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微生物团队彭双博士后和合作导师林先贵研究员(通讯作者)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长期施肥试验为研究平台,利用定量PCR技术和现代分子生态学分析方法比较了猪粪、牛粪和秸秆连续还田30年对土壤ARGs的影响及其潜在因素。研究发现长期施用猪粪土壤中可检出25种ARGs,其中7种ARGs的丰度显著高于化肥处理。I型整合酶基因(intI1)常参与ARGs的水平转移,可表征人为污染的程度,在长期施用猪粪土壤中intI1丰度显著增加,并与受猪粪影响的ARGs丰度高度正相关。而长期施用牛粪和秸秆均未对土壤ARGs以及intI1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此外,施用粪肥土壤中Cu、Zn和Pb等重金属浓度也显著增加,与土壤ARGs以及intI1丰度显著正相关。利用分子生态网络分析进一步发现Firmicutes, Gammaproteobacteria 和 Bacteroidetes可能是ARGs 的宿主细菌类群。以上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粪肥确会对土壤造成ARGs污染,尤其是猪粪;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猪粪的合理施用研究,以降低其生态风险。该研究结果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在线发表。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17.06.059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中ARGs的丰度

ARGs与intI1、重金属、细菌群落以及病原细菌的相关性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