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龙”惊艳英伦——从撼地巨人到飞羽精灵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中国“龙”惊艳英伦——从撼地巨人到飞羽精灵(化石网配图)

  
(化石网报道)据人民日报(王琦):2017年是中国农历鸡年。按照当前古生物界广泛接受的、关于恐龙进化成为鸟类的说法,鸡年也是中国十二生肖中独一无二的“恐龙年”。就在这一年,远在万里之外的英伦三岛发生了一件关于恐龙的趣事。
    年初,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里赫赫有名的梁龙骨架——德皮被从中庭拆走,于是,整个英国所有自然历史博物馆里再也没有体长超过20米的恐龙骨架展出。7月1日,英国中东部城市诺丁汉迎来了来自中国的恐龙巨人——身长达23米的马门溪龙,恰好填补了德皮离开后留下的空白。
    当然,马门溪龙可不是独自“一条龙在战斗”,与它一道而来的还有另外25件珍贵标本,共同在诺丁汉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沃伦顿大厅与诺丁汉大学湖畔艺术中心为英国民众呈现一台恐龙“盛宴”。除了大块头的马门溪龙之外,禄丰龙、中华盗龙、巨盗龙、中华龙鸟、中国鸟龙、尾羽龙、耀龙、临河盗龙、双脊龙等璀璨的恐龙明星,经过精心策划与设计,生动展示出一幅恐龙进化繁衍全景图。
    这次展览不但规模大,还创造多项趣闻,甚至刷新英国和世界纪录:马门溪龙采取立式装架姿态,高达13.7米,是英国乃至欧洲境内装架最高的恐龙。由于沃伦顿大厅的中庭仅15米长,无法容纳长达23米的马门溪龙,为安置这位中国“贵客”,诺丁汉自然历史博物馆费尽心思,最终,主办方决定充分利用大厅高达15.3米的层高,把恐龙骨架立起来。“马门溪龙拥有动物界里最长的脖子,为确保重心稳定,在恐龙骨架的胸部必须加一根支柱,于是就不得不牺牲一些美感”,诺丁汉自然历史博物馆职业展藏师亚当·哈特曼博士遗憾地表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明星是二连巨盗龙,它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似鸟类恐龙,名列2007年《时代周刊》评选的世界十大科学发现之一。这是来自内蒙古龙昊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的明星恐龙,其发现者与命名者——徐星、谭琳和谭庆伟都为这一装架做出许多努力。“这是巨盗龙历史上首次在公共博物馆里展出!”谭琳对此非常骄傲。徐星专门于2016年冬赶赴呼和浩特,对原有骨架复原进行了多达21处修改,其中甚至包括全新的头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一条全新的恐龙。
    除了这些大块头的恐龙明星,小个子的带羽毛恐龙也十分耀眼。其中,顾氏小盗龙和邹氏尾羽龙的模式标本,是第一次远赴重洋来到西方展出,尤其有着四翼滑翔机美称的小盗龙更是引发公众的极大兴趣。“来自中国辽宁省的这些带羽毛的恐龙化石令人惊叹!细节能够保存得如此完美,实在不可思议!我在小盗龙的化石上竟然观察到两片羽毛轻轻重叠在一起的细节,这是世界古生物研究的珍贵遗产,太漂亮了!”英国广播公司自然历史类节目主持人、本次展览的形象大使克里斯·派克汉姆丝毫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
    本次展览的展品整整装满15个标本箱,4月25日从天津经海陆出发,5月28日抵达伦敦,6月9日清早抵达诺丁汉沃伦顿大厅,前后历经46天长途跋涉。为确保展品万无一失,这些价值连城的国宝附带巨额保险:26件展品的保额高达482万美元,创造了古生物类展品出境的记录。
    2017年6月30日,“中国龙——从撼地巨人到飞羽精灵”特展在诺丁汉正式拉开帷幕。精彩的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仅仅在开展前两天,就有超过7000人参观,这对于只有27万人口的小城诺丁汉而言,已经是不可思议的天文数字,而主办方预测最终会有10万至15万人前来参观。开展两周以来,英国媒体对此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其中既有像《诺丁汉邮报》、诺丁汉电视台这样的当地媒体,也有英国广播公司、英国独立电视台、《每日镜报》《卫报》《新科学家》等综合型媒体,其中《新科学家》为这次展览作出一个精彩比喻:
    “英国小城诺丁汉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两次出彩的时候,一次是诺丁汉森林队在1979年勇夺欧洲冠军杯,另一次则是在1980年又拿了一次。然而今天,诺丁汉卷土重来了。借助举办中国恐龙展,诺丁汉创造了可能是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成就,足以令其他大得多的博物馆眼红嫉妒。这不但是许多最重要、最著名的、在中国发现的恐龙首次在中国以外展出,更是许多标本首次在博物馆中亮相。当展览结束时,所有这些珍贵的标本都将回到北京。这一次,诺丁汉对垒全世界,1比0领先!”
    “这是一次中英文化与科学交流的盛事,是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契机。我们相信这次展览一定会在很多英国孩子的心目中留下不可忘却的记忆,也许还会激发很多人学习科学与古生物的兴趣,下一个达尔文或许就在他们中间。”本次展览的中方发起人之一,中国古动物馆副馆长张平女士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
    的确,当看到那源源不断涌入展厅的人流,看到孩子们仰望马门溪龙的惊奇与激动,看到家长们欣喜的笑容,看到老人们一丝不苟地阅读展板内容,看到来自全英各地的参观者在网上的赞美留言,会感受到“中国龙”的巨大身躯已飞跨欧亚大陆,将中英两国人民的心联结在一起。《人民日报》( 2017年11月19日07版)
相关话题/英国 自然 科学 媒体 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