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东北地理所在城市湿地“冷池”效应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3-20

近三十年来,全球城市化快速发展,至2016年,全球超过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根据预测,至2030年,全球城市面积将超过120万平方公里,新增的城市面积半数将分布在亚洲地区(中国和印度为主)[S1]。快速的城市化将改变区域气候和水文环境,并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城市热岛就是问题之一,其会直接影响城市的能源消耗、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城市湿地“冷池”效应起着抵消热岛效应的重要作用。如何定量明确城市湿地“冷池”效应的降温能力和效率以及明晰城市湿地“冷池”效应与城市湿地特征的关系?回答上述问题对如何科学制定城市发展方向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地理所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学科组研究人员利用Landsat-8 TIRS数据、城市建筑三维数据和城市湿地分布数据,结合地温模型,分析了城市热岛效应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冷池”能力指数和“冷池”效率指数,定量评价城市湿地“冷池”的降温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湿地“冷池”的降温能力是城市绿地的42.3倍;城市湿地中,河流的降温能力最强,其次为湖泊和水库;城市湿地的水文连通性、形状复杂度和面积是决定其“冷池”大小的关键因素。水文连通的城市湿地,其降温能力是水文隔断的6倍;城市建筑群的高度和密度是限制城市湿地降温能力的关键因素。

  图1 城市热岛与城市湿地“冷池”效应

  图2城市湿地“冷池”效应边界确定

  图3 城市湿地水文连通性
  该论文“Quantifying the cooling-effects of urban and peri-urban wetlands usingremote sensing data: Case study of cities of Northeast China”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薛振山助理研究员、侯光雷助理研究员、张仲胜副研究员等共同完成。成果发布在国际期刊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IF: 4.994)。
  该研究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6YFC0500401,2016YFA0602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087, 41671081, 41471081)、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一三五”规划(IGA-135-05)共同资助。
  论文信息:Zhenshan Xue, Guanglei Hou, Zhongsheng Zhang, Xianguo Lyu, Ming Jiang, Yuanchun Zou, Xiangjin Shen, Jie Wang, Xiaohui Liu. Quantifying the cooling-effects of urban and peri-urban wetlands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Case study of cities of Northeast China.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9, 182:92-100.https://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18.10.015.
  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9204618311836
相关话题/地理 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