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
Neurology
专业代码(100204)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作风严谨,为人正派,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和教学,热爱专业,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要求掌握神经病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和临床临床实践能力,能独立处理神经病学范围内的常见病和一些疑难病症。通过临床工作训练,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密的逻辑思维,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神经病学高年住院医师水平。掌握临床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数据统计处理和进行科研设计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完成一篇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二、课程设置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开课学院(系、所)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学位课 | 公共基础课 | 2103001 | 自然辩证法 | 36 | 2 | 1 | 法政与管理学院 | 考试 | |
2103003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6 | 2 | 1 | 法政与管理学院 | 考试 | |||
2107001 | 第一外国语(含口语) | 164 | 5 | 1、2 | 外国语学院 | 考试 | |||
2118001 | 医学统计学 | 60 | 3 | 1 | 公共卫生学院 | 考试 | |||
专业基础课 | 2216007 | 医学生理学 | 36 | 2 | 1 | 医学院 | 考试 | ||
2216010 | 内科学基础 | 36 | 2 | 1 | 医学院 | 考试 | |||
2216011 | 神经科学 | 36 | 2 | 1 | 医学院 | 考试 | |||
2051001 | 分子生物学(理论) | 36 | 2 | 1 | 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 | 考试 | |||
专业课 | 2316001 | 专业外语 | 36 | 2 | 3-4 | 医学院 | 考试 | ||
2316021 | 神经病学及其进展 | 36 | 2 | 3-4 | 医学院 | 考试 | |||
非学位课 | 选修课 | 2416009 | 医学影像诊断学技术 | 36 | 2 | 2 | 医学院 | 考查 | |
2451004 | 医学论文写作 | 18 | 1 | 1 | 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 | 考查 | |||
2416001 |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 27 | 1.5 | 1 | 医学院 | 考查 | |||
必修环节 | 2516001 | 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 | 1 | 医学院 | 考查 | 2学分 | |||
2516002 | 临床实践 | 1 | 医学院 | 考查 |
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可在学院统一开設的研究生课程中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整。研究生参加前沿学术讲座及学术活动不得少于15次,计2学分。
三、临床技能训练
必须在神经病学所含三个主要分支学科和一个相关学科中轮转,进行规范化临床技能训练,轮转时间不少于一年(可根据培训基和个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四、专业技能训练
1、学习病种:基本掌握神经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需掌握的病种各型急性脑血管病,不同类型的脊髓病,颅内占位病变,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格林一巴利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周围神经病,帕金森氏病;癫痫、头痛、颈肩臂病、腰腿痛、脊髓病、神经衰弱等。
2、理论知识:要求掌握上述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要求了解上述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电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的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
3、临床技能:掌握系统规范化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书写合格的病历,熟练掌握静脉穿刺,输液、腰椎穿刺的操作法。掌握定位诊断及定性诊断。分析病历的思路,流利地向主治医师及科主任报告病历及诊断意见。要求了解脑电、肌电图、TCD、头颅及脊髓CT及MRI、MRA阅片;达到能分析脑电图、肌电图、诱发电位结果对诊断的意义。
4、要求完成的工作量:病房期间管病人60~90人次,静脉穿刺20次,腰穿20次。参加夜班工作,科内学术活动以及每月1次的临床病理讨论会,对所管病历均应登记。在导师及上级医师指导下,主管3-5张床位,参加门诊、急诊、病房和值班以及实习生带教等各项活动。毕业时要求达到高年住院医生水平,能独立处理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
五、其他要求
有关考核、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要求见总体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