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冯有智研究员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李世杰课题组,利用广西龙脊古梯田已形成的年代序列,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自元末明初以来630年间产甲烷古菌群落的演替规律。研究表明,稻田产甲烷古菌的数量、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和多个理化代用指标密切相关,并随耕作方式与过程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百年和十年尺度的中世纪小冰川期、太平天国起义和自然灾害等事件对当地稻田耕作的影响均能反映在产甲烷古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上。这种高度的相关性表明古土壤中封存的微生物信息可作为环境考古学研究中新的代用指标,并有望纳入环境考古学研究的常规研究范畴中。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
文章链接

630年的龙脊古梯田年代序列土壤中产甲烷古菌群落的演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