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封闭管理以来,在学校党委的统一指挥下,学校的应急处置、后勤保障、核酸检测、学生管理、志愿服务、安全保卫等工作部署及时,文件制度落实到位,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序。
校内外教职工通过联合办公模式,稳步有序地推进我校的教学工作,在积极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之余,不忘思考教学创新,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本科在线教学的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实践,协力确保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做到不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教学计划不缩水、教学标准不降低。
一、同“屏”共振因“势”而新构建协作共赢的团队模式
1.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团队
路基路面工程A课程是由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时成林、徐丽娜和张互助等教师所组成的教学团队承担的专业核心课。线上教学期间,授课团队创新采用“优质慕课资源+QQ在线直播+超星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保障本门课程的线上教学质量和效果。其中,优质慕课资源选用的是中国MOOC大学—东南大学黄晓明教授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团队老师通过QQ群在线直播课堂的方式,针对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讲解,借助绘图板、PPT等辅助软件对知识点中的细节问题,如公式等进行推导、解答与交流,并通过QQ群和超星在线平台组织学生完成签到、在线测试、在线讨论、在线作业、资源发放等相关活动,通过多种措施强化课堂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线上、线下教学实质等效。
此外,课程团队通过QQ群直播和超星在线平台建立“防疫教育微课堂”,创建多个模块,为学生提供与抗“疫”相关的资料,并开展课前五分钟抗疫精神宣讲活动,弘扬抗“疫”精神,引导学生坚定抗疫信心、激发抗疫斗志,帮助学生树立大局思维,增强学生爱党爱国情感。
![](http://www.jlju.edu.cn/__local/A/62/89/4B03FA91A80C3B574840355D339_6B4BD1A8_174F9.png)
图1路基路面工程A课程在线教学资源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教学团队
土木工程专业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教学团队,曾分别获批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和吉林省课程思政建设团队。团队成员一直秉承工程教育认证基本要求,不断耕耘,团队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团队不断加大在线资源建设力度,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及混凝土结构设计等课程先后完成在线资源录制,并在超星平台开展应用。在线教学开展以来,课程团队老师一直秉承“重反馈、促改进、提质量的建设方针,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开展教学活动,团队教学课前线上集体备课,丰富教学内容,精心进行课程设计,并合理融入“防疫教育教学”等思政教学元素,提升学生防疫意识,增强学生战胜疫情的决心与信心;课上通过设置讨论、测试、作业、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活动,调动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课后重视课程反馈,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分析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课程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http://www.jlju.edu.cn/__local/6/95/2C/1D9AEC774B58B4A80E828B9F22E_5F50334F_29036.png)
图2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在线集体备课
![](http://www.jlju.edu.cn/__local/2/DB/EA/46D49D6B0040A5BA0C7D1543A5F_A91C61A4_21587.png)
图3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在线课程资源
![](http://www.jlju.edu.cn/__local/4/CB/00/E62A144FBF4275EA510E2D6C904_73933164_48F5D.png)
图4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的超星大数据统计
3.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团队
由基础科学部吕梅、马小秋和刘丹丹等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不断挖掘工程制图与CAD课程内涵,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与QQ群在线直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教学效果稳步提升,真正做到了隔离不停学。
作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资源不仅应用于本校教学,同时也免费向公众开放,帮助多达52个高校开展教学活动,尤其对于受疫情影响的其他高校来说,更是宝贵的在线教学资源。该课程以完整的内容体系、精美制作的微视频和创新的教学案例,充分的体现了“两性一度”的金课特征,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http://www.jlju.edu.cn/__local/4/89/3A/727FCFBEC7C12CCA6CFC7800C47_7FFDE518_32151.png)
图5工程制图与CAD课程MOOC资源
![](http://www.jlju.edu.cn/__local/C/AC/2C/E4CA3CDF3C2EC6FF39F6EE04F30_F4355702_11A1D.png)
图6工程制图与CAD课程师生在线互动
二、凝心聚力 师生同心 彰显建大特色的教学模式
1.专业基础课程的在线教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李俊达老师,充分将表现色彩课程教学内容与一线抗疫工作相结合,使学生在创作中留下这一特殊时期的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从作品的整体构思、人物塑造以及具体的底色设计、水分控制和颜色饱和度等多角度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生动记录定格了抗疫感人瞬间,用视觉的语言力量传递关怀,温暖心灵,同时也更新优化了课程内容和创新了课程形式。
![](http://www.jlju.edu.cn/__local/4/9B/50/FD6EBE3E10810F99C237EF597B4_38450996_2B9BA.png)
图7表现一线抗疫工作作品1
![](http://www.jlju.edu.cn/__local/F/09/C3/3A2E452D764A2EEB2270BB9EA4C_BE699D72_2F363.png)
图8表现一线抗疫工作作品2
2.专业实验课程的在线教学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唐晓剑老师,本着“线上仪器分析,线下科研好手”的课程建设思路,采用“腾讯会议”翻转课堂的在线教学模式讲授环境仪器分析课程。课前通过“布置预习任务+发布新知识学习所需要资源”的方式导入学习内容,课上采用“视频学习+随堂测验+课堂讨论”的多样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过程,课后采用“复习+拓展”的方式巩固学校效果。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充分掌握仪器的各组成部分,并对分析过程要有基本的了解,从而为以后的工作、科研及进一步地学习作好扎实铺垫。翻转课堂的授课模式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http://www.jlju.edu.cn/__local/A/8D/E6/B6D55B11DD19C80F748B787AC8A_A08E7445_54034.png)
图9环境仪器分析课程在线教学资源
3.公共基础课程的在线教学
由于活动受限,同学们或多或少的出现了焦虑烦躁的心理状况,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李荣峰老师采用腾讯群课堂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可谓是恰逢其时。在完成理论教学同时,李荣峰老师积极通过“解忧杂货铺”为师生解忧,并通过24小时热线服务为全省人民服务。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大学生的情绪特点、生命教育和当前疫情防控相联系,注重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分析和管理情绪,解决学生的焦虑和低落问题,同时也引导学生在疫情期间听党指挥,听从学校管理,自我服务同时也帮助别人,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同学们也积极通过作业分享情绪管理感受,学习收获较大,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http://www.jlju.edu.cn/__local/6/03/92/CE03C9836BA40EC28133238A82C_C3DAC337_5958F.png)
图10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在线教学资源
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对老师来说更是一种改变。疫情在带来教学困难的同时,也必将提升建大教师的教学能力,激发教师的教学模式创新意识,促进我校高质量的完成在线教学工作。
教师发展中心质量办公室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