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南京古生物所朱茂炎研究员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报道了距今15.6亿年前的、个体长达30 厘米以上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群。这是关于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研究领域中一项新的重大科学发现,将地球上大型多细胞生物的出现时间提前了将近10亿年。
此次报道的大型多细胞化石群发现于河北迁西县和宽城县境内,地处燕山山脉南麓。该地区大面积出露距今15亿年前后的“中元古代”沉积岩石地层,使之成为全球揭示该时期地球演化奥秘的经典研究地区之一。该化石群最早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朱士兴研究员及其同事发现,含化石的地层称之为“高于庄组”,因而可称为“高于庄化石群”。化石以灰褐色的有机碳质膜的形式保存在岩石中。发现的化石包括带状、舌状、楔形和长卵形等多种形态类型。其中一种最大的舌形化石长达28.6厘米,宽度近8 厘米;另一种带状化石长度可达30 厘米以上,宽度可达4.5厘米;部分标本可见明显的底部固着器官。同时,在含大化石群的岩石中,还发现了保存精美的生物多细胞组织碎片。综合分析化石形态、多细胞组织结构等生物学特征,并与现代海洋带状藻类生物进行比较,研究者认为这些化石是一类具有形态分异的多细胞藻类生物,它们可能通过光合作用固着生活在距今15.6亿前的浅海中。
生命大约自40亿年前在地球上出现以来,之后差不多30多亿年的演化过程被认为非常缓慢,直到距今6亿年前都一直以肉眼不可见的微型、简单的微生物形式存在。迄今为止,已知全球发现最早的、个体达到肉眼可辨的生物化石是一种生活在距今18—14亿年前海洋中的丝状体化石,且生物学属性不明,称之为“卷曲藻”(Grypania),丝状体的直径小于2mm。而目前全球发现最早的、个体大小可与高于庄化石群比拟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均发现于距今6亿年前后的地层中。由此可见,高于庄化石群的发现将地球上大型复杂多细胞生物的出现时间提前了将近10亿年,彻底颠覆了以往的认识。尽管与6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多细胞生物化石相比较,高于庄化石群的形态多样性和复杂性要小许多。
这一新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当今地球科学研究表明,距今18—8亿年前的地球表层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维持在近乎不变的“稳定”状态。因而,这个长达10亿年的地球时期被学术界称之为“枯燥的10亿年”(Boring Billion),或者“地球的中世纪”(Earth’s Middle Age)。 高于庄化石群的发现则表明,所谓的“枯燥的10亿年”地球可能并不枯燥,当时的海洋生物出现了高可达30 厘米、宽可达8厘米的、类型多样的多细胞藻类生物,据此可推测伴随生物这种演化水平的地球环境同样应该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因而,这一新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以前关于地球生命早期演化的既有认识,也为重新从不同角度探索距今18—8亿年前地球系统演化的奥秘提供了新的思考。
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Zhu, S., Zhu, M.*, Knoll, A.H., Yin, Z., Zhao, F., Sun, S., Qu, Y., Shi, M., Liu, H. 2016. Decimetre-scale multicellular eukaryotes from the 1.56-billion-year-old Gaoyuzhuang Formation in North China. 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 10.1038/ncomms11500.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北发现距今15.6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群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相关话题/生物 地球 细胞 生命 岩石
华南早石炭世维宪中期珊瑚层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早石炭世是晚泥盆世生物大灭绝造成珊瑚-层孔虫生物礁生态系统崩溃之后,后生动物建造复苏演化的关键地质历史时期。早石炭世杜内期无后生动物建造发育,后者直至维宪早期开始出现并逐渐繁盛,维宪晚期后生动物建造的多样性和丰度达到最高值。作为后生动物建造的一种类型,珊瑚层也在维宪期开始复苏演化,其最早出现于维宪中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利用植物化石揭示中生代古大气CO2浓度研究取得新成果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利用植物化石气孔参数重建地史时期古大气CO2浓度,是目前古植物与古环境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银杏化石是恢复古大气CO2应用最为广泛的指示植物之一。虽然近年来我国古植物学界在中新生代研究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对于侏罗纪之前气孔参数与大气CO2浓度关系的研究开展甚少。 最近,南京古生物所出站博士后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辽西热河生物群木化石新发现揭示其季节性古气候特征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辽西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因产出带毛恐龙和早期被子植物等化石而闻名于世,但对该生物群中保存有解剖构造特征的木化石研究相对较少(目前仅报道5属6种)。近年来,南京古生物所王永栋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对辽西地区侏罗纪和白垩纪的木化石进行了系统采集和研究,并陆续取得了新进展。近日,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C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古昆虫研究揭示昆虫咀嚼式口器向刺吸式口器的过渡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近日,南京古生物所黄迪颖研究员联合法国、德国、黎巴嫩等国的科学家对距今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的一类形态独特的小昆虫进行了深入研究。这类昆虫叫古啮虫(Archipsyllidae),它们在1.65亿年前的中侏罗世道虎沟生物群就频现身影,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更古老的地质年代,它的构造特征与现代啮虫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志留纪初腕足动物一新属在挪威和华南的发现及其意义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挪威在志留纪初属于阿凡隆尼亚-波罗的(Avalonia—Baltica)联合板块,与华南相距甚远,已有研究表明两个区域的腕足动物群面貌存在较大差异。 近年来,南京古生物所黄冰研究员等在贵州湄潭县兴隆场、云南镇雄县碗厂以及四川布拖县乌托的志留系底部新发现了一个腕足动物群,其中多以一种无洞贝族腕足动物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内蒙古西部发现热河生物群典型分子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早白垩世,伴随劳亚大陆的解体,在欧亚大陆的东部形成了一个以热河生物群为代表的陆地-淡水生物地理区系。热河生物群中除了带羽毛的恐龙外,还出现了被子植物、鸟类、哺乳动物和大量无脊椎动物等现代生物群的早期类群。该生物群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生物面貌区别比较明显,早期阶段分布局限,中、晚期阶段分布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华南早泥盆世埃姆斯期牙形刺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广西和云南东南部的下泥盆统埃姆斯阶产丰富的Ozarkodina属牙形类化石,其中最为常见的是OzarkodinaprolataMawson,1987和O.midundenta(WangandZiegler,1983)。前者在世界多处见诸报道,后者目前仅限于华南。Ozarkodinaprolata和O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我国中侏罗世发现完整保存的草本被子植物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不同,它们没有次生生长,这在种子植物中仅见于被子植物。虽然被子植物的踪迹可能早在三叠纪就有了,但草本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以前尚未见诸报道。 我国内蒙古道虎沟是世界知名的化石宝库,曾经出产多门类的化石。最近,南京古生物所王鑫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在《地质学报》英文版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了来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新疆中泥盆世地层发现最早的石松类球茎状根系化石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石松类植物是我国泥盆纪植物群中的优势类群。新疆中泥盆世植物群近年来发现与报道了多种类型的石松类植物,既有全球广布型的低矮草本石松,也有乔木状的石松,这些乔木状石松植物可能构成了我国中泥盆世森林的重要冠层植物,也是泥盆纪重要的成煤植物。 根的形态是石松类植物重要的分类与鉴别特征之一,不同类型的根系特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华南奥陶纪末大灭绝后复苏期腕足动物组合的新发现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奥陶纪末大灭绝后的志留纪初期,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快速上升,大片海底堆积了黑色泥质沉积物。世界一些地区报道过志留纪初期的腕足类化石,但多数标本较少,且地层的精确时代难以确定。南京古生物所黄冰研究员等于贵州湄潭兴隆场志留系近底部牛场组下部自下而上采集了9层腕足动物化石,经研究,发现该动物群多样性中等(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