,大多数城市碳排放峰值出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000美元(2011年购买力平价)附近;并进一步预测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可能在2021-2025年之间达峰,峰值区间为130-160亿吨。当然,要实现这一乐观的二氧化碳排放路径,需要充分考虑由于经济结构、城市空间形态和地理区位等因素导致的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显著差异,科学制定与实施城市低碳发展战略。

图2. 基于城市排放特征的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峰值预测
王海鲲教授为论文的第一和通讯作者,毕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鲁玺副教授、中国科学院邓羽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合作者包括哈佛大学Michael B. McElroy教授、哈佛中国项目执行主任Chris P. Nielsen、南京大学卜茂亮副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孙尧光、刘逸凡和朱格。该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优秀人才基金与青年创新促进会、哈佛大学全球研究院,以及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研修计划的支持。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19-0339-6
相关链接:
https://www.atmos-chem-phys.net/12/6197/201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1421511005015
(环境学院 科学技术处)
相关话题/城市 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