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处黑龙江省大庆市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里,有这样一支“设施园艺科技服务团队”,他们一直秉承省委“树立大食物观,端稳中国饭碗”的指导思想,致力于寒地设施农业技术的转移转化和推广,在大庆市周边推广棚室和露地瓜菜复种模式,实现了寒地一年两熟,大幅提高新苗利用率。
塑料大棚里的“泥腿子”专家团队
八一农大“设施园艺科技服务团队”成立于2013年,团队成员25人都是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在团队负责人李德泽、杨凤军的带领下,他们常年奔走于农业生产一线,先后为黑龙江农垦部分农场、牡丹江市、绥化市、伊春市、大庆五区四县等多地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累计培训农民1500多场,8万多人次,编写印刷瓜菜栽培及病害防治技术培训手册10000多册。因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过程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杨凤军于2019年被科技部作为优秀科技特派员通报表扬,该团队于2020年被大庆市评为“大庆市先进集体”,于2022年9月获批教育部“第五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很多被帮扶过的农户纷纷对专家团队举起大拇指,都说他们性格随和、能吃苦,是“田间”专家、“泥腿子”教授、农民致富的及时雨。
![](http://www.byau.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13/de/cf9cae63408ea4bc28fd4331c414/97a05fab-c118-4575-a971-1b3bad140ec8.png)
团队专家在大庆大同区开展技术培训
![](http://www.byau.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13/de/cf9cae63408ea4bc28fd4331c414/f26c2a1a-7774-4d3a-ae57-32de3d848730.png)
团队负责人杨凤军在喇嘛甸镇开展培训
![](http://www.byau.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13/de/cf9cae63408ea4bc28fd4331c414/02d89432-2b27-4464-a3d0-4ef2f2baa04d.png)
团队专家杨升在泰康镇开展培训
给设施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大庆市是我省设施农业的样板城市,大庆市大同区是黑龙江省棚室瓜菜的核心产区之一。为了加强科研创新,引导资源、技术、人才向设施农业聚集,杨凤军带领团队专家在大同区创建了3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在大同镇建立了东北地区唯一的航天育种基地。
![](http://www.byau.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13/de/cf9cae63408ea4bc28fd4331c414/008afcd5-fcad-4bdb-a88f-20d71d966007.png)
时任大庆市副市长熊敏峰到航天育种基地参观
针对大庆地区早春低温弱光的气候特点,该团队于2017年发明了适合大庆地区设施生产的“三月温室”,“三月温室”用草帘和塑料膜替代了传统温室砖结构墙体,避免产生建筑垃圾,有利于农田生态环保,保温效果好,成本不到传统温室的1/5,比同等面积塑料大棚要增收50%至80%。
针对大庆地区塑料大棚生产效益不高、成产周期短等问题,该团队创新研发具有区域特色的复种模式,通过应用塑料大棚多层覆盖抢早栽培技术,在塑料大棚内加设5层及以上塑料薄膜,利用塑料薄膜将棚室分成若干个子空间,增加棚室密闭性和保温性,使棚内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迅速提升,帮助苗木提早定植,提升作物经济价值。“今年3月7号,第一茬甜瓜苗就定植完了,6月份紧接着种了茄子和辣椒,今年的收成好,两茬一共挣了一万五、六。”大庆市大同区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杨利军乐得合不拢嘴。
![](http://www.byau.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13/de/cf9cae63408ea4bc28fd4331c414/e98abd30-867a-45a6-9a73-c920c24efeff.png)
团队专家在林甸县推广新型温室冬季蔬菜生产模式
![](http://www.byau.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13/de/cf9cae63408ea4bc28fd4331c414/2fda09b3-f206-4b78-be09-134ae8686715.png)
团队专家在八井子乡讲解多层覆盖抢早栽培技术
想方设法让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
复种指数是可以增加单位面积土地,比较经济合理的栽培模式,可以减轻蔬菜连作障碍、提高蔬菜品质。2017年-2022年,该团队结合各地优势和产品特色,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西甜瓜、白菜、大蒜、网纹瓜和西兰花等品牌。
其中,大庆地区露地西瓜复种白菜推广面积达1.5万亩,每亩投资成本为2000元左右,净收益为1200-2200元,总收益大约6600-11400万元;大蒜套作大白菜栽培模式除去成本每亩纯收入0.2万元以上,超过种植玉米等大田作物收入3倍以上。这种栽培模式在肇州县的二井子镇和永胜乡广泛应用,推广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每年累计创造400万元的经济效益。“2017年,我来到大同区牵头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生产西兰花,当时黑龙江省缺乏适用性品种,引进的品种经常出现不接球或接球小问题,交了很多‘学费’。咨询了专家们,才知道是种植的品种不适应大庆地区气候环境,经过专家推荐,两年试验,已筛选出的两个春季适合在大庆栽培的品种,今年春茬的收入照去年翻了一番。”蔬丰合作社社长梁传生说。
![](http://www.byau.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13/de/cf9cae63408ea4bc28fd4331c414/dfc09ec7-c4ce-4265-8ee8-0e291f5420cf.png)
团队专家在大同区西兰花种植合作社进行新品种种植试验
该团队繁育的番茄、甜瓜、西瓜、黑色马铃薯、板蓝根等5个作物种类47个品种先后5次搭载神州系列飞船,目前已育成薄皮甜瓜“航甜清雅”“航甜流星”航天品种2个、其他瓜菜及中草药品种20多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00多项,协助建立了八井子甜瓜、祝三乡无籽西瓜、林源镇特色中草药等地域特色农业产业,带动了500多户农民致富增收,每年农业增收近1亿元。
![](http://www.byau.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13/de/cf9cae63408ea4bc28fd4331c414/ff0f0c90-2eaf-4c34-811b-1a92c135dfba.png)
团队专家在大同区八井子乡开展板蓝根绿色防控技术指导
协力打造绿色名优“靓丽”品牌
该团队主持建立校地合作“科技小院”,在香瓜产业规划、绿色生产、销售方面给予农户支持,使得“新福”香瓜规模逐渐增大,效益越来越好,农民越来越富。牟艳辉是新福乡有名的香瓜种植户,他勤劳肯干爱琢磨,什么新鲜技术都要第一个尝试,“我这片地种甜瓜可有年头了,近几年病害较多,导致减产也很严重。多亏了团队专家推广的绿色生物防治手段,这片地的瓜病轻了,秧绿了,果甜了,我的腰包也鼓啦!”
![](http://www.byau.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13/de/cf9cae63408ea4bc28fd4331c414/68a8fbde-ff02-4aa3-8636-872fa4e378ff.png)
肇州县新福乡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科技小院”落成
![](http://www.byau.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13/de/cf9cae63408ea4bc28fd4331c414/44c726d8-8ee7-4e4c-b68f-81822f900ae0.png)
团队专家下乡服务
2019年“新福”获得全国香瓜套种白菜综合标准化示范区,2020年获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荣誉称号。“新福”香瓜获批绿色食品标识认证,“肇州香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团队的努力得到了农民和社会的认可,他们实现了助力大庆棚室产业“大油田、大平原、天蓝蓝、弱碱土、药草香、瓜果甜”的梦想。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瞩目未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设施园艺科技服务团队”将继续深入落实“大食物观”,稳步推进设施农业科技创新,助力我省设施农业走出一条低能耗、低成本、生态安全、高产优质高效的特色发展之路,为稳定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自己新的贡献。
文/刘孟野 图/园艺园林学院