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东北地理所在环黄渤海湿地生境变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12

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廊道是全球最大的水鸟迁徙路径之一,其中环黄渤海湿地是最为重要的栖息生境,对于迁徙水鸟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环黄渤海地区,地跨朝鲜半岛西海岸和中国江苏启东市以北长度超过1万公里的海岸线,是东北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因此区域湿地和迁徙水鸟受人为胁迫干扰严重。准确理解湿地分布范围、变化趋势和主要驱动因素对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环黄渤海地区长时间序列湿地生境及其人为胁迫的跨境对比分析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足。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地理景观遥感学科组研究人员将集成面向对象与多层决策树的分类技术(HOHC)应用于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影像,获得了1978至2018年间5个年份的环黄渤海地区土地覆被数据集。通过构建人为胁迫指数(ATI,单位面积内耕地和建设用地的覆盖率)和应用渔网分析的方法,重点解析了湿地及其人为胁迫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对比分析了中国、朝鲜、韩国范围内的变化异质性;同时结合夜间灯光数据集、主要港口分布情况和水鸟分布数量调查数据集,探讨了人为胁迫对迁徙水鸟生境的影响。研究发现:环黄渤海区域自然湿地呈现持续萎缩趋势,40年间净损失17.2%(7361 km2);农业耕垦和城镇化活动,犹如在海岸线上建造了一个新长城,对滨海自然湿地造成显著影响,且滨海建设用地在三个国家中仍持续扩张,对于湿地生境仍造成了显著压力。

  图1 环渤海地区湿地变化时空异质性
  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近200个指标中,有70多个与湿地相关。其中目标6.6和15.1中着重强调湿地保护与恢复的重要性,长时间序列湿地空间分布及其人为胁迫的相关信息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至关重要。以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为目标,该研究结果和数据集有望对滨海湿地保护国际合作及相关政策优化和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图2 环渤海地区人为胁迫指数、水鸟数量、夜间灯光及主要港口分布格局
  本文由博士生李延峰、毛德华副研究员(通讯作者)、王宗明研究员等共同完成,成果发表在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19040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383)、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00301014RQ)、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会员项目(2017277,2012178)和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www.geodata.cn)共同资助。
  论文信息:Li, Y., Mao, D.*, Wang, Z., Wang, X., Tan, X., Jia, M., Ren, C., 2021. Identifying variable changes in wetlands and their anthropogenic threats bordering the Yellow Sea for water bird conservation.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27, doi:10.1016/j.gecco.2021.e01613.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gecco.2021.e01613
相关话题/地理 渤海 生境 湿地 进展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成功研发“中科豆芯”系列大豆液相育种芯片
    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等原因,导致我国大豆供给严重不足,同时大豆育种技术的落后也制约了我国大豆的生产效益。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大豆分子设计育种研究团队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建立了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平台,研发了大豆育种加速技术、基因型快速鉴定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  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大豆芯片研发周期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
  • 长期施肥对泥炭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
    泥炭沼泽虽然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却存储了全球30%的土壤碳,是巨大碳汇。过去的几十年里,约11%的泥炭沼泽被垦殖为农田、草地以及森林。其中,农田垦殖是主要的利用方式,而且大量观测表明农业施肥加剧了有机碳损失,但对其内在机制认识却相对薄弱。为揭示农业施肥对泥炭地有机碳损失的内在机制,东北地理所湿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
  • 东北地理所在国家尺度露天采矿导致生态系统服务损失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采矿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与能源保障,支撑着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显著增加,引发了世界各地露天采矿活动的明显加剧。将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融入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也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重点关注的内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
  • 东北地理所“中科蓝果1号”和“中科楤木2号”喜获林木良种证
    近日,由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林下植物资源学科组赵恒田团队培育的“中科蓝果1号”和“中科楤木2号”喜获黑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林木良种证。  林下植物资源学科组从事蓝靛果、辽东楤木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已有20余年,2013年育成大果鲜食型蓝靛果新品种“中科蓝果1号”,该品种果实口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
  • 东北地理所在好氧堆肥中重金属的钝化机制与调控研究中取得进展
    农业废弃物的合理利用是美丽乡村建设和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好氧堆肥是最常用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规模化养殖中重金属添加剂的大量使用,已成为限制堆肥产品资源化利用的瓶颈。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快速分解有机质,堆肥物料发生剧烈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重金属的形态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探明堆肥过程中重金属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
  • 东北地理所在湖泊溶解性有机物(DOM)光学特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城市水体作为独特的自然景观为城市居民生活,水生态平衡,经济及工商业发展提供多种功能性服务。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大中城市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陆源人为干扰活动加剧,城市水体的承载力远超负荷,水体污染及富营养问题严峻,严重影响城市水体生态健康和流域居民的生活质量。溶解性有机物(D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
  • 东北地理所在大型湿地水鸟“行为生态学”研究中获得进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的科学制定与动物“行为生态学”密切相关,传统捕获动物行为的望远镜观察法和瞬时扫描法无法采集到高时频、高定位的精准信息,制约着“行为生态学”的深入发展。卫星跟踪技术由于具有定位准、时频高、记录连续且时序长、省人省力、数据实时传输等优点,近年被广泛用于湿地水鸟的“行为生态学”研究中。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
  • 东北地理所在控制大豆开花期基因研究取得新进展
    生育期(特别是开花期)是影响大豆品种分布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大豆生育期调控基因的挖掘和研究,对选育生态适应性广的优良大豆品种至关重要。迄今,诸多调控大豆生育期的E系列基因已被克隆,它们的应用提高了育种效率和产量,但是由于光周期调控大豆开花的复杂性,还有很多生育期重要基因未被发掘,具体调控机制仍不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
  • 东北地理所建立了一种快速无损大豆种子连续取样及DNA制备技术
    主要农作物均已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种子纯度及品种鉴别、基因组的功能研究及分子育种均需要进行基因型鉴定。建立简便、快速及无损种子连续取样技术流程及基因型鉴定的技术体系,可节省种植成本与鉴定周期,强化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及提高分子育种的效率。  近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夏正俊课题组在《植物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
  • 东北地理所在大豆对孢囊线虫超亲遗传抗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制约大豆生产的全球性病害之一。大豆孢囊线虫的抗性是由多基因和数量性状控制。大多数研究是基于高抗和高感品种杂交形成的遗传分离群体,存在高抗基因时,微效基因时常被掩盖而不能被有效检测到,然而后代对线虫的表型反应相对于亲本显现为广泛的变异。此外,当前对大豆孢囊线虫的抗性评价是建立在每株孢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