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大灭绝事件不仅使生态系统和生态结构遭受重创,也会对全球古生物地理格局产生影响,相关研究不胜枚举。然而关于灭绝事件对其后古生物地理的长期影响却罕有探讨。有国外学者对二叠纪末大灭绝后陆生脊椎动物的最新研究发现,存在广布分子在复苏期显著增加,而复苏期之后又减少的有趣现象。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冰研究员等对奥陶纪末大灭绝后海洋底栖主要门类——腕足动物的全球古生物地理的研究发现了迥然不同的规律。
该研究基于已发表的资料及最新数据整理,通过来自6个古板块共计809个出现信息,建立了全球腕足动物从志留纪初鲁丹(Rhuddanian)早期(残存期)、鲁丹晚期(复苏早期)到埃隆期(复苏晚期到辐射期)的数据集。运用网络分析法,首次用网络参数平均度、图密度以及模块度拟合了古生物地理研究中的广布性及分区性。
研究发现,大灭绝后的鲁丹期(残存到复苏阶段),全球腕足动物地方性分子增加;这些地方性分子并非新生土著种,而是多为灭绝前的世界性分子,表明其通过收缩分布范围以躲避灾难;直至复苏期这些灭绝前的广布种仍然分布有限,表明全球环境仅局部改善。到了埃隆期,腕足动物开始辐射,表现为地方性分子及世界性分子同时分异的过程,暗示全球环境的快速好转。
该研究还对全球腕足动物目级分类单元从复苏期到辐射期的演化进行了分析。发现以无洞贝与五房贝为主的志留纪类型腕足动物是从埃隆期(大灭绝后3个百万年)才真正取代以正形贝、扭月贝为主的奥陶纪类型,且这些志留纪类型的早期分子几乎都局限于低纬度暖水环境中。此外,这些志留纪类型分子在残存到复苏期几乎仅生活于浅水环境(BA2-3),而到了辐射期,它们已经能逐渐适应较深水环境(有的甚至在BA5的底栖环境中),显示出这些新类型的生境逐渐扩张的过程。
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知名地学期刊《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论文信息:Bing HUANG, Jisuo JIN, Jiayu RONG, 2018. Post-extinction diversification patterns of brachiopods in the early–middle Llandovery, Silurian.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493, 11-19.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奥陶纪末大灭绝后腕足动物复苏-辐射的古生物地理演化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相关话题/动物 地理 辐射 环境 网络
澄江动物群奇异化石为担轮动物演化过程带来新启示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来自5.18亿年前中国澄江动物群中一种新的寒武纪奇异生物——长形黎镰虫(Orthrozancluselongata)的研究,揭示出此类生物在寒武纪大爆发时期身体造型的复杂多样性,为担轮动物类群(Trochozoan)的起源和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思路。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赵方臣研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蒸发岩环境下奥陶纪叠层石重新繁盛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叠层石最早出现35亿年之前的太古代,并在中元古代(10-16亿年)达到高峰,随后迅速衰落。在寒武纪和奥陶纪早期又重新繁盛,随后一直衰落至今。奥陶纪早期之后叠层石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衰落,被认为与后生动物的繁盛有关。而在中国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中期的马家沟组中却发现了大套繁盛的叠层石。奥陶纪时期,全球蒸发岩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湖南早—中奥陶世均分笔石动物群多样性研究取得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笔石作为古生代演化动物群中的优势门类,其多样性在奥陶纪急剧增加、演化迅速,获得重要发展。关于笔石历经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演化型式,前人做了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然而,由于同一门类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多样性演变型式和模式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建立和完善一个化石门类的全球性辐射模式时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瓮安生物群动物胚胎化石中发现细胞核结构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殷宗军副研究员和朱茂炎研究员与来自英国、巴西和瑞典的合作者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在贵州瓮安动物胚胎化石亚细胞结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他们采用高分辨率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扫描显微术等三维无损成像技术,以亚微米的精度重建了动物胚胎化石的三维结构,并且借助大型图形工作站和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研究揭示华南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与扬子台地淹没事件存在联系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是指发生在奥陶纪,特别是早-中奥陶世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急速增加事件。在华南,相关研究已经开展超过十年,各主要海洋生物类群在大辐射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型式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但关于多样性演变的机制及其环境背景的研究尚不充分。 早-中奥陶世的扬子台地上发育过一次台地淹没事件,具体是指由于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奥陶纪末大灭绝后牙形动物古地理格局发生剧变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对于牙形动物来说,志留纪兰多维列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经历了奥陶纪末生物集群灭绝之后,牙形动物在该时期进入了复苏和辐射阶段,其多样性和动物群面貌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通过对该时期牙形动物古地理的研究,可以全面了解牙形动物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与古环境之间的关系。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腕足动物研究表明奥陶纪末大灭绝存在复杂生态效应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奥陶纪末大灭绝是显生宙以来地球生态系统遭受的第一次大规模集群灭绝事件,也是古生代演化动物群(PaleozoicEvolutionaryFauna)起源及早期演化以来所经历的第一次重大转换。灭绝事件在生物多样性损失上居显生宙五大灭绝事件的第2位。近年有研究认为该次大灭绝事件在生态系的破坏程度上与其多样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介形类动物研究取得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松辽盆地是最大的白垩纪陆相沉积盆地之一,几乎保存了完整的白垩纪陆相沉积序列并产出极其丰富的介形类化石。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Aptian-Cenomanian),全球发生了大规模的海侵事件,致使陆相介形类的生境减少,曾经在全球广泛分布和繁盛的“Purbeck-Wealden”类型的陆相介形类动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安徽巢湖早三叠世发现一类形态特异的节肢动物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袋头类(Thylacocephala)是一类底栖型的海生节肢动物,它们具有左右对称的非钙质双瓣壳,一对大的复眼,三对大的捕食足,8-16对游泳足,8对鳃以及分节的体节。此前发现的化石材料多数仅保存壳体,因而目前其分类主要依据其壳体形态和表面的壳饰。其化石记录自志留纪至白垩纪,然而多样性一直较低,关于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三叶虫附肢揭示其与节肢动物有颚类亲缘关系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近日,英国GeologicalMagazine杂志刊登了对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宜良红石崖虫(Hongshiyanaspisyiliangensis)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化石发现于云南昆明附近寒武纪早期地层中,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七种,也是继云南寒武纪澄江生物群中发现的中间型始莱德利基虫(Eoredlic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