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陆相三叠纪国际地质年代学研究取得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2017年8月,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黄春菊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栋研究员带领的中美科研团队,在Nature Index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上发表了关于华南陆相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天文旋回和磁极性地层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成果对提高陆相三叠系地层对比精度、修订晚三叠世国际地质年代表、开展重大地质和生物事件及其环境背景的全球对比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的天文轨道深刻影响了万年到十万年级别的全球气候变化和地层旋回韵律,同时地球磁场在过去频繁而全球同步进行倒转,这都为地层的定年和全球对比提供了可能和依据。长期以来,国际上晚三叠世的地质年代标准依赖于北美地区纽瓦克超群的天文旋回和古地磁极性年表。但是,这一北美标准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数十年来不断受到多个国际团队的挑战;对于晚三叠世的地质年代学,尤其是对晚三叠世最晚期的瑞替期(Rhaetian)持续时间等一直存在争议,因此科学界迫切需要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研究检验北美标准的适用性。

  四川盆地是中国典型的陆相中生代沉积盆地。其中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地层连续,古生物化石丰富,是我国华南十分重要的煤田和油气储层之一。由于须家河组是陆相河流湖沼相沉积,长期以来对其地质时代的认识一直非常粗略,无法实现与海相晚三叠世地层的精准对比和定年。近年来,王永栋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四川盆地开展三叠纪和侏罗纪之交生物多样性变化与环境背景研究过程中,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黄春菊团队成员李明松博士以及美国普渡大学张扬和James Ogg等中美学者,对四川盆地宣汉、合川、广元等四个剖面的须家河组开展了磁性年代学、天文旋回和生物地层学的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

  从2012年到2016年,研究团队历经5年时间在四川、重庆地区开展细致的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研究,获得了须家河组连续的自然伽马和磁化率变化曲线所反映的高分辨率天文旋回证据,揭示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轨道变化(包括10万年短偏心率和40.5万年长偏心率变化)受到米兰科维奇旋回的控制和影响。在总结了前人资料基础上,结合古植物孢粉、双壳等古生物化石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的成果,首次建立了须家河组长达六百万年的天文—古地磁年代标尺,确定须家河组的年龄为2.013亿 到2.072亿年前的诺利期末期到三叠—侏罗纪之交,并通过仔细分析北美的年代标准,实现了华南四川盆地与北美纽瓦克盆地的高精度国际对比。  

  该项研究表明,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和北美纽瓦克超群经旋回调谐的磁性年代学结果,与意大利南部诺利阶—瑞替阶全球候选层型剖面(金钉子)的磁性地层学结果一致。另外,意大利金钉子剖面氧同位素记录的瑞替期气候变冷事件与须家河组出现的晚三叠世异木化石所揭示的古气候降温事件结果一致。同时还标定了产于须家河组中国最早的恐龙脚印化石的地质时代属于瑞替期中期(距今约2.04亿年)。

  这一成果将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地质时代认识的精度提高了十倍,为陆相三叠纪地层年代学的研究提供了高分辨率年代标尺,有助于解决北美纽瓦克盆地磁性地层标准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的争议,为晚三叠世国际年代标准的最终建立首次提供了来自中国的关键证据;并对深入开展三叠—侏罗纪之交生物多样性变化和大灭绝事件、全球古气候波动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国际审稿人对此项成果给予积极评价,称“该研究为解决晚三叠世国际年表的持续争论提供了有益且直击要害的关键资料”。

  该研究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先导项目、科技部973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教育部海外杰出学者项目等资助。通讯作者为黄春菊教授和王永栋研究员。  

  全文链接:Li, Mingsong, Zhang, Yang, Huang, Chunju*, Ogg, James, Hinnov, Linda, Wang, Yongdong*, Zou, Zhuoyan, Li, Liqin. 2017. Astronomical tuning and magnetostratigraphy of the Upper Triassic Xujiahe Formation of South China and Newark Supergroup of North America: implications for the Late Triassic time scale.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475: 207-223.

相关话题/四川 国际 天文 地球 地质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瓮安生物群动物胚胎化石中发现细胞核结构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殷宗军副研究员和朱茂炎研究员与来自英国、巴西和瑞典的合作者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在贵州瓮安动物胚胎化石亚细胞结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他们采用高分辨率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扫描显微术等三维无损成像技术,以亚微米的精度重建了动物胚胎化石的三维结构,并且借助大型图形工作站和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沉积地球化学研究揭示早寒武世海洋氧化的时空非均质性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作为生物进化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实现了许多动物门类从无到有的突破。新元古代晚期出现的第二次大气氧化事件(NOE),在时间上和后生动物的崛起相吻合。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寒武纪作为后生动物多样化的鼎盛时期,大气氧含量的迅速上升对生物繁盛有关键的推动作用。但是,为什么生物爆发的主幕相对于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瑞典下中奥陶统地层学综合研究取得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近些年来,奥陶纪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获得重要进展,已经识别出7次显著的碳同位素漂移事件,即为MDICE、GICE、HICE、Kope,Fairview、Waynesville和Whitewater等。其中,在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碳同位素值经历一次显著漂移事件,即达瑞威尔中期碳同位素漂移事件(MDICE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研究揭示华南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与扬子台地淹没事件存在联系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是指发生在奥陶纪,特别是早-中奥陶世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急速增加事件。在华南,相关研究已经开展超过十年,各主要海洋生物类群在大辐射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型式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但关于多样性演变的机制及其环境背景的研究尚不充分。  早-中奥陶世的扬子台地上发育过一次台地淹没事件,具体是指由于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奥陶纪末大灭绝后牙形动物古地理格局发生剧变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对于牙形动物来说,志留纪兰多维列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经历了奥陶纪末生物集群灭绝之后,牙形动物在该时期进入了复苏和辐射阶段,其多样性和动物群面貌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通过对该时期牙形动物古地理的研究,可以全面了解牙形动物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与古环境之间的关系。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几丁虫多样性及生物地层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华南宜昌地区是奥陶纪生物地层及生物宏演化的经典地区。中—上奥陶统庙坡组为一套在扬子台地上的局部凹陷中沉积的笔石页岩地层,各门类(如腕足类、三叶虫、笔石、介形虫、牙行类、疑源类、几丁虫等)生物化石保存精美,丰度大,分异度高,对研究该时段各主要门类的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地层至关重要。  几丁虫作为一类已灭绝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湖南张家界陡山沱组发现大型带刺疑源类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距今约6.35亿年前,地球从全球冰封的“雪球地球”事件中解冻,开启了一个新的地质时代——埃迪卡拉纪。在埃迪卡拉纪,由于“雪球”事件而演化停滞的真核生物迅速复苏并辐射。最早出现的主要生物类型是具有机质壁、表面发育复杂装饰的大型带刺疑源类(Doushantuo-Pertatatatkaacritarch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腕足动物研究表明奥陶纪末大灭绝存在复杂生态效应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奥陶纪末大灭绝是显生宙以来地球生态系统遭受的第一次大规模集群灭绝事件,也是古生代演化动物群(PaleozoicEvolutionaryFauna)起源及早期演化以来所经历的第一次重大转换。灭绝事件在生物多样性损失上居显生宙五大灭绝事件的第2位。近年有研究认为该次大灭绝事件在生态系的破坏程度上与其多样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热河生物群叠饰叶肢介模式标本形态学研究新发现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叶肢介是一种淡水甲壳类节肢动物,个体很小,一般在几个毫米到两个厘米左右。叶肢介身体包括软体部分和壳体部分,软体部分像虾,包括头部、胸腹部和尾部,壳体像贝壳,几丁质,左右对称。从泥盆纪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现在,中生代尤其繁盛,通常在湖相沉积中大量保存。现生的叶肢介通常生活在安静、碱性的淡水里,也经常生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研究揭示晚泥盆世守刚蕨真叶植物演化特征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真叶植物(euphyllophyte),是广义蕨类、节蕨类植物、前裸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所组成的类群,在晚泥盆世具有丰富的化石记录,出现了片状的叶子。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徐洪河研究员与北京大学王德明教授等研究人员人开展合作,对我国晚泥盆世早期真蕨类植物守刚蕨(Shougangia)进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