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离子束是一种新型育种诱变剂,相比于其他诱变源,重离子具有较高的传能线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简称LET)和生物学效应(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简称RBE),可以在较高的存活率下获得相对较高的突变率和较宽的突变谱,由此创造优异的突变体。碳离子束作为重离子束中的一种,在中草药、高粱、小麦和花卉等作物育种中应用较多,并且产生了较好的诱变效果,但在大豆上应用的相关报道较少。
东北地理所张秋英研究团队与近代物理所合作,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2105)、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KFJ-STS-QYZX-126)和中科院战略先导计划(XDA24030403-3)项目的资助下,以不同剂量碳离子束辐照大豆种子构建了筛选群体,在表型水平和生理水平探讨了碳离子束辐照大豆的诱变效应,并以Seq-BSA混池测序结合转录组测序的方法进一步对筛选获得的特异性大豆卷叶短叶柄突变体(rlsp1)进行了分子机制的研究。博士研究生王雪等研究发现,碳离子束辐照诱变大豆可以诱发类型丰富的变异,包括株高、生育期、品质性状籽粒大小、抗倒伏以及产量等变异,同时结合表型变异、生理指标、出苗率和成活率等,提出120Gy(80Mev/u)是碳离子束辐照诱变大豆中比较合适的辐照剂量。对突变体rlsp1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叶柄韧皮部结构的异常发育、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的抑制、微管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相关途径与rlsp1的形成密切相关,并且在3、6、8、13和17号染色体上定位了10个候选区域,总共6.47Mb,包含790个基因,研究认为,Glyma.03G128600作为拟南芥BOP(BLADE ON PETIOLES)基因的直系同源基因,可能是引起rlsp1变异的关键候选基因。该研究对促进碳离子束辐照诱变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以及大豆短叶柄和卷叶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碳离子束辐照诱变大豆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碳离子束辐照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结合的方法,选育了中科毛豆3号(黑审豆:2019Z0019,吉审豆:20200022)和中科毛豆4号(黑审豆:2019Z0005)两个品种,并全部转让给企业销售,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推广,明显的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对农民的脱贫致富及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图1. 碳离子束辐照诱变大豆获得的典型突变体
图 2. 大豆卷叶和短叶柄的形成的生理和分子调控网络模型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Agriculture和 Journal of Plant Biology上。
论文信息:
Wang, X.; Liu, C.-K.; Tu, B.-J.; Li, Y.-S.; Zhang, Q.-Y.; Liu, X.-B. Effects of Carbon Ion Beam Irradiation on Phenotypic Variations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Early Generations of Soybean Plants. Agriculture 2021, 11, 98.
https://doi.org/10.3390/agriculture11020098
Wang, X.; Liu, C.-K.; Tu, B.-J.; Li, Y.-S.; Chen, H.; Zhang, Q.-Y.; Liu, X.-B. Characterization on a Novel Rolled Leaves and Short Petioles Soybean Mutant Based on Seq-BSA and RNA-Seq Analysis. Journal of Plant Biology.
https://doi.org/10.1007/s12374-020-09295-x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东北地理所在碳离子束辐照诱变大豆效应及育种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12
相关话题/地理 离子束 大豆 效应 进展
东北地理所在基于遥感大数据和云平台结合面向对象方法进行作物分类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联合国预测世界人口将会在2100年增至112亿人,这必将导致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优化作物分布、加强农业的集约化发展是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作物类型的精确测绘是优化作物分布与农业的集约化发展的基础,对于粮食生产宏观调控和精准农业管理至关重要。以往作物分类研究多以光学影像为数据源,然而光学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东北地理所在土壤线虫多样性对农田有机肥施用量的响应方面取得进展
土壤线虫是土壤中最为丰富的多细胞动物,在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被广泛地作为土壤指示生物评价外界扰动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施用有机肥是提升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方式之一,以往大量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影响土壤线虫的多样性,然而关于有机肥施用量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东北地理所在微塑料影响蚯蚓吸收多环芳烃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微塑料(MPs)是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碎片,广泛存在于水环境和海洋生物中。它们可以通过农膜降解、污水灌溉、施用污泥和有机肥等途径进入土壤。MPs会影响环境中其它污染物的行为,并对生物体造成有害影响。迄今为止,不同粒径MPs对陆生无脊椎动物积累有机污染物的影响仍不清楚。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环境生态学科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东北地理所在蚯蚓对保护性耕作下黑土结构形成和有机碳周转的影响机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蚯蚓是土壤中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生物类群。蚯蚓本身及其在土壤活动中形成的生物孔隙大小、数量与连通性影响着土壤团聚体周转,团聚体的形成与崩解又影响着有机碳的矿化分解;同时蚯蚓又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组成和功能,微生物又影响团聚体的稳定和SOC的累积与矿化。已有研究表明,蚯蚓既能促进土壤有机碳在团聚体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东北地理所在利用水生无脊椎动物评估湿地恢复效果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湿地是地球表层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人民福祉发挥着重要作用。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胁迫的影响,全球范围内湿地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丧失和功能退化。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大规模湿地恢复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实施。湿地恢复措施的合理性和生态系统恢复的成效,急需相关评估理论和方法技术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东北地理所在三江平原湿地垦殖对地表水热过程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
三江平原是近50年来我国人类农业活动和气候变暖双重影响下地表水热过程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之一,从自然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区向水田集中种植区的快速转变,显著改变了地表-大气间的水热传输模式和区域水资源消耗-更新速率,如何量化评估沼泽湿地垦殖对地表水热通量传输机制和水资源消耗强度的影响,是关系到三江平原地区湿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东北地理所在基于生态位模型对气候变化下松嫩平原湿地恢复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湿地恢复工作不仅能够维持区域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也是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但在以往湿地恢复工作中,对恢复物种及恢复区域的选择往往是基于经验进行,缺乏对气候变化下湿地适应性科学认定。生态位理论模型可有效确定物种适宜性和恢复区域,因此,东北地理所姜明团队利用松嫩平原湿地植物分布数据,建立生态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东北地理所在黑土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取得新进展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核心产区和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由于坡地被大量垦殖,水土流失逐年加剧,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目前采用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如垄作区田、地埂、鱼鳞坑等,多以水土保持为目标进行设计,对于污染的削减主要通过大量拦截泥沙、径流来实现。这些措施可能造成上游来水锐减,影响下游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东北地理所在干旱胁迫下保护性耕作对作物产量的调控研究中取得进展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东北大部分地区干旱事件频发,引起粮食产量显著下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保护性耕作是我国北方粮食产区应对干旱的积极应对策略之一。然而,很少有研究将土壤碳排放、微生物和作物三者结合起来分析保护性耕作对自然干旱的综合响应。为此,东北地理所黑土有机碳与保护性耕作学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东北地理所在基于遥感大数据和云平台实现高空间分辨率、高精度中国滨海滩涂制图工作中取得新进展
滨海滩涂是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包括潮间带泥滩、沙滩和海岸等无植被区域。滨海滩涂提供了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碳汇、维持生物多样性、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等,并在调节区域资源平衡、改善环境质量及维持滨海地区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滨海滩涂受到陆地和海洋环境的双重影响和制约,是最为脆弱的湿地生态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