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和云南东南部的下泥盆统埃姆斯阶产丰富的Ozarkodina属牙形类化石,其中最为常见的是Ozarkodina prolata Mawson, 1987和O. midundenta (Wang and Ziegler, 1983)。前者在世界多处见诸报道,后者目前仅限于华南。Ozarkodina prolata 和O. midundenta的Pa分子在形态上非常相似,容易产生混淆,过去对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演化关系研究较少。另外,O. midundenta最初定义时因缺少Sa分子曾被归入Pandorinellina属。该属与Ozarkodina器官属的Pa分子都是窄颚齿刺形分子,主要区别在于Pandorinellina属的Sa分子为具后齿片的小双刺分子,而Ozarkodina属Sa分子为不具后齿片的三分刺形分子。
南京古生物所博士生卢建峰在广西横县六景、天等把荷和云南广南达莲塘等地的埃姆斯期地层中发现并研究了Ozarkodina prolata和O. midundenta的形态分异及演化关系,首次报道了两者的Sa分子(均为三分刺形分子),并将midundenta由Pandorinellina属重新归入Ozarkodina属。对O. prolata和O. midundenta的定量分析表明,除齿片数量外,两者的Pa分子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都极其相似,主要区别为O. prolata齿片中部基腔上方的细齿分离,而O. midundenta这一区域的细齿是融合的,其上缘还形成一条直线。定性形态分析表明O. prolata和O. midundenta间的过渡分子可依据细齿的融合程度进一步划分为两种类型。结合它们在华南的地层序列,O. midundenta可能是由O. prolata通过齿片中部基腔上方细齿的逐渐融合演化而来。
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lcheringa上,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论文相关信息:Lu Jianfeng, 2016.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Ozarkodina prolata Mawson and Ozarkodina midundenta (Wang & Ziegler) (Emsian conodonts) from South China. Alcheringa, 40(1): 129-146.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南早泥盆世埃姆斯期牙形刺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相关话题/云南 论文 序列 博士生 广西
云南发现与澄江化石群相似的软躯体动物化石新层位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寒武纪大爆发”发生在新元古代与显生宙之交,是地球生命历史中最为关键的演化事件之一。它的直接化石证据主要来源于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发现,精美的软躯体化石记录了“寒武纪大爆发”中后生动物快速起源和演化的历程。近三十年来,在我国华南的寒武系中陆续发现了一系列典型特异埋藏软躯体化石宝库,如云南的澄江生物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华南广西运动进程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近期,我所陈旭院士、樊隽轩研究员等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ScienceChina:EarthSciences)发表封面文章“TowardastepwiseKwangsianOrogeny”。文章通过对粤南、粤北、赣南、桂北至雪峰山东侧,泥盆系不整合面之下奥陶、志留系地层顶部岩相-生物相突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云南玉溪禄丰龙骨骼化石上发现独特病变 填补蜥脚形类恐龙古病理学空白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据新浪科技:3月22日,中、美、英、南非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在北京宣布,他们在云南玉溪的一具恐龙骨骼化石上找到了独特的病变的证据,该成果于今日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开放获取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Reports)。 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副教授、美国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发现1.6万年前人类头骨化石及逾万件石制品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发现1.6万年前人类头骨化石及逾万件石制品(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网(覃星星):记者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对隆安娅怀洞遗址进行了3个年度的连续发掘后,已有一系列重要发现。除出土1万多件文化遗物外,还发现了距今约1.6万年前的墓葬及包括完整头骨在内的人类化石。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印度尼西亚梁布亚洞穴佛罗勒斯人的序列和年代校对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化石网报道)据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ThomasSutikna,MathewToche):佛罗勒斯人是在更新世晚期灭绝的人类的一支,在印度尼西亚佛罗勒斯岛的山洞沉积中发现后,激起了世界范围的激烈科学讨论以及在任何学科很罕见的公众关注。2004年十月份,《自然》杂志公布了这一发现,即:有这样一种新的人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对云南昭通早泥盆世新的基干肉鳍鱼类“短耳褶纹鱼”脑颅的研究揭示硬骨鱼类崛起之路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短耳褶纹鱼及其脑和内耳结构复原(孔嘉仪绘) 硬骨鱼类演化简树,示舌颌关节和内耳淋巴导管结构的演化;星状符号指示中国发现的硬骨鱼类化石(卢静供图) 短耳褶纹鱼脑颅和颅腔三维重建模型。a,脑颅背视;b,脑颅腹视;c-f,颅腔背视(c;e,线图);颅腔右侧视(d;f,线图)(卢静供图)(化石网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云南昭通水塘坝出土的下颌骨化石显示巨型水獭为600万年前华南湿地沼泽中的“霸主”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云南昭通水塘坝出土的下颌骨化石显示巨型水獭为600万年前华南湿地沼泽中的“霸主” (化石网报道)据云南网(云报全媒体记者蔡侯友):继昭通古象、古猿之后,昭通水塘坝化石地研究再现重大成果:出土的下颌骨化石显示巨型水獭为600万年前华南湿地沼泽中的“霸主”,体型比现生同类要大几倍。 2009年,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中日研究团队在云南发现5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初期出现的最古老大型动物化石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化石网报道)据中新网:本月6日,日本东京大学地质学教授矶崎行雄与中国西北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英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称,在位于中国南部云南省的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初期地层发现了长约30厘米、形似蚯蚓的动物化石。 报道称,这一发现受到关注,被认为是在生物爆发性进化、现代动物原型集体亮相的“寒武纪生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考古发掘出16000多年前人类头骨化石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考古发掘出16000多年前人类头骨化石 (化石网报道)据广西电视台(新闻频道锦丝):在国家文物局、广西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对隆安娅怀洞遗址进行了三年(2014-2017)的连续发掘,获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2015年6月,考古团队开始进行发掘工作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关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关于征集提名第三届《中国天文学会黄润乾天体物理基础研究奖》候选人的通知_紫金山天文台
各位老师:您们好! 现开展征集2018年要评选的第三届《中国天文学会黄润乾天体物理基础研究奖》获奖候选人提名工作。中国天文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地方学会及会员(须三位或以上学会会员独立提名,联名提名只能算一位提名)均可推荐获奖候选人,并填写正式的推荐表和提供反映被推荐人工作业绩的旁证材料(一式三份)。 ...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