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江西中医药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4-04-11

 江 西 中 医 学 院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惟学、惟人、求强、求精、创新、协同的品德和健康的身心条件。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科学理论知识及研究现代化管理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具备独立解决本学科问题的能力。了解本专业中的最新进展和前沿研究课题。毕业后能胜任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及教学科研工作。能担任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各环节的教学,具有担负本学科相当助教或助研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健康的体格,服务于我国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二、研究方向

   (一)卫生管理

   (二)医药经济

   (三)医学心理

 

三、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

全日制硕土研究生:2-3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一)学位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                         4学分(第一学期)

2、外国语                                 6学分(第一、二学期)

3、社会医学概论                           3学分(第一学期)

4、卫生管理学                             3学分(第一学期)

5、卫生法律专题研究                       3学分(第一学期)

卫生管理方向:

6、管理学                                  3学分(第二学期)

7、卫生监督                                3学分(第二学期)

医药经济方向:

6、高级卫生经济学                          3学分(第二学期)

7、卫生政策分析——我国医药经济政策研究    3学分(第二学期)

医学心理方向:

6、管理心理学                              3学分(第一学期)

7、精神分析                                3学分(第一学期)

(二)必修课程   

1、计算机应用                               3学分(第一学期)

2、科研思路与方法(人文社科类)             2学分(第二学期)

3、医学统计学                               3学分(第一学期)

(三)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

卫生管理方向:

1、组织行为学                               3学分(第二学期)

2、医药企业管理                             2学分(第二学期)

3、公共关系学                               2学分(第二学期)

4、非营利组织学                             2学分(第二学期)

医药经济方向:

1、计量经济学                               3学分(第一学期)

2、经济思想史                               2学分(第二学期)

3、制度经济学                               2学分(第二学期)

4、卫生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                   2学分(第二学期

医学心理方向:

1、人格评价                                 3学分(第二学期)

2、变态心理学                               2学分(第二学期)

3、心理咨询与治疗                           2学分(第二学期)

4、团体心理训练                             2学分(第二学期)

5、经济心理学                               2学分(第二学期)

 

五、培养方式

    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指导教师个别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硕士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并重。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方法,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运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规定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课题研究,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一)德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系(院、部)、科室及导师共同负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采取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二)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完成(在职硕士研究生可适当延长半年)。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讨论或自学等方式。课程结束时,均应考核评定成绩。

   (三)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研究课题,于第三学期末以前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并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科室作阶段性报告。在读期间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按学校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必须观点正确,条理清晰,论据可靠,论证充分,推理严谨,逻辑性强,文字通顺,表明研究生已经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学位论文应包括论文和与之相关的综述两部分。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翔实,层次清晰,并有一定的独到见解,能体现创新意识,对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能够体现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

    论文完成后,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同意,方可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定工作。

   (四)教学与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的辅导、作业批改、以及承担一定的课堂教学任务,并接受对其教学能力进行的考核。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其中社会实践或课题研究的时间不少于三个月。

   (五)文体活动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外国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社会医学概论

本课程从社会因素与健康、疾病之间的关系分析入手,通过评价人群的健康,找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社会因素,并制定出社会卫生策略,来实现保障人类健康的目的。具体内容侧重于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医学模式与健康的关系、农村主要社会卫生问题、妇女社会医学、社区卫生服务等。

(四)卫生管理学

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适宜的卫生政策、高效的卫生组织机构、健全的卫生保健制度、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法制化的管理手段、全新的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能力,以加快卫生事业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促进卫生服务的公平与效率。

(五)卫生法律专题研究

本课程主要从卫生领域比较突出的法律问题,如卫生法学理论问题、公共卫生领域的法律问题、医药卫生领域的法律问题、中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作为基本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卫生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卫生立法,具备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解决卫生领域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

(六)管理学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管理与管理学基本概念,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重视协调和创新的能力培养,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七)卫生监督

卫生监督学是研究卫生监督制度和卫生监督实践,揭示卫生监督工作一般规律的综合边缘学科。它从卫生监督管理的实践需要出发,结合我国卫生监督实际,将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监督学等社会科学与公共卫生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阐明卫生监督学的基本理论、监督程序、具体监督事项等内容。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实用、必要的卫生监督理论和方法,并能够在未来的卫生监督实践中,合理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公共卫生与人体健康,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八)高级卫生经济学

高级卫生经济学是卫生管理学科群中的一门主干课程,它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宏观的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发展多渠道的卫生筹资,卫生服务的价格管理,卫生资源的除筹措、配置和利用,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微观方面如医疗机构的经济管理和绩效评价等。卫生经济学运用实证经济学研究方法和规制经济学研究方法,对卫生服务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矛盾进行研究分析,是分析卫生系统改革和执行卫生政策的主要工具。

(九)卫生政策分析——我国医药经济政策研究

介绍我国近十年来在医药卫生改革中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对政策出台的理论背景和政治、社会、文化背景进行详细分析,对政策实施的成效进行分析,提出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国内理论界、政府部门对解决存在问题的思路和未来的走向,师生一同共同思考中国医药卫生领域改革目标和政策措施。

(十)管理心理学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获得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规律;学会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规律分析并解决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激励,决策,领导,组织和创新等管理行为,在从事实际工作过程中能达到进行正确决策,有效领导,合理协调和不断创新的目的。

(十一)精神分析

本课程主要讲授以下内容,首先介绍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及治疗技术;在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还将介绍阿德勒创立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其次介绍以沙利文、霍妮、弗洛姆、艾里克森等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理论及治疗技术;最后将简要介绍现代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发展动向。要求学员全面理解和掌握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技术,理解它在整个心理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十二)科研思路与方法(人文社科类)

该课程主要介绍社会医学研究方法中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具体包括回顾性分析、队列研究及其在卫生领域中的应用;通过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统计学方法以及问卷、访谈、文献、观察等资料收集方法的结合,系统地研究如何进行社会卫生问题的调查方案设计、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

选修课程在导师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的需要选修3门课程。(具体要求从略) 

(一)   组织行为学

通过学习,较为系统地掌握组织行为学中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组织行为的相关理论,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加深对相关理论的认识;由于组织行为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在组织行学领域中人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还存在着分歧,针对某个观点,会有正反两方面的争论,通过互相矛盾的正论和反论的形式,使学生有机会探讨不同的观点,了解不同观点如何互相补充,从目前组织行为学的争论中获得启发。学会权变的思想,权变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二)   医药企业管理

根据医药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课堂讲课、课堂讨论、课下练习、参观实习等方式,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能结合其原理,明确在医药企业中从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到使用这一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对规范医药企业产品质量的相关法规GMP、GSP的推行与实施、制药企业GMP认证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课程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际,运用医药企业质量管理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从事医药企业管理的实际工作、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为进一步钻研、提高奠定基础。

(三)   公共关系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以下内容: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定义、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公共关系观念的形成;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类型及其特征;公共关系认业人员的类型及其工作范围,选拔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原则;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表现形态;组织内部公共关系工作的开展、组织外部公共关系工作的开展;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的实施;企业CIS工作的导入;公共关系广告特点;类型、制作程序和效果检测;公共关系交谈礼仪、日常交往礼仪、聚会与庆典礼仪和外事往来礼仪;公共关系新闻传播的特征、新闻活动的开展及新闻媒介的选择;公共关系。日常公共关系活动与专项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四)   非营利组织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以下内容: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品质管理、非营利组织营销管理、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非营利组织评估、非营利组织谁认证管理、非营利组织的实践与启示。

(五)   计量经济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本课程教学目标为:现代经济学的特征,经济数量分析课程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掌握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新发展有深刻了解,能够建立并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具有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

(六)   经济思想史

本课程主要内容和目标包括:西方经济思想史所涉及的基本思想、学说、观点与方法,掌握其产生、发展和变化脉络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把握其内容,理解其内涵。把历史背景和学习特定的经济思想与学说结合起来,把经济理论学说的逻辑分析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结合起来,从而掌握西方经济思想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背景,并对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其他经济学家的有关思想与学说,准确地了解西方经济思想与学说发展变化的情况与特点。同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来理解西方经济思想史上的有关思想和学说,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研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七)   制度经济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脉络、方法及相关问题,关于制度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脉络,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研究方法,制度经济学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制度经济学的主要人物和基本观点,制度的内涵、类型、功能及作用,产权理论,主要介绍西方产权理论、马克思产权理论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介绍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

(八)   卫生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卫生财务管理的概念;卫生财务管理的内;卫生机构收入的概念、特点;卫生事业支出的内容;卫生机构流动资产的概念、内容;库存物资的概念;库存物资管理的四个环节;固定资产的概念、分类;卫生机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财务风险的概念、分类。卫生机构资本运营的概念;资本运营的目标;资本运营的起点、过程和结果;资本运营的基本形式;卫生机构资本运营的基本策略。

(九)   人格评价

人格评价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管理心理学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涉及人格评价的基本概念及理论渊源、人格评价的两种一般模式、人格评价的主要手段和方法、相关的心理测量学问题及人格评价手段在诸多领域的应用问题,旨在让学生掌握人格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期在人员选拔和测评、绩效考核等管理实践中得以应用。

(十)   变态心理学

研究和对待“异常”行为的历史进程;心理异常、心理障碍或心疾患的病因学研究;临床评估、诊断及心理治疗;焦虑障碍;心境障碍; 精神分裂症; 7,与发展相关的障碍;进食与睡眠障碍;人格障碍;老化与14,抗精神疾病药物;15,心理健康与社区心理卫生。

(十一)    心理咨询与治疗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板块:一是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方法;二是心理咨询的代表性理论与技术;三是心理咨询人员必备的素养。在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中主要学习:与心理咨询有关的基本概念、与来访者关系的建立、会谈的基本技术、心理咨询的目标与阶段等。在心理咨询的代表性理论与技术中主要学习:精神分析、行为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等。本课程力求做到完整、准确地介绍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注重理论介绍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学与致用,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二)    团队心理训练

团体心理训练的基本理论;团体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各类团体心理游戏教练:团队建设类、人际沟通类、创新思维类、问题解决与决策类、营销与销售类

(十三)    经济心理学

      本课程将系统介绍人类经济心理与行为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式,在个体、企业、家庭、市场等不同层次上探讨和分析人的经济心理和行为,并介绍本学科发展的新领域、新内容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力求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原则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当今国际经济心理学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众多前沿课题,将有关的理论成果有效地应用于实践。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