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砥砺奋进这五年⑥】“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指标在于培养一流人才_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8-05-13


日前,在一片沸沸扬扬之中备受瞩目的“双一流”名单终于公布。南京林业大学在这一轮遴选中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可喜可贺。新政的出台,意味着“211””985”工程的彻底废止。笔者在仔细研读《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后发现,所谓的“双一流”,绝非原“211工程”和“985工程”的2.0升级版。事实上,真正的“一流”,不是“任命”出来的,也不是一种终身制的“头衔”,而是动态竞争的阶段性结果。在这场“强进弱出”“强上弱下”的竞技场上,未来高校之间比拼的关键指标在于——你为社会培养了什么样的人。

培养一流人才,是大学永恒的核心使命。五年来,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扎实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鲜明、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与社会深度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

一、厚植绿色发展的基因,浸润莘莘学子的心田

这是一张搭乘“生环号”列车的车票:起点为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终点是碧水青山站。2017年9月,新生报到日,225名生物与环境学院的新同学们在这张车票上庄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生物与环境学院入校首日即为学子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这一落笔,意味着使命在肩;甫一入门,却深知任重而道远。“无论我走到什么地方,装点河山不变的志向”,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高校,南林始终秉持“诚朴雄伟,树木树人”的校训,凝练形成了“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特色发展,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这其中,“特色发展”就是把绿色担当品质作为学生特色发展的主题。

在南林,无论你就读的是林科、涉林学科,还是“非林”学科,从踏入校门起,学校就致力于将生态、绿色的基因植入每一位学子的心田,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深植于心、力践于行。根据专业类型和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学校以分类培养绿色发展的探索引领者、绿色发展的积极推动者、绿色发展的自觉实践者为目标,构建了以“绿色发展基因培植”为核心内容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担当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以及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以“绿色发展基因培植”为核心内容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把生态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文化建设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生态文化引领特色人才培养。经过多年的努力,以生态文明教育为基础、以弘扬梁希精神和水杉精神为主轴、以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和生态文化活动为支撑的南林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日渐成型。









多措并举,繁荣校园生态文化

二、纠偏“严进宽出”模式,警示帮扶刚柔并济

“学业警示”是南林大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出台的“一揽子计划”中“曝光率”最高的一项。这是学校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出现症兆时给予的提醒和警示,分黄橙红三个级别。

李欣(化名),南京林业大学某学院本科生。大二时因沉迷网络游戏导致近半数课程挂科,前期的黄色警告、橙色降级等措施均告失败,2015年5月被红色警示后,由学校作退学处理。按照规定,李欣可以申请降级试读一年,一年内完成规定学分即可成功“复活”,恢复学籍并回到原班级继续学业。在父母、师长的支持下,李欣选择了试读。

在试读期间,学院指定专门老师帮助他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全程督促和帮扶。“辅导员、学院管教学的老师、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这一年都对我倾注了热切的关心,给予了无私的帮助。”李欣说,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激励着他这一年坚定地走下去。试读的一年里,按照学校规定每学期要修满15个学分,而他两个学期所获学分都超过20分,成功“复活”。

在南林校园里,李欣并不是孤例。2016年9月,一则《南京一高校一年半劝退49名学生 有人读一学期就被退学》的新闻吸引各方聚焦。报道中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分析了高校中现行的学业预警工作机制。这一机制正是我校2014年正式颁布实施的《南京林业大学本科学生学业警示及帮扶办法(试行)》。现行办法中实行黄色(警告)、橙色(降级)、红色(退学)三级警示,警示与帮扶相结合,强化过程管理,实行早期帮扶,督促和帮扶学习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1日第16版版面截图

“我们不是简单以退学来威慑,而是通过完善警示方式,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警示系统,增强警示效果,进一步促进优良学风形成,减少学业困难学生的比例,从而达到引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教务处处长闵永军向记者介绍说。

“只要学生不放弃,学校更不会放弃”,看似刚性的制度实则充满“温情”:警示和帮扶相结合,警示促进、帮扶为主,凸现了“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同时,制度的制定体现了过程管理的思想,将关口前移,特别是在学生一、二年级的时候,早发现问题,早警示,早帮扶,早改正。

目前已有数据从侧面初步验证了“学业警示”制度发挥效用的一面。根据最近一次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春季学期末,全校的平均挂科率降至5.06%,远低于2011年高达17%-18%的挂科比例。有关教育专家在采访中表示,“南林大严管在校学生的做法,是对中国大学教育之前广泛存在的‘严进宽出’模式的撬动和纠偏,是中国大学开始有意识建立‘严进严出’人才培养机制、保证办学质量的探索。”

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构建与社会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有更高的价格吗?5600一次,5600两次,好!恭喜35号以5600元的价格,拍得这件作品!”2016年底,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生课程作业作品“拍卖会”,涉及大三、大四工业设计(家具设计)和产品设计8个班级4门课程的89件作品。拍卖会现场除本校师生外,还吸引不少企业代表、社会媒体前来捧场。5件最具人气学生作品分别以1200元-5600元不等的价格被“粉丝”当场订下。



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学生课程作业作品“拍卖会”

“学生的作品在‘拍卖会’上受到买家的认可,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的体现,也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肯定。”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院长吴智慧教授说。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中央提出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重要的创新供给要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近些年来,不仅仅是家居学院,全校上下都在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出发,结合自身特色,认真思考并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而逐步分解目标,明确采用什么样的培养体系,设置什么样的课程来实现“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端人才”这一最终目标。

人才培养是一所大学的根本与核心。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也是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现实需求。目前,学校每年在全校大学生中组建创新创业团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全力资助学生开展科学创新研究活动。2013年,学校1件作品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国家三等奖。2015年在省第二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推选的4个项目全部获奖,其中“云车锁公共交通共享系统”获二等奖。2016年在学校承办的“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中,获2金1银6铜的好成绩。通过“双创”教育既能助力有强烈创业意愿的“种子选手”,又能在每个学生心中种下创业精神的种子,最终让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成为学校的文化基因,成为一流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
有人说,“双一流”的方案相较以往加大了“争食”部分,缩小了“分食”部分,有意发挥其“鲶鱼效应”,为中国的大学搭建一个“强进弱出”的竞争场。未来留在这个场上角力的,无论是一流大学建设,还是一流学科建设,只有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才有资格被称为“一流”。南林作为入围这场竞争的“新秀”,危机感与使命感并重。如何在下一个五年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出有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相关话题/生态 创新 培养 社会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