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课题组在大的空间尺度下研究了华北平原小麦根际固氮菌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重点探讨了根际固氮菌种间网络关系、群落构建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根际固氮菌群落显著区别于非根际土壤,且根际中固氮菌网络结构相对简单却更加稳定;总体水平上,确定性过程主导了麦田土壤固氮菌的群落构建,而在根际中,随机性过程的贡献率升高;在中性pH(6.5-7.5)梯度下,固氮菌群落构建由随机性过程占主导,而在酸性pH(4.5-6.5)或碱性pH(7.5-8.5)梯度下,固氮菌群落构建由确定性过程占主导。本研究阐释了根际环境中相对稳定的固氮菌群落,并解析固氮菌群落构建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挖掘和重建稳定的农田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上。
文章链接

不同生境中固氮菌网络相互关系(上图);及不同pH梯度下,固氮菌系统发育过程(左下图)、群落构建过程(右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