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防城港深水码头建设及航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成果通过鉴定验收_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版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版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2008年1月26日,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在南京主持召开了《防城港深水码头建设及航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成果鉴定验收会。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的领导、特邀专家及项目组成员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成立了鉴定专家委员会及验收专家组。
专家们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汇报和技术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研究工作全面完成了项目合同规定的任务,研究技术路线正确,提供的成果报告和技术文件资料齐全、翔实可靠。主要创新点为:通过波浪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大圆筒重力墩式码头系泊船舶荷载和动力特性,针对大圆筒重力墩式结构提出了码头系泊船舶在波浪作用下撞击能量计算方法;在改进型缓坡方程的抛物型近似模型基础上,综合考虑波浪折射、绕射、底摩阻损耗、风能输入、波浪破碎及破后再生波的传播变形,建立的快变地形上的非线性缓坡方程数学模型,具有创新性;提出了大风期风、浪、流共同作用下粉砂质海岸泥沙输移和航道淤积计算方法,利用防城港及黄骅港、唐山港等港口航道大风浪泥沙骤淤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符合性较好,可用于砂质和粉砂质海域航道泥沙大风浪骤淤预报;进行了波浪作用下和波、流共同作用下泥沙运动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了泥沙起动规律和含沙量的垂线分布,提出了波、流共同作用下底层含沙量计算公式;研究提出了在缺乏大型浮吊的情况下,大圆筒出运、托浮、安装的设计及施工成套技术,具有实用性。项目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防城港湾口2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深水航道工程,为依托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所建立的快变地形上的非线性缓坡方程数学模型和提出的波、流共同作用下底层含沙量计算公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我院左其华副院长出席了会议,河流海岸研究所陆永军所长、科研处贾宁一科长等参加了会议。
相关话题/技术 船舶 创新 海岸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