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东北地理所在长期施肥制度驱动黑土区土壤微生物变化研究上取得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3-20

为了维持和提高农田土壤生产力,向土壤中施加肥料已成为常规的农业生产管理措施。国内外许多资料表明,肥料管理对土壤微生物影响明显,但不同区域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东北黑土是地带性土壤,前期研究发现东北黑土农田土壤微生物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但长期相似的施肥管理能否驱动不同地点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趋同性?有机肥和化肥对黑土区土壤微生物如何影响?为回答上述问题,东北地理所农田分子生态学科组与相关单位合作,从黑土区南部公主岭(SB)、中部哈尔滨(MB)和北部黑河(NB)3个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站,选取4种相似的施肥制度:NoF(无肥),CF(单施化肥),M(单施有机肥)和CFM(化肥有机肥配施)的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研究了长期相同施肥制度下3个地点土壤微生物丰度及群落结构分布特征,以及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单个地点土壤微生物丰度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施用有机肥增加了黑土区土壤微生物丰度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图1),显著增加富营养型细菌和植物有益真菌的含量(图2);而化肥的添加会导致潜在植物致病真菌含量的增加(图3)。研究同时发现3个地点尽管经历了长期不同的肥料处理,但相同的施肥方式并没有驱动土壤微生物向同质化方向演替,地域差异仍是决定东北黑土区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的主导因素,长期不同施肥管理仅在局部地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微调作用(图4和图5)。该研究进展进一步佐证了黑土农田土壤微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存在,同时也表明黑土带上“一方水土生存一方微生物”。
  相关研究结果分别发表在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17)和Pedosphere(2018)上。胡晓婧博士为上述论文第一作者,王光华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得到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15010103)的资助。
  1.Soil bacterial communities under different long-term fertilization regimes in three locations across the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Pedosphere, 2018, 28(5):751-763. doi:10.1016/S1002-0160(18)60040-2
  2.Effects of over 30-year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regimes on fungal community compositions in the black soils of northeast China. Agriculture, 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 2017, 248:113-122. http://dx.doi.org/10.1016/j.agee.2017.07.031
  
图1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东北黑土区细菌、真菌丰度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影响 图2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东北黑土区细菌门丰度影响 图3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东北黑土区真菌门丰度影响  


 图4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东北黑土区整体细菌群落的影响(a),(b)、(c)和(d)分别为不同施肥制度分别对南部、中部和北部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图5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东北黑土区整体真菌群落的影响(a),(b)、(c)和(d)分别为不同施肥制度分别对南部、中部和北部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相关话题/土壤 微生物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东北地理所在高光效交替休闲种植模式提高土壤质量研究取得进展
    农业管理措施影响土壤质量、作物生产力和农业生态系统功能。传统耕作习惯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增加土壤侵蚀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玉米高光效交替休闲种植模式是东北地理所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通过改变行向和垄距,实施免耕和秸秆全量还田等管理措施,使得耕地轮作休耕,实现休闲种植、培肥地力和防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CO2浓度升高对大豆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研究取得进展
    CO2浓度升高会促进豆科植物的根瘤形成和氮素固定,从而影响土壤氮循环过程,而这些过程均与固氮细菌的群落结构密切相关。明确土壤固氮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对于提高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提高氮素匮乏的土壤中固氮细菌的数量以及增加土壤氮素含量有着重要意义。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CO2浓度升高对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研究取得进展
    以CO2浓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农田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CO2浓度升高影响植物生理代谢过程,导致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总量和化学组成发生改变,进而可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由于土壤微生物驱动碳氮循环,参与土壤养分转化,揭示CO2浓度升高条件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碱化草地多途径利用对土壤质量影响研究中取得进展
    土壤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和管理对土壤中众多的生态过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往往决定着土壤质量变化的程度和方向。作为一种极为敏感和脆弱的土壤资源,盐碱土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远高于其它土壤类型。因此,研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植被退化对草地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中取得进展
    土壤呼吸是草地土壤碳输出的重要途径,其变化直接影响土壤肥力和大气CO2含量,并可能进一步影响粮食安全和全球气候。草地植被是决定土壤呼吸的一个重要因素。受异质性的环境条件驱动,草地植被群落存在空间差异,这种空间差异可能影响区域尺度土壤呼吸碳释放的评估。其次,在不同放牧干扰下,草地植被群落将表现不同的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土壤有机质激发效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土壤物质循环学科组、中科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李禄军研究员与研究所海外特聘研究员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WilliamR.Horwath教授团队合作在土壤有机质矿化的激发效应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论文“Soilmicrobialbiomasssizeandsoilcarbon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生物炭影响黑土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取得进展
    生物炭是生物质原料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经高温裂解产生的固体物质。生物炭通常具有高pH值,高碳氮比、高多孔性和对土壤养分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特点。生物炭施入土壤中,不易被微生物分解利用,残存时间长,被认为是一种有利于提高土壤碳固定,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土壤改良剂。但目前国际上有关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水体铅污染的低温微生物修复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国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严重影响了现有水体污染修复材料技术特别是生物修复技术修复效果,制约了相关技术的应用,。因此,开展在低温环境下能高效去除水体污染物的新型微生物材料技术的研究尤为重要。  我所环境修复材料与技术学科组于洪文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利用从漠河湿地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耐低温抗铅细菌Pseu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大豆残体转化的微生物分子特征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农田有机质含量降低是黑土退化的重要表征之一,秸秆还田被认为是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呈现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点,作物秸秆在腐解过程中向有机质含量不同的农田黑土土壤碳库归还量是否存在差异?哪些土壤微生物参与了作物秸秆碳的转化?参与秸秆碳转化的微生物在不同的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中取得进展
    土壤微生物参与很多重要的生态过程,对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有重要意义。同时土壤微生物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将引起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结构及活性等的快速响应,因此可作为衡量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东北黑土具有较高的有机碳和土地生产力,然而长期的不合理耕作导致土壤有机碳损失以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