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关于人工纳米颗粒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研究主要针对单一物种微生物,且主要集中在纳米颗粒的生物毒性方面,而对于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聚集体如自然生物膜对人工纳米颗粒的抗性关注较少。自然生物膜是在稻田、沟、渠、塘、浅水湖泊等湿地系统中广泛存在的典型微生物聚集体,具有独特的聚集结构和复杂的群落组成,对多种常规污染物胁迫具有一定的抵抗和适应能力,但对于其是否会对纳米颗粒毒性具有抗性尚不清楚。研究微生物聚集体对纳米颗粒的抗性有助于深入认识纳米颗粒的环境行为,并对发掘能够有效控制人工纳米颗粒环境危害的生物措施有重要价值。
南京土壤研究所吴永红研究员课题组系统研究了自然生物膜对工业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氧化铁纳米颗粒(IONPs)毒性的抗性及其机制。结果发现, IONPs胁迫会促使自然生物膜产生更多的且含有更丰富官能团的胞外聚合物来保护微生物细胞,其中可溶性胞外聚合物能够促使纳米颗粒团聚并降低其在环境中的移动性,松散态胞外聚合物能够吸附大量的纳米颗粒,紧缚态胞外聚合物使微生物细胞的聚集结构更为紧密并形成一道物理屏障阻止纳米颗粒进入细胞。虽然有胞外聚合物保护,一部分纳米颗粒依然能够进入微生物细胞,并产生活性氧对细胞造成氧化损伤和结构破坏,并对其生理活动造成影响。长时间的IONPs胁迫会使自然生物膜产生更多的化感物质,改变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使其群落组成和微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稳定的微生物群落,来保持自身的碳代谢和污染物去除等功能的稳定。纳米颗粒暴露会对微生物聚集体的细胞结构和生理活动产生损伤和胁迫,但是微生物聚集体能够通过其聚集结构和群落组成的变化增强对纳米颗粒胁迫的抗性,并保持其生理生态功能的稳定。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上。
文章链接:1,2
自然生物膜通过分泌胞外聚合物和群落组成变化抵抗纳米颗粒毒性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京土壤研究所在自然生物膜对纳米颗粒毒性的抗性研究中取得进展_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土壤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相关话题/纳米 微生物 生物 自然 细胞
南京土壤研究所在自然生物膜与铜绿微囊藻化感作用方面取得进展_南京土壤研究所
化感作用,尤其是水生微生物间的化感作用因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藻类水华的形成而引起了学界的不断关注。很多研究表明,竞争压力是化感作用的驱动力。例如,当水体中营养物质供应受限时,微生物会通过增强化感物质毒性的方式抑制竞争对手,进而优先获得更多营养物质。 然而,当前尚未有直接的研究结果证明营养充分供应 ...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土壤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南京土壤研究所在纳米颗粒对自然生物膜毒理机制的研究中取得进展_南京土壤研究所
随着纳米颗粒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很容易进入环境并积累,因此纳米颗粒的环境行为及其潜在危害受到广泛关注。自然生物膜是在稻田、湿地、湖泊等生态系统广泛存在的微生物聚集体,具有复杂的群落组成和聚集结构,对于水土界面的养分迁移转化和污染物去除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目前关于纳米颗粒对微生物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藻 ...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土壤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南京土壤研究所在高环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研究中取得进展_南京土壤研究所
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是具有“三致效应”的有机污染物,其疏水性强,在环境中不易生物降解而持久性残留。我国是PAHs排放大国,据估算年排放量超10万吨,且逐年上升。发展和推进PAH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对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功能恢复 ...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土壤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南京土壤所在根际土壤线虫-解磷微生物网络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取得进展_南京土壤研究所
资源竞争和生物间捕食作用是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演变的关键驱动力。已有的研究较多地揭示了土壤微生物之间的资源竞争和生态位分化,但对生物捕食影响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演变的作用机制仍缺乏研究,尤其缺乏在野外开放环境下的长期试验研究。线虫是土壤中最丰富的无脊椎动物之一,线虫捕食作用影响了微生物的数量和 ...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土壤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古梯田水稻土微生物或许记录了自然和历史事件_南京土壤研究所
古梯田水稻土的年代序列是研究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下稻作农业兴衰的良好材料。目前此类历史事件的构建多依赖古土壤的理化性质,少有涉及其中封存的微生物信息。微生物是土壤发生发育的重要参与者,并敏感响应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我们推测古梯田水稻土中封存的微生物信息可以成为还原古气候、古环境和人类农业活动相互 ...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土壤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生物炭缓解土壤压实胁迫效应研究取得进展_南京土壤研究所
机械作业和免耕等现代农业措施造成的土壤压实问题(产量下降、N2O排放增加)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生物炭具有疏松多孔特性,其缓解土壤压实的效应直接关系到土壤压实问题的解决和生物炭的农业利用。 南京土壤所谢祖彬课题组采用田间原位微域实验,研究了生物炭缓解土壤压实对小麦生长和N2O排放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 ...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土壤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土壤钾素生物有效性分级标准及方法体系研究取得进展_南京土壤研究所
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随着作物高产品种的推广、复种指数的增加和农业集约化程度提高,我国农田土壤的钾素耗竭日趋严重。长期以来,我国土壤钾素有效性常用的指标是速效钾和缓效钾,这两个指标都偏向于定性评估,准确定量还难以实现。 南京土壤所王火焰课题组采用黑麦草盆栽不同强度的耗竭试验和四苯硼 ...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土壤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土壤中多环芳烃微生物群落降解机制研究取得进展_南京土壤研究所
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是土壤环境中存在的一类主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不同类型土壤对PAHs的降解潜力,对揭示土壤中PAHs降解的微生物学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PAH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南京土壤研究所滕应 ...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土壤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南京土壤所在水稻土大气甲烷氧化的微生物过程机制研究取得进展_南京土壤研究所
准确估算温室气体CH4的氧化量(汇),既是各国政府全球变化履约的关注点,也是全球变化生物学的研究难点。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甲烷(CH4)浓度极低,仅为百万分之二不到(1.84ppmv),难以支持微生物生存生活。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目前尚未可知、不可培养的微生物是土壤氧化大气甲烷的唯一生物汇。 经过近 ...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土壤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西藏阿里地区土壤微生物研究取得进展——“近在咫尺,天渊之别”_南京土壤研究所
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域面积约30.4万平方公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为“万山之祖”。由于其高海拔、高寒以及极度干燥等特征,也被称作亚洲高原之上的“干燥中心地带”。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课题组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作,踏入这片“生命禁区”,研究了阿里地区表层 ...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土壤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